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碛口古镇简介(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今天给大家讲述的是“玉门古渡”所在地口子村。
地理位置
口子村位于荥阳市汜水镇人民政府西北2公里处,南邻三国古战场所在地虎牢关村,北依涛涛黄河,西跨汜水河,东接赵村。全村辖9个村民组,600余户,2100余人,有耕地1091亩。主产小麦、玉米。特产黄河鲤鱼、黄河虾等。
俯瞰黄河 玉门古渡和口子村
村名由来
口子村西边有大仳山,东边有广武山。因这里位于两山之间,被两山夹峙,形似黄河南岸的一个大豁口。此处形成村落后,便得名口子村。
老龙头的悬崖绝壁之上 俯瞰口子村
历史脉络
尧舜禹时期,大禹曾来到该地治水,留下众多关于大禹的传说。
秦末,汉王刘邦曾来到该地,因误听“鱼们拱洞”为“玉门古渡”,便称该地为“玉门古渡”。
玉门古渡
唐宋时期,口子村为黄河南岸重要的渡口之一,村里商贸业繁荣。
民国时期,口子村流行唱大戏,荥阳的很多戏班曾到村里演出。
2000年以来,口子村“两委”坚持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坚持财务、村务公开,规范村民自治制度,提高服务意识。村容村貌改观了,道路畅通了,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河口两侧大仳山、广武山上各建有小亭,有羊肠小径可达山顶。
听涛亭
2010年以来,村里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入手,以开展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弘扬民俗文化,投资数10万元修建了篮球场和文化活动室;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造了休闲广场,广场中心有亭阁一座,名听涛亭,登亭可观赏浩渺黄河;广场南侧还建有吟诗廊,廊中置碑刻数十通,镌刻古今名人吟诵玉门古渡、虎牢雄关的诗词。广大村民积极参加文化活动,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整体素质大大提高。
口子村的一孔窑洞民居
村庄档案
玉门古渡
位于口子村,西有大还山,东有广武山,中有汜河缓缓向北注黄河,景色异常迷人,曾是汜水名景之一。
玉门古渡
相传远古的舜帝时期,洪水泛滥,汜水河四处漫溢,奉命治水的夏禹来到这里,察看水势地情,召集鱼类水族在大仳山拱穿一个洞,使汜水从中泄出顺利流入黄河。天长日久,由于黄河不断南徙,加之汜河屡年冲刷,原来的大还山被冲成两段,西边是大山,东边是广武山,这里成了南北交通的重要渡口。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将其称作“禹门渡”。因为是鱼们所开,也有人就叫它“鱼们拱洞”。秦末汉王刘邦曾来到渡口,问及渡口之名,当地人答曰“鱼们拱洞”,汉王错听为“玉门古渡”,连声说:“哦!玉门古渡,好,好!”此后人们便将错就错,称为“玉门古渡”。
休闲广场 吟诗廊
唐宋时期,这里是往返南北、连接东西的水陆交通要道,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在这里可看到“黄河夕照”的壮美景观。此外,大王庙、抗战遗址等景点也为景区增色不少。
“人手一份钱”习俗
口子村紧靠黄河,从前“十家有十家靠河吃饭”,但是女人不准上船。有钱人靠船赚钱,没钱人出力,或者为人家撑船,或者驱车运货,或者在码头上为人家装货卸货。搬运车辆有小车、马车、太平车、小平车、大红车、二红车,终日来往于河岸码头和汜水城之间。码头装卸没有固定的组织,随到随干活,只要到场,即随份分钱。有的人在一船货已装完或卸完时才来,只要说声“我到了”也一样分钱,名为“人嘴一分账”。但是,淳朴的村民并没有因此故意藏奸偷懒。因为有这样的风俗,村里的人家家不存隔夜粮,因为第二天只要去码头干活,总会分到钱,基本不愁吃喝了。人们流行说:“没有粮,到码头上转一趟,就有了饭吃。”
休闲广场 吟诗廊《玉门古渡》书法作品
休闲广场 吟诗廊《玉门古渡吟诗廊序》
大王庙戏班
成立于民国初年,班址设于荥阳汜水。班主由原汜水县北王庙富商王风举、王子万,口子村李金德,后殿村王克等担任。赵声、苗胡、周娃、周银聚先后任掌班。因信奉河神“大王”而得此名。搭过班的演员有张同庆、张福寿、周海水、小眼迷、小四喜、李金聚、王文、阎森、燕长庚等名角。代表剧目有《凤仪亭》《韩信挂帅》《三战吕布》《二龙山》《黄鹤楼》《洛阳桥》《打曹山》《济公传》等。此外,张同庆还根据陕西省蓝田县令张同寅(汜水县人)为民作主伸冤的真人真事,编演了一部现代戏。该班经常在汜水、荥阳、广武、巩县一带演出。1944年汜水沦陷,戏箱丢失,被迫散班。
休闲广场 吟诗廊《玉门古渡》书法作品
2000年以来,逢年过节,每年两次的庙会,口子村民都会请来剧团在大王庙前的文化广场舞台上演几天戏,吸引三里五村的村民前来看戏。
大王庙戏
口子村码头旁修有座大王庙(现保存完好,并改作村中的小学校址),商家、船家为祈求航行平安常向大王许感唱戏,发了财即兑现为大王唱戏,所以大王庙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至少也有三百天唱戏”。大王庙一年还有两个古会:农历九月十七是传说中的大王生日,有庙会;正月十三按俗例,商家与船家都要请人做好戏装送给大王庙的戏班。一般戏班往往因置办不起戏装而没法演出,大王庙的戏班却总是不缺欢装。当年著名豫剧艺术家常香玉的父亲张凤仙,曾在口子村大王庙的戏班里。
大王庙
大王庙灯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口子村民都要向大王庙送灯,大王庙里用秫秸扎起一个个的高架,送来的灯就放在架子上,每架有几百盏灯,号称“灯山”。除了在庙中摆灯山,人们还要向黄河里放“路灯”,有钱人从集市上买特制的陶灯盏,普通人家或用小木板载灯,或用萝卜制灯。许许多多的灯,一齐放入黄河,汇成一条灯的长龙,星星点点顺流而下,蔚为壮观。
版权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证属证明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