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简介是个怎样的人(对于包拯的真实人生)

包拯简介是个怎样的人(对于包拯的真实人生)(1)

包拯的经典影视形象

戏中人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电视剧《包青天》热播,“包大人”成为正直果敢、铁面无私的代言人,“铡美案”“狸猫换太子”等故事也广为流传。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包拯并没有这么神奇的断案能力,但其不畏权贵、忠正耿介的形象却是一脉相承。

富贵公子甘当“宅男”

大宋王朝的第40个年头,安徽合肥一家包姓名门望族诞生了一个胖小子,这个全家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一脉单传,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包青天”。

包拯从小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29岁那年,他中了进士甲科,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建昌县知县。然而,包拯舍不得离开父母,便奏请皇帝把他派在父母身边上班,于是改任为和州监税。结果父母仍不愿意离开合肥的家业去适应新的生活。包拯看二老年事已高,自己又是根独苗,索性把官给辞了,安心在家陪父母。二老离世后,他守孝3年。后来,在乡亲邻居苦口婆心地劝说鼓励下,包拯才决定离开家乡,正式踏上仕途。包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差事是安徽天长县知县,此时的他已经39岁。

包拯在此任上断过一起“牛舌案”尚留史书。有贼把别人牛舌割了,主人告状,包拯叫他回去把牛杀了。不久又有人来告状,说牛主人私杀耕牛,这在宋朝是违法的,包拯断喝道:“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此贼被识破,惊服!

一件小案子,从中看出包拯断案的机智果断,也许他“善断狱讼”之名就是从这时流传开来。不过历史上,包拯的政绩并不在断案。

官场新秀打破潜规则

3年后,42岁的包拯被提拔为大理寺丞、知端州(今广东肇庆)。端州特产端砚是宋朝士大夫最珍爱的时髦雅器,当地每年向朝廷进贡。凡在这里做“一把手”的官员,都在“贡砚”规定的数量外加征几十倍的数额以贿赂朝廷权贵,此举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

包拯一上任就高调破除这则运行多年的潜规则,下令只能按规定数量生产端砚,州县官员一律不准私自加码,违者重罚。此举在当地掀起轩然大波。任期满后,包拯被调至中央任职,果然“岁满不持一砚归”。

不久,45岁的包拯因“端砚事件”被皇帝赏识,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在官场崭露头角,包拯确实发出了不少声音,对国家的内政外交上提出过许多批评意见,比如要求从重处罚贩卖私盐者,反对朝廷以进贡求和西夏,主张强国策略等等。其间,他还代表大宋出使契丹,并与对方使臣舌战并成功赢回大宋面子。

这其中,他弹劾陈州京西路转运司,揭露其盘剥灾民罪行的事迹,被后世再创作为《陈州放粮》。事实上,作为官场新秀,当时包拯只是上了一个并不为人关注的批评性的奏章,是否被批准史料也无下文。

不畏强权,弹劾“国丈”

包拯秉性耿直,不与人苟合,不伪辞色悦人,一生不结派系也不卷入党争,甚至没有一个走得近的朋友,以至于“故人、亲党皆绝之”。他的特色之一就是一生都在弹劾别人。据统计,在他弹劾下被降职、罢官、法办的重要大臣不下30人,几乎都是当朝权贵。

他7次弹劾酷吏王逵,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最终把这个宠臣拉下马;他弹劾仁宗最亲信的太监阎士良“监守自盗”;他4次弹劾皇亲郭承佑,让仁宗几乎下不了台;到最后,包拯6次弹劾“国丈”,硬生生把仁宗宠妃的堂伯父张尧佐给弹下马来。

当时,仁宗专宠张贵妃,让她平庸的伯父一年之内晋升4次,手握财政、人事大权。包拯首先冒出来弹劾,不料张尧佐的职位不降反升,这说明皇帝在力挺他。包拯见形势不对,3天之内又弹劾,甚至大呼“国丈”是“盛世垃圾,白昼魔鬼”,见没动静,包拯再弹,而仁宗也怄气了,一意孤行要把“国丈”提拔为宣徽使。

