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弥深行之弥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原文如下: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意思是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看着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了。老师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我们,用各种文献典籍来开阔我们的视野,用礼仪制度来约束我们的言谈举止。我们想要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全部才能。就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找不到可循的路径。”

本文是颜回对孔子的评价,作为孔子最喜爱并最用功的学生,对自己老师的评价,既有主观上的感受,也有客观上的评价。

知之弥深行之弥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1)

“喟然叹曰”:“喟然”,叹息的意思,与后面的“叹”是有重复之嫌,我姑且理解通过双重的感叹,表示颜回下面的话是发自内心的。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颜回学习非常用功,在三千弟子中,孔子最为赏识。所以当孔子听到颜回去世的消息,子曰:“噎!天丧予!天丧予!”意思是“哎!老天要我的命啊!老天要我的命啊!”。孔子的悲恸既是哀伤颜渊,才过立而之年,死得太早太可惜;更让他悲痛的是他失去衣钵传人,天不助我,道将不存。

这里从孔子的话语中,一方面看出孔子与弟子颜回的深厚感情,另一方面也表面孔子极为看重颜回,因在孔子看来,颜回是为数不多的能读懂孔子并可以接棒的人。

从颜回的描述中,看出了孔子学问的高深、道德之高尚。孔子思想的精髓,如果用一个字来体现,就是“仁”字。一般的人,能做到一日不违仁就不错了;心灵品质较好的,也很难超过一个月不违仁;颜渊却可以做到:“三月不违仁”。

文中用颜回发自内心的感叹,无论自己如何刻苦钻研,也难望其项背,说明孔子能成为千古圣人,是有真功夫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江湖上是靠功夫说话的。”

知之弥深行之弥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2)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句话也让我想起另外一句话——“高手在民间,群众有智慧。”孔子的智慧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在外行人看起来也是稀松平常,譬如也有人形容孔子:“累累如丧家之犬”。颜回在此处告诫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拥有无尽宝藏,我们不能小瞧身边的任何一个人。而作为千古圣人孔子,“不耻下问”,或“每事问”,不是孔子不懂,而是孔子谦卑。所以看起来会捉摸不定,实际是高深莫测。

现在无论是家长、老师和学生,谈到教育,都会心生抱怨。特别是老师,都会把责任推给社会、家长和学生。在这里,我只把“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送给天下所有的老师。社会、家长和学生肯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夫子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是不是可以继续发扬光大呢?因为天下没有哪一个学生不是老师教的,像万世师表孔子学习,让天下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一颗颗璀璨的未来之星。

仁义道德,无信不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中华文化,润泽心田;化育人心,任重道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