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万物皆清明(气清景明万物显)

清明是反映物候变化最为显著的节气之一。它有三候:“一候,桐始华”,意为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二候,田鼠化为鹌”,意为阳气渐盛,田鼠回穴,百鸟活动;“三候,虹始见”,意为节令多雨,彩虹出现。故清明一到,大地就像吹响了万物复苏和繁荣的号角,阳光明媚、雨水充足,草木萌动、鸟鸣虫唱,春和景明、万物生长,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南方地区气候开始变暖,而北方地区则开始断雪,因此农谚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说。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它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内容,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由于清明节在传承过程中融合了寒食节的习俗,至今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节日期间寒食冷餐的习惯。但是到了宋元时期,清明节的地位上升很快并直接取代了寒食节。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礼俗主题。因此,它既是一个饮水思源、缅怀祖先的肃穆节日,也是一段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欢乐时光。

清明万物皆清明(气清景明万物显)(1)

来源: 光明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