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纯收入一万算什么水平 月入一万算穷人吗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咱们国家的人均收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以前几十元的月薪相比,咱们普通人的收入大部分翻了上百倍之多。随着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工资增长人数每年都翻一番。许多人告别了低薪时代,逐步走上小康生活。屏幕前的你对自己的工资满意吗?最近我翻私信,发现有粉丝说一直以来觉得自己挣得也不算少,对生活也是挺满意,可是总是在网上看到其他人的高工资,觉得自己是不是很失败呢。说起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很多网友也喜欢在网上晒工资,好像月薪一万多元已经成为了常态。
“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年薪百万!”是网上很出名的一个梗,近些年来,网上不断出现分享高工资的帖子,一次次刷新着大家对成功的定义,让人们产生了一种“除我以外的人都是有钱人”的错觉。但事实上,当摘下幸存者偏差和编造故事的滤镜后,真实的生活中,我们的工资到底是什么水平呢?过去,我们总是把重点放在月薪一万多元上。但其实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其中很多是根本没有参考价值的。
其实,大部分人对于工资的认知并没有那么准确,我们总是选一个非常笼统的数字,再按照这个数字对人进行分类:比如年薪十万的人,年薪五十万的人,年薪一百万的人。这样,我们就简化了很多其他的变量,好像当我们达到了这个数字之后,就会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但事实上,即使从“物质生活质量”的角度看,工资多少也只是一个表面的衡量标准。
去年,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咱们国家的劳动人口参与率是67.5%,也就是说有超过九亿人参与工作。让我们来还原一个九亿打工人真实的情况,尽量为大家还原一个最真实的中国工资现状,看看我们的工资到底处于什么位置。首先给大家打个预防针,那就是月入不足五千块才是打工人的常态。可能有的朋友会问,那么为什么每年公布的月薪报表都那么高呢。北上广深的平均月薪都在一万元以上,就算那些是一线城市,底子厚。可是就连二线城市的月薪也没有低于六千的。其实这就是大家陷入了“平均陷阱”之中,那么高的“平均”月薪是因为有一小撮高收入的群体拉高了平均值。就像如果我和马云的工资加在一起,平均一下也是一人几千亿。可是这和我本人的收入没关系,平均后还是穷光蛋。(笑)
相比平均,更能反映真实情况的,其实是“中位数”。相信大家小学的时候都学过,我就不多做赘述了。抛却平均数的光环,我们来看看这些城市的工资中位数。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新一线城市”的深圳只有五千一百多元,作为“魔都”的上海也只比深圳多一点,勉强过了六千元的大关,首都北京达到了六千九百元。至于其他的新一线城市,工资的中位数都没上六千,更别说其他的二三线城市了。现在不要再说自己是城市的失败者,工资不过万才是常态。
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两万一,其中工资性收入是一万三。也就是说打工人真实的平均月薪只有两千多元。如果你的工资超过这个数字,那么就是超过了一半的打工人。现在都说公务员稳定可是挣得不多,但其实在县城里,事业编和公务员才是真正的高薪职业,要不然每年也不会有上百万人争那区区几万个名额,真正年入百万的人是社会的极少数。
根据招商银行公布的年报可以看出:客户资产过千万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1.8%。剩下的98.2%的客户,持有的资产只占总量的20%。当你了解了上述内容,就更接近了中国工资的真相。说到底现在的互联网是有“信息茧房”的,一旦真的相信“百万高薪”的谣言,就只会走向两个结果了。要么走不出相互攀比和自我贬低的怪圈,要么沦为媒体和商家宣传“精致穷”下的牺牲品。
现在大家不用纠结自己的工资梯度了,在认清现实后,我们更应该做的是看到机会。我们经常问什么行业有发展前景,说到底是在焦虑自己未来的发展和工资的涨幅。如果想要获得高薪,首先要知道是谁决定了你的工资,自然就是老板。那么老板为什么要支付你工资呢?自然就是商品交换。就跟你去商场买东西一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只是老板买的是你的时间和能力,工资要涨就必须让你技能越来越高,不可替代性越来越大。既然是买卖就必然遵循市场供求机制,在大多数行业,现在从业人员还是供大于求。这也是老板可以把工资压得很低的原因。而在人才缺口严重的互联网行业,专业人才的工资比其他行业高的多。我们经常听说在几个大厂干几年,可以全款买下当地的一套房。
现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从业人员大约在一千五百万人左右,占求职人口的1%。可以作为横向比较的是美国互联网,从业者占总求职人口的2%以上,英国更是占到了2.4%,可以说未来互联网依然会是求职的黄金行业。当然了,与互联网高薪氛围对应的是加班文化的盛行,互联网与其他充分竞争的行业类似,高工资的背后是一种对风险的补偿。工作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有可能会困在某个工资水平线上,更不要说这群人也会面临三十五岁后收入骤减的尴尬。
现在的高薪平均到之后可能失业的日子,才更能窥探到“百万年薪”背后的辛酸。这是在薪资报告中是体现不出来的,所以如果身处这样竞争激烈的行业,打工人需要更快更早地拥有理财意识,并有切换赛道的心理准备。总体看来科学技术还是第一生产力,未来像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通信等行业或许会成为求职新方向。这些行业也许工资起薪不算高,但增长稳定且难以被淘汰。
至于其他高薪行业,这里也简单盘点一下。受疫情等“黑天鹅”的影响,很多行业都有衰退的迹象。曾经风光一时的房地产行业,工资排名已经掉到了第六位。曾经房地产行业可谓是中国富豪的“最佳摇篮”,2012年的时候,央视评选出的年度经济人物,有七位出身房地产行业。但很可惜,近年来国家一直坚持“房只住不炒”原则,房地产行业再不复曾经辉煌。深圳特区四十周年的时候,评选出的商人名单里,一个地产商都没有。如今的这些富豪,有近一半来自金融行业和科技行业,剩下的名额也被医疗、教育等行业的大佬包揽。在这种情况下,从业者进入衰退行业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行,为未来发展挑选合适的赛道。
最后具体到个人,无论是“年薪百万”还是“月入三千”,一个大前提就是任何脱离地域、行业、年纪去谈工资的,都是不靠谱的。比如如果生活在小县城,一个月挣三千可能绰绰有余,过得很是滋润。如果生活在广州最发达的地区,一个月的房租就是一笔巨款,或许一个月挣一万,日子还是过得紧紧巴巴的。工资多少对个人的效用不同,而且看挣的多少不如看能储蓄下多少,个人的收入来源绝不是单一的。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万五左右,工资性收入只占57.5%,侧面说明有近一半的国民收入是工资之外的。要么是来自开店经营,要么来自理财,当然也可能有来自纯拼爹的。(笑)
此外,现在网上有许多人虚报自己的收入。前不久,各大短视频网站针对有关炫富的视频进行了下架整顿。跟据媒体曝光,这部分短视频的意义,在于制造一种容易赚钱的假象,出售所谓的学习资料,甚至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来盈利。不得不说,所谓“月收入过万”的毒鸡汤,确实影响了很多人的心态和判断。
其实,工资并不能真正反映生活质量。虽然一线城市的收入水平确实比较高,但大部分的收入都交给了房东,再加上日常生活成本较高,真正的生活质量不一定比三四线城市高多少。即使月薪一万多元,对这群人的意义也不大。与其继续喝“毒鸡汤”,不如想想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屏幕前的你工资在什么水平呢?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