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外交天团出访外交车队(这次出访为何备受关注)

【直新闻按】

9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宣布:9月14日至16日,国家主席将出席在撒马尔罕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米尔济约耶夫邀请对两国进行国事访问。

而早在一周前,俄媒便发表消息称,中俄元首将在上合峰会期间举行双边会晤。俄方提早表态释放出哪些信号?中俄元首如果举行会晤,可能会谈些啥?普京掌舵下,俄罗斯的“转向东方”战略,为中俄合作带来了哪些机遇?深圳卫视《决胜制高点》节目采访多位专家深度分析,并邀请参加俄罗斯东方经济论坛的智库学者,带来现场一手观察。

■ 外界关注中俄元首时隔七个月再会晤

就在上合峰会开幕的一周前,俄方对外释放的一条信息便引起了广泛关注——俄罗斯官媒塔斯社引述俄罗斯驻北京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的话透露,与普京都将出席上合峰会,两人将利用这一时机举行双边会晤。 如果成行,这将是中俄元首自今年2月在北京冬奥会开幕期间举行峰会后的第二次线下会晤。

杰尼索夫还表示,“中俄两国元首通过各种方式保持密切交往,俄方正在与中方制定详细议程”,两国领导人“在双边问题和国际问题上都有很多要谈的”。分析认为,俄方提前释放消息,不仅体现出乐见中俄元首会晤的态度,更展示出对中俄合作的高度期待。

事实上,中俄领导人在两国的重要时点上,都将彼此作为见面沟通的首选。《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日前策划的系列报道“的国礼故事”第一期,就选取了十八大后首访俄罗斯这一重要外交行程。2013年3月22日,在克里姆林宫前,俄罗斯总统普京与30多名政府高官组成“超豪华”阵容,专程迎接一位尊贵的客人——新任中国国家主席。普京见到,第一句话就是,“很高兴你第一次出访选择了我们。”坦言:“我作出这样的选择,是要表明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中俄关系。”

如今,出席上合峰会的行程已经敲定,那么中俄领导人是否将举行会晤、会晤期间又将谈及哪些关键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霸气外交天团出访外交车队(这次出访为何备受关注)(1)

刘旭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

我觉得首先会延续之前,比如说2月份的时候,中俄两国首脑在线下会晤的时候发表的联合声明,也就是说还会对国际重大的事件,对整个国际局势问题作一个共同的阐述。

第二方面,更重要的就是经济合作。因为我们知道,俄罗斯现在正在大力地推进它的“转向东方”的经济政策。“转向东方”很大的一部分,可能就是要和中国进行相应的一些经济合作。我们在已有的合作的基础上,如何去进一步拓展合作的空间,同时也要考虑到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如何更好地去发展这种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第三,安全合作。包括中俄两国常规的安全合作,以及一些安全技术方面的合作,都值得关注。

霸气外交天团出访外交车队(这次出访为何备受关注)(2)

万青松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

第一个可能涉及的议题是强化周边安全联动。大家知道,今年2月中俄领导人会晤以来,美西方借助乌克兰危机、台海危机、北约的全球转型、阿富汗的动荡局势以及中亚部分国家的暴乱事件,实际上是持续在中俄两国的周边地区“拱火”,已经是恶化了中俄两国,甚至是严重威胁到中俄两国赖以生存的安全与发展环境,这需要中俄两国领导人进一步强化战略协作,共同来维护周边和平与稳定。

第二个我觉得可能谈到的一个重点议题,是应对美国的制裁打压。实际上中俄两国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美西方的单边制裁。而且美国还在编造各种借口,对中俄两国进行“捆绑打压”。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制裁,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打压中俄两国开展正常合作和各自对外合作的非法的工具,实际上也是严重冲击了全球的发展,尤其是对全球发展比较重要的供应链、产业链和技术链等等,都造成了冲击。我觉得这需要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去协商,包括采取一些联合措施,通过深化经贸、能源、金融、投资、科技、物流等领域的合作,来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和发展空间。

第三个可能的议题,我觉得是维护国际秩序的多极化基础,构建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栗战书委员长在东方经济论坛全体会议的主旨发言中,实际上是明确地指出了,多极化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大势,实际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对中俄而言,实际上多极化一直是构成两国战略合作的重要基础。

在新旧秩序转换的这种关键的时刻,我觉得两国既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西方宣称的“以规则为基础”的霸权秩序,同时也要大力地维护、赞成多极化的国际统一战线,为更好地构建多极世界作出中俄的贡献。

