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论道的感觉(34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这句成语,我们都耳熟能详了,不需我解释。但有学者对“下问”的真实含义提出质疑,认为对这句成语的通常理解恐与孔子的原意存在着差距。又因为孔子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使得我们很有必要就此探讨一下,因此我也谈一点自己的理解。

成语的解释往往更关注那个“下“字,从这个字的本义来说确实有上下之分的意思,同时受孔子后世圣人地位影响,以及“不耻下问”成语出自孔子对”卫国高官孔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评价中,都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下问“的意思就是指不耻于向地位比自己低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询问道理的意思。主流的解释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和地位更多的是后世嘉许给他的,从孔子当时的处境和对待学问的态度来看,将“不耻下问“理解的重点放在表明一种敢于向不如自己的人,比自己职位低的人进行询问的谦虚态度想必并不是孔子的主要意思。这里的关键词更可能是那个“问”字,孔子主要表达的应是凡事追根问底询问下去的这种治学态度。我简单说三点理由如下:

1、首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孔子有多少上下尊卑的意思呢?我不能说就一定没有,比如孔子可能就是很想当政者能放下身段多听听他的治国之道。但这却无法抹杀孔子也是要借这个贵人的典型事例来说明求学治学的态度。我们完全可以推断出孔子至少有一个意思是如孔圉这般地位的人都能不顾及自己的脸面而严谨治学,何况普通的人呢。而且前提先是“敏而好学”,然后才有“不耻下问”,你不敏而好学还谈什么不耻下问呢。因此结合上下句,“不耻下问”这句成语落脚点更该是在那个“问”的态度而不是“下”的态度。

2、从整部论语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录、对弟子中肯的评价以及反映其治学认识的其他言谈来看,在对待教育问题上孔子主要表达的就是如何治学的方法和要有反复研讨探究的态度。比如《论语》中记录的孔子在一次参加祭祀过程中的言谈举止可以为这个解释提供有力的佐证。在祭祀未开始时,孔子不断询问在场的人有关祭祀相关的问题。有些问题人们感觉问的傻,而且与人们对孔子这样一个倡导礼仪,有着丰富知识的人的印象也不相符。孔子对此的解释是:"我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

3、特别是孔子专门指出了学习的态度应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被广为流传的名言也足够佐证他求学治学的核心思想了。

如此我们探知到孔子当年的主要意思更可能是:碰到问题一定要不断往下探究个明白,要不厌其烦的从不同角度去探寻事情的原委,以使所了解的事情和知识真实不伪。因此,孔子表达的更是一种对事情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表现出了一种科学素养,恰与身份高低、知识多寡,谦虚态度没有多少关系。

孔子与老子论道的感觉(34不耻下问)(1)

我们今天理解的意思却不知何时变成或者更严格的说多是理解为:虽然位置高高在上却能谦虚好学的态度了,甚至更多的时候干脆理解为一种谦虚的品行了,于是使人常作出一副惺惺作态的样子而失去了探究学问的核心意义,这也就难怪有人不喜欢儒教了,这还真有可能冤枉了孔子。

这种解释有可能是后人将孔子提高到圣贤地位后强加的认知,更大的可能是我们几千年来的官本位思想和立功立德立名的普遍思想在作怪,从而有意无意的将“下”看的比“问”更重。甚至我们普通人都沾染了这个习性,谁叫我们一般都是看中自己的呢,于是我们常常做出高深莫测的样子,也绝不开口询问以显得自己有学识有风度,甚至于打击那些总有问题的人以免自己的无知被暴露或者是死命维护自己的认知以争得脸面为先,除非能让自己显示出“不耻下问”的风度来。

因此我们今天来谈“不耻下问”这句成语并不是闲的没事做,而是这对我们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是大有必要的,是对我们养成尊重知识,正确求知的社会风气有助益的。不信,再从两种情境中感知下这些区别:

第一种情境,我们常识理解下的“不耻下问”:

  • 我虽然比你有水平有知识,但我还很谦虚,做出要问问你看法的态度;

  • 我虽然位高权重,但我还很尊重你,问问你的看法,听不听要看是不是顺我的意思;

  • 我虽然知识丰富是专家,听听大家的意见总是好的吗,这能展现我谦虚的道德品质;

  • 我虽然是长辈,走过的路比你吃的盐都多,但鼓励下年轻人没啥不好......

第二种情境,关于治学态度要“不耻下问”:

  • 这个知识我不了解,既然现在有机会了,我要问一问可能懂的人;

  • 知识常是不确实的,每个人都其专长的地方,我要多听听他人的想法;

  • 这似乎是公理,但与我的实际感知有分别,我的查询资料论证一番;

  • 这是名家所说的,但既然与我的工作有关,我还的思考考察验证一番;

  • 现在都流行这样的说法,这个说法的本质是什么,从哪里来的,原因是什么,会发展成什么;

  • 这个观点的论据充分吗,有没有遗漏,是不是严密的......

这就很容易看出,当我们把理解重点放在“下”还是“问”上带来的不同差别是巨大的。一种是严谨治学,不断置疑探索的科学态度,强调的是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一种是道貌岸然、以官职名气大小来决定知识的真伪。关注点不同,结果大相径庭,这提醒我们注意在求知路上防备从崇拜知识到崇拜圣贤再到崇拜名利的无意识隐性转换。

也就是说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不耻下问”从治学来说改为“不耻于问”更好,非要说个“下“字,应该更理解为即使身居高位著作等身也要保持事实求是,甚至是保持着一种”无知“的状态。实际上治学治事本身要有的态度与做出谦虚的样子没有一丁点关系。如果说一定要做出个表率要教育人们什么,那么用”桃李不言,下自成溪“的治学态度就够了,正如当年孔子那般自有弟子三千或如庄子那般逍遥自得也无不可。

我更愿意相信孔子的本意是如此,如果不是也该指出他这点是不好的。对于孔子当年到底是如何想的,我没有专门的研究这事自然不能做什么更多确实的推论,而且本身这件事对于该如何治学来说也是无关紧要的了。

关键的是这种不同的理解是不是与我们两千年来对待学问,甚至由此产生的文化伦理,政治结构都有极大的关系呢?同样一个字,一句话,结果咋就相差如此之大呢?甚至其最终起的作用还正好相反呢?这是被谁人故意歪曲和阉割的呢?至少这个责任不该孔子背负,不该去指责儒家学问自身。

呜呼,知识总因“目的”的理由被任意理解和应用。知识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并不容易,何况还要保持置疑的科学精神呢。

孔子与老子论道的感觉(34不耻下问)(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