激进者要求廷辩,在争执到达最高潮时,包拯一激动,站在仁宗面前义愤填膺滔滔不绝,唾沫星子溅了仁宗一脸,皇帝尴尬至极又窝火,拂袖而去。就这样,仁宗总算答应了后妃之家不得任两府的建议,又批评了谏官们在殿上喧哗失礼。而张尧佐自感犯了众怒,主动辞去一些职务。事实上,皇帝只是缓兵之计,仅过了几个月又把这些要职委给“国丈”了。包拯便继续弹劾,最终把仁宗给弄烦了,不再动张尧佐的职务。后来张贵妃又香消玉殒,这场由包拯掀起的君臣拉锯战总算平息了。

包拯这股子牛劲让权幸大臣,甚至仁宗本人都有点畏惧三分,当时在官场流行一句时髦语“包弹”,为官清廉正派,就叫“没包弹”,贪官污吏就叫“有包弹”。

坐镇开封,善始善终

至和三年(1056),58岁的包拯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他只在这个职位上坐了一年有余,既没有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也没有公孙先生、南侠展昭,更没有狗头铡、虎头铡、龙头铡。不过,以包拯的个性,不在开封府干出点名堂不会善罢干休。他一上任就改革诉讼制度,裁撤了门牌司,在当时,平民告状都得先通过门牌司才能上交案件,时常被小吏讹诈。

几个月后,惠民河涨水,淹了南半城。包拯一调查,原来屡疏不通的原因是达官贵人在河两岸占地修豪宅,还堵水筑起了“水上公园”。包拯立即下令将这些花园水榭全部“毁去”以泄水势,“人患”一治,水患自然解除。包拯这一举动可谓石破惊天,威名大震,京师老百姓都盛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当然,在这不长的时间里,包拯肯定也查办过一些案子,也许其中不乏为民平冤的,也采取过一些措施维护首都治安,一度赢得美名。他处理案件公道正派,执法严峻,对各种阶层一视同仁也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不到两年,61岁的他就被任命为三司使,负责全国经济工作,他展现出了经济改革的天赋,比如改“科率”为“和市”,即朝廷按照公平价格购买农民要缴的上供物资;免除部分地区“折变”,即废除农民将粮食变成现钱纳税的规定等措施。两年后,包拯被提拔为枢密副使,相当于主管军事的副宰相,至此,包拯才算正式进入了中央执政官的行列。

一年后,包拯病逝,谥号“孝肃”,首都开封的老百姓莫不伤感,皇帝亲自到包家吊唁,并宣布停朝一天以示哀悼。当仁宗看到包家如此俭朴,又听闻他“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如初宦时”,不禁感慨!

小链接

包拯的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

包青天

几乎所有的包公戏都将包拯称为“包青天”,但宋人似乎并没有将清官叫成“青天”的习惯。“青天”的呼谓是明清时期才流行起来的,其时一位秉公执法的官员,往往就会被民间尊称为“青天”。这个时期,正是包公题材的小说、笔记普遍流行的时候,因此“包青天”的称谓开始频频出现。

包文正

在一些明清戏曲与小说中,包拯又被称作“包文正”,这里的“文正”是谥号,但包拯的谥号其实是“孝肃”。在宋人的观念中,“文正”为“谥之至美,无以复加”。北宋一百余年,能获得“文正”之谥的士大夫,屈指可数,比如范仲淹。显然,“文正”只是民间文人赞颂包公的私谥。

包龙图

有时候,包拯也被称为“包龙图”,因为他曾被授予“龙图阁直学士”的职称。龙图阁为皇家图书馆之一,设学士一员,直学士七员等,主要用来优待文学之士,以彰显其学术地位。但包拯却不可简称为“包龙图”,非要简称,也应是“包直学士”。

此外,包拯常被称为“相爷”,但包拯担任过的最高职务只是枢密副使,称其为“包相爷”显然是不合适的。(来源|《读者报》 作者|孟盛 高秀英 吴钩)

版权申明

如无特别说明,本号刊载的文章,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本号会第一时间删除,谢谢。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