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规划探索与实践)

(来源:都市快轨)

摘要

为加深对轨道交通市域快线的认识和理解,开展上海市域快线的评估工作。基于交通年报数据和交通卡刷卡数据,从规划目标实现情况、客流特征等角度,开展市域快线规划实施评估。研究表明,市域快线客流总体上呈现平均运距较长、负荷强度偏低、客流密度偏低等特点。进一步研究发现,客流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沿线路轴向分布、中心区集聚、外围组团化三大特征,在时间分布上呈现高峰客流累积效应和客流集聚效应两大特征。最后基于市域快线的特征,从市域快线的线网布局、选线规划、客流预测等方面,提出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 交通规划;轨道交通;市域快线;超大城市;上海市;规划建设

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都市圈已成为城市群内部一类重要的空间形态。2019 年 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 1 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1]。2017 年,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年)》(以下简称“上海 2035”),要求“从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2]。构建快速交通体系、遏制城市无序蔓延、加强生态保护,是都市圈规划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3]。当前飞速发展的现代交通技术,为都市圈空间成长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4]。打造轨道上的城市和都市圈,是解决超大城市和都市圈交通出行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传统的以地铁、轻轨为主的单一系统制式,主要服务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系统,将越来越难以适应新时代超大城市空间体系发展的要求[5]。近年来,国内多座超、特大城市纷纷开展轨道交通多网融合尤其是市域快线的规划探索[6-7]。轨道交通市域快线已经成为新时代交通发展的热点和重点,也是支撑超大城市和都市圈发展的核心交通要素。

目前我国正处于轨道交通市域快线发展的初期,规划实践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以下简称“上海 99 版总规”),上海轨道交通线网由市域快速轨道线(R 线,以下简称“市域快线”)、市区地铁线(M 线)和市区轻轨线(L 线,以下与 M 线合称“市区线”)3 个部分组成,其中市域快线共 4 条(R1~R4 线),总规模约 410 km [8]。在上海99 版总规的指导下,目前上海轨道交通市区线的线网格局基本形成,市域快线线网也已初具规模,形成了18 条运营线路(含磁浮线、金山铁路)、里程超 750 km的超大规模线网[9]。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上海需及时总结市域快线的规划建设经验。

2、规划建设

2.1 规划情况

上海 99 版总规明确指出,市域快线将主要公共活动中心、市郊新城和中心区直接相连,并由此促进多中心发展和构建轨道交通线网骨架(见图 1)[8];规划提出,市中心(人民广场)与郊区主要城镇间的公共客运交通,时间控制在 1 h 左右,旅行速度达到 60 km/h[10]。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规划探索与实践)(1)

2.2 建设情况

上海 99 版总规批复以来,在后续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受诸多因素影响,市域快线进行了通道的适当组合和优化,目前 4 条市域快线大部分已经建成(见表1)。考虑到长大线路的运营组织特点,多采用断点运营的模式。例如,R2 线的通道功能由现状 17、2、16号线组成,断点在虹桥枢纽、龙阳路枢纽。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规划探索与实践)(2)

结合规划和建设情况,可以将原规划的市域快线划分为 4 类(见表 2)。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规划探索与实践)(3)

1) 1 号线、2 号线、5 号线。实际上,1999 年法国 Systra 公司在编制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时,1、2、5号线部分区段已建成或进入实施阶段,并选用市区线建设模式,平均站间距分别为 1.3、1.6、1.7 km,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域快线服务功能的发挥。

2) 9 号线、11 号线。9 号线是上海第一条投入运营的联系中心城和新城的线路,11 号线联系了嘉定新城和真如城市副中心、徐家汇城市副中心。这 2 条线路在实施阶段兼顾了快速要求,采用了约 2 km 的平均站距,旅行速度达到 40 km/h 左右,实现了部分的快速服务功能。

3) 16 号线、17 号线。16 号线是上海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轨道交通快线,串联了龙阳路枢纽和南汇新城,平均站间距约 5 km;设置越行线,可提供站站停、大站车和直达车 3 种运营组织模式。17 号线串联了虹桥火车站和青浦新城,平均站间距约 3 km,旅行速度超过 50 km/h。相比 9、11 号线,这两条线路的快线功能更为纯粹,体现了较好的快速服务功能。

