作为一个最好的管理者具备的条件(管理的实践十-当一名管理者意味着什么)

作为一个最好的管理者具备的条件(管理的实践十-当一名管理者意味着什么)(1)

“如果只读一本管理书籍,就读《管理的实践》!”

注:文章旨在提炼精华,方便没时间看全书的朋友也能有所感悟

当一名管理者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现在有幸管理一个团队,你知道当一个管理者究竟意味着什么吗?

二十七.管理者及其工作

管理者有着特殊的任务:

(1)创造出大于各部分总和的真正整体,创造出有生产力的实体,而且其产出将大于所有投入资源的综合。

管理者必须善于发挥资源优势,平衡和协调好企业的主要功能: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以及管理员工和工作。要创造真正的整体,管理者还必须在采取每一个行动时,同时考虑企业的整体绩效,以及需要哪些不同的活动来达成一致的绩效。

(2)协调每个决策和行动的长远的需求和眼前的需求。

1.管理者的工作

管理者有5项基本工作:

(1)管理者设定目标,决定目标应该是什么,也决定应该采取哪些行动达到目标。

(2)管理者从事组织的工作

(3)管理者必须激励员工,和员工沟通

(4)管理者必须建立衡量标准

(5)管理者必须培养人才

2.管理者要善于使用信息

管理者不“操纵”人,而是激励、引导、组织他人做好自己的工作。他必须懂得如何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被人,同时必须懂得如何掌握别人的需求。

3.善用时间

时间是最稀有、最昂贵,也是最难以掌握的资源。

懂得善用时间的管理者通过良好的规划,达到绩效。 善用时间的管理者花在和上司沟通的时间远多于和下属沟通的时间。 善用时间的管理者 也会很多时间思考上司的问题,以及思考他对上司、对整个企业的成功有什么贡献。


作者注: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是这样的说:“管理是一门艺术”。那管理究竟是艺术,还是直觉?面对复杂的个体人,可能两者都不是,我们是可以系统化学习管理工作的,而且在管理人面前,首先自己要保持自身高尚的品格,以身作则,才能更好的感染和管理下属。


二十八.做决策

管理就是做决策的过程。

真正重要的决策,都是战略性决策。 战略性决策无论幅度、复杂度或重要性,都不应该通过问题解决方式来指定

作者注:我们再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一般人大都把焦点放在解决问题上,换句话说,强调“找出答案”。这是错误的。管理决策最常发生的错误只是强调找到正确的答案,而不是重视提出正确的问题。

找到正确的答案还不够,更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是,一旦做了决定,如何有效采取行动

做出正确决策需要5个阶段:

1.界定问题

决策的首要任务是找出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并界定问题。但是最愚蠢而浪费时间的建议,莫过于劝读者赶快决定问题出在哪里。 要明确界定问题,管理者必须先找到“关键因素”。

2.分析问题

将问题分类,并寻找事实。

3.制定可行的替代方案4.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4大标准:

(1)考虑风险

(2)投入的精力所能达到的经济效益

(3)考虑时机

(4)资源的限制 执行决策的人是谁,是最需要纳入考虑的资源限制。只有找对了执行人选,才能有效执行决策

5.使决策生效


二十九。未来的管理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技术的迭代更新,对未来的管理者的要求会越来越多。

新技术要求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了解生产的原则及其应用,必须把整个企业视为整合的流程来管理; 新技术要求管理者要创造市场; 新技术要求管理者必须了解营销目标和公司政策,知道自己该有何贡献; 新技术对于创新将会产生新的要求; 新技术也会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 管理者必须针对企业目标的关键领域,拟定完整的绩效标准,也必须掌握经济工具,才能在今天为长远的未来,制定有意义的决策 。

新生管理者必须达成7项新任务:

(1)实施目标管理

(2)为更长远的未来,承担更多的风险

(3)有能力制定战略性决策

(4)有能力建立一支整合的团队,每一位成员都具备管理能力,根据共同目标,衡量自己的绩效和成果。

(5)有能力迅速清晰地沟通信息,懂得激励员工

(6)必须能视企业为整体,并且将自己负责的领域融合到企业整体之中。

(7)必须有能力找出自己的产品和产业与周围环境的关联性,找出那些是重要因素,并且在决策和行动时将之纳入考虑范围。未来管理者也越来越需要拓展自己的愿景,关注其他市场和其他国家的发展,了解全球政经社会发展趋势,同时将世界趋势融入决策的考虑中。


作者注:至此,已经拜读完了德鲁克大师的《管理的实践》,这本来自几十年前的著作已经将管理的本质诠释的近乎完美。管理是一种实践,知行合一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也要运用于日常工作之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