■ 专家现场观察:普京操办经济论坛聚焦东方

其实,早在上周于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第七届东方经济论坛上,普京长达37分钟的万字演讲中,就已经明确表现出了对于中俄合作发展的重视与期待。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作为唯一一位参会的中国智库学者,他向直新闻记者分享了自己在现场的切身感受。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代表。王文观察到,西方国家代表并没有占主流,论坛内容非常务实,谈及了亚太地区的许多合作项目。

霸气外交天团出访外交车队(这次出访为何备受关注)(3)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右一)参加第七届东方经济论坛现场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我参加了四场分论坛并且发言,也旁听了多场相关的主题论坛,其实是看到了不少欧美国家的身影的,有挪威来的,有日本来的。换句话说,东方经济论坛它本身过去七届释放出越来越多吸引力,也让很多西方国家的社会的组织、智库的代表、一些经济机构参与其中,这个魅力很大,所以说实际上并不是说跟西方绝缘的论坛。

论坛的很多方面很务实,签署了相当多的协议,谈及合作的意向,谈论到大量的务实性的议题。比如说,我们在谈论北极合作和未来的探索过程中,我们的态度都非常平等,非常友善,包括来自日本、挪威这些西方国家的发言代表,也都对北极的问题提出了很多相对客观的,基于科学和环境生态的立场上的有价值的观点。

如果有美国的代表参加到论坛来的话,一下子就会让论坛的味道有些变化。美方的代表往往会强调以美国为中心的这种治理的方式。所以我想说的是,没有西方,世界照样转,没有以美国为代表的整体的西方参与的一个国际顶级的论坛,照样能够开得非常的精彩。

王文认为,这次东方论坛的主题——“通往多极世界的门户:国际关系新架构中的远东”,折射出俄罗斯开始彻底放弃对西方幻想,转而全面融入东亚经济一体化崛起的浪潮中来。在这种浪潮之中,中俄的合作空间相当广阔。

霸气外交天团出访外交车队(这次出访为何备受关注)(4)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左二)

霸气外交天团出访外交车队(这次出访为何备受关注)(5)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今年的东方经济论坛非常特殊,西方的压制使得俄罗斯在战略转型上,不得不向东方看齐。实际上过去的十几年来,俄罗斯也一直在推行“向东看”的政策。但是现在俄罗斯“向东看”的政策更加务实了,更加坚定了。俄罗斯要融入到整个东方,以中国、东南亚国家等等为重心的整个西太平洋领域和东亚领域的经济大循环、经济一体化中去。

王文表示,在东方经济论坛4天的会议里面,有好多场会都跟中国经济相关。这次还专门成立了“中俄实业合作委员会”,委员会的主席,由中方的某家央企的总经理来担任,俄方也是由非常重要的企业的总裁来担任。这本身就是代表在中俄合作上,大家更加务实了。

■ 俄罗斯“向东看” 中俄合作应对西方“脱钩”

在俄罗斯加速落实“向东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也会将中俄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2012年,普京就曾生动形象地表示要“让俄罗斯的经济之帆乘上中国之风的机会”。

据俄罗斯卫星网9月6日消息报道,当天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达成了新的三个合作协议:第一,俄罗斯对华天然气出口,此后改用两国卢布和人民币结算,不再使用美元或欧元。第二,中俄正在筹划修建横跨阿穆尔河的国际铁路大桥,从而加速连接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的交通。最后,中俄正洽谈推进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建设风力发电场,加速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短短24小时内,中俄在能源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领域皆取得进展,这无疑表明中俄之间的合作非常火热。

霸气外交天团出访外交车队(这次出访为何备受关注)(6)

盛世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学术委员:

中俄现在在能源、基础设施、粮食合作方面进展非常快,这个也佐证了俄罗斯向东发展是动真格的,真正体现了我们两个国家在合作上互利共赢。今年中俄贸易很可能又要创新高,因为今年上半年,中俄贸易比去年又增长了30%左右。如果这样的话,今年达到1700亿美元,完全是有可能的。普京说了,很快我们就能达到2000亿美元这个高标杆。当初提出的时候就是说2024年能够达到,现在看起来可能能够加速达到了。

对于中国来说,这也是非常好的,因为俄罗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稳定的能源粮食的来源,原材料的来源,另外又给中国的机械、产品、汽车、日用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销售市场。现在在俄罗斯的市场上,中国品牌的汽车已经仅次于俄罗斯本国品牌的汽车,已经占销售量的第二位了。

作者丨李帅,深圳卫视《决胜制高点》主编

编辑丨曾子瑾,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丨苏瑞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