4) 金山铁路。利用既有联系上海石化与市区间的铁路通道,改造形成了公交化运营的市域铁路线。线路串联了原规划金山新城、车墩等新市镇和上海南站枢纽,平均站间距约 7 km,可提供多种运营组织模式。受干线铁路运行制约,现状金山铁路工作日开行列车37 对,日均客流量约 3 万人次。作为国内第一条市郊铁路线,金山铁路充分利用既有的铁路资源,体现了较好的快速服务功能。

3、实施效果

结合上海 99 版总规市域快线规划及后续实施情况,选取体现一定快线功能的 9、11、16、17 号线及金山铁路开展评估分析。

3.1 时间目标

按照地理空间方位分布合理、与市中心距离、城镇发展良好、已经形成轨道交通服务的原则,选取上海 99 版总规中的嘉定、松江、青浦、金山、南汇(原规划海港新城)5 座新城作为郊区主要城镇的代表,城市中心(人民广场)以及新城毗邻的城市副中心或地区中心作为中心城端的代表。根据现状运营情况,嘉定、青浦两座新城与城市中心的出行时间可控制在 60 min以内,松江、南汇、金山新城与毗邻城市副中心的出行时间可控制在 60 min 以内,与城市中心的出行时间控制在 75 min 以内(见表 3)。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规划探索与实践)(4)

3.2 速度目标

根据现状运营情况,16 号线的旅行速度可达到60 km/h 的规划要求,金山铁路除站站停外,大站车和直达车旅行速度亦可以达到规划要求(见表 4)。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规划探索与实践)(5)

4、客流特征

4.1 总体特征

4.1.1 平均乘距

9、11 号线平均乘距为 12~15 km/人次左右,约为对应线路长度的 18%。这两条线路均为径向线,线路穿越中心城区,平均乘距占线路长度比例接近上海市区线 15%~25%的取值范围,主要是由于这两条线路中市域快线和市区线两个功能叠加而引起的。16、17 号线的平均乘距分别约为 25 km/人次、15 km/人次,占对应线路长度比例均为 40%左右。金山铁路平均乘距为 41 km/人次左右,占线路长度比例达 70%左右。这 3 条放射形线路的长距离出行特征明显[8]。

4.1.2 负荷强度

9、11 号线负荷强度在 1.0~1.5 万人次/(km·d)左右,与全网平均值接近。16、17 号线受开通年限较短等因素影响,负荷强度在 0.3~0.4 万人次/(km·d左右。金山铁路受发车对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负荷强度较低。

4.1.3 客流密度

9、11 号线客流密度在 14.0~18.0 万人次·km/(km·d)左右,与上海市区线客流密度 14.0 万人次·km/(km·d)的平均值较为接近,体现出单位长度较强的客运周转能力。16、17 号线由于开通时间相对较短,客流密度在 5.0 万~8.0 万人次·km/(km·d)左右。金山铁路受发车频率制约,以及原铁路货线周边城市功能的影响,客流密度偏低(见表 5)。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规划探索与实践)(6)

4.2 时间分布

金山铁路开行班次较少,本节重点对 4 条城轨线路进行分析。

4.2.1 断面客流

虽然 9、11 号线日均负荷强度仅为 1、2 号线的1/3~1/2,全日高峰高断面客流量亦低于 1、2 号线,但两条线路受市域快线和市区线客流叠加影响,早高峰(8:00—9:00)高断面客流量均超过 1、2 号线,达到5.5 万乘次/h 左右,高居全网前两位;晚高峰(18:00—19:00)高断面客流量也已超过 3 万乘次/h,位居全网前列。此外,4 条线路早高峰高断面客流量占全天高峰高断面客流量的比值都达到 25%,晚高峰比值都超过16%,位居全网前列(见表 6)。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规划探索与实践)(7)

4.1.2 进出站客流

市域快线早高峰时段进站客流集中度,高于市区线线路的相关情况;在晚高峰出站客流集中度上,与市区线无明显差异。利用 2018 年某工作日刷卡数据计算得出,9 号线早高峰进站量占全天进站量比例约为20%,11、16、17 号线的相应比例甚至高达 30%左右,同期市区线相应比例值往往只有 15%~20%;晚高峰该比例平均值约为 20%,略高于市区线平均值 19%(见表 7)。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规划探索与实践)(8)

4.3 空间分布

4.3.1 进出站客流量

9、11 号线作为市域快线直径线,郊区段(外环线以外区域)以平均 40%左右的车站数量,承担了 40%~50%的进出站客流量、50%~66%的早高峰进出站客流量,体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16 号线作为市域快线半径线,郊区段客流集中程度同样显著。在郊区车站占比约为 77%的情况下,早高峰进站量和晚高峰出站量的集中度均达到 98%左右(见表 8)。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规划探索与实践)(9)

4.3.2 客流 OD 特征

市域快线承担了大量长距离客流出行的需求,线路平均运距长。从全网角度,市域快线的客流空间分布呈现沿线路轴向分布、中心城集聚、外围组团化的三大特征。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规划探索与实践)(10)

例如,9 号线新城段进站客流总体上呈现沿线路轴向分布的特征,近 60%的客流在 9 号线沿线车站出站。在中心城方向通过线网换乘,呈现内环内(中心区)集聚分布的特征,大约 35%的客流在内环内车站出站。此外,9 号线已经承担了一定的新城内部的出行功能,比例约为 12%。相比而言,作为半径线的 16、17 号线及金山铁路本线,出行客流比例略低,更多的客流通过枢纽换乘进入中心城的线网(见图 2、3 和表 9)。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规划探索与实践)(11)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规划探索与实践)(12)

5、讨论与建议

市域快线在长大距离客流出行组织方面具备显著功能,在客流时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高峰客流累积效应和客流集聚效应。在前期规划阶段,应注重与地区规划紧密配合,在线路布局上强化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的便捷衔接,有条件时应采用直径线多点衔接的模式,避免出现单点接入线网而引起的大客流冲击;重视与新城、新市镇、城市副中心以及岗位密集地区的合理衔接。此外,应结合线路外围新城等节点的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要求,在其车站周边布设一些高等级公共设施,形成一定的“反磁力”,均衡客流分布。在客流预测和车辆选型阶段,应重视市域快线的大客流特征,做好高峰高断面客流预测和车型、编组研究。

作者:金 昱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040)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9〕328 号)[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1/content_5367465.htm,2019-2-21/2020-1-22.

[2]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年)[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Shanghai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Shanghai Master Plan (2017-2035)[M]. Shanghai: Shanghai Scientific & Technical Publishers, 2018.

[3] 陈小卉. 都市圈发展阶段及其规划重点探讨[J]. 城市规划, 2003, 27(6): 55-57.

[4] 薛俊菲, 顾朝林, 孙加凤. 都市圈空间成长的过程及其动力因素[J]. 城市规划, 2006, 30(3): 53-56.

XUE Junfei, GU Chaolin, SUN Jiafeng. Proces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spatial growth in metropolitan Areas[J]. City planning review, 2006, 30(3): 53-56.

[5] 李凤军. 城市轨道交通快线规划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城市交通, 2020, 18(1): 9-11.

LI Fengjun. Issues on urban express rail transit lines plan ning and construction[J]. Urban transport of China, 2020,18(1): 9-11.

[6] 刘迁, 张杰. 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交通, 2020, 18 (1): 12-17.

LIU Qian, ZHANG Jie. Thoughts on metropolitan rapid rail transit development[J]. Urban transport of China, 2020,18(1): 12-17.

[7] 景国胜, 黄荣新, 谢志明.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 城市交通, 2020, 18 (1): 18-23.

JING Guosheng, HUANG Rongxin, XIE Zhiming. Inno vative practice of urban express rail lines in Guangzhou[J]. Urban transport of China, 2020, 18 (1): 18-23.

[8]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R].上海, 2001.

[9] 上海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2019 上海市交通行业发展报告[R]. 上海, 2019.

[10] 钱少华, 张雁.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J]. 城市规划汇刊, 2002(5): 1-4.

QIAN Shaohua, ZHANG Yan. Urban rail transport system planning of Shanghai[J]. Urban planning forum, 2002(5):1-4.

[11] 杨晨, 孙世超, 王祥, 等. 市域铁路客流特征分析及启示: 以上海金山铁路为例[C]//创新驱动与智慧发展: 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 青岛, 2018.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规划探索与实践)(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