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1)

《记住乡愁》古城

播出内容:《洛阳——通达古今 名动天下(下)》

播出时间:2022年9月27日(周二)22:00

播出频道:CCTV-4 中文国际频道

洛阳,一个有着706万常住人口的城市,现存有102座博物馆,相当于平均每10万人就拥有1.44座。行走在古城中,几乎到处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2)

古城东关的“入周问礼碑”留下了孔子游学的印记;安喜门内,有为老子修建的纪念馆;还有散落在各处非遗展示馆、城市书房等,无不向人们展示着这座城市丰厚的历史底蕴。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3)

龙门石窟 见证艺术的融合过渡

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位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龙门石窟,可谓久负盛名。

“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这处天阙奇观开凿于公元493年前后,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清等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多年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4)

在这1400多年的营造过程中,石窟造型呈现出从北方民族向中原民族不断融合过渡的风格。千百年来,正是这种不断融合,让古城人有了放眼世界的眼光,海纳百川的胸怀。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5)

孝文帝改革 不分民族 都是洛阳人

公元五世纪末,北魏的政权转移到了孝文帝拓跋宏手中。史籍记载,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中原文化深刻影响着这位北方游牧民族的首领,进而成就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民族大融合。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6)

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随后,大力改革政治制度,发展教育,让鲜卑和汉族官员的子弟一起学习。并进一步要求鲜卑人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人通婚,还把自己的姓由拓跋改成了元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7)

不仅如此,孝文帝还要求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以洛阳为自己的籍贯,从此,不分鲜卑和汉,大家都是洛阳人

短短二三十年间,孝文帝的改革就取得了成效。洛阳城里,胡商的酒馆中,汉族人出入畅饮;南市的鱼铺里,鲜卑人争购大鱼。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8)

文化融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时的洛阳城规模堪称同时期世界之最,面积约75平方公里,人口约70余万,远超同时期的欧洲罗马和君士坦丁堡。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9)

白马寺 和而不同 多元并存

在洛阳古城东面,有一座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这里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重要见证。

汉明帝时期,社会空前繁荣,文化快速发展。再次打通丝绸之路,便提上了日程。经过与大臣们的一番商议之后,汉明帝放弃了军事手段,而是采用文化交流的方式,引入当时匈奴所信奉的佛教入中原,以示汉朝包容四海之心。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10)

汉明帝永平十年,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与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经来到洛阳。汉明帝便将小时候读书的地方,清凉台,让给僧人居住。后来为了让他们长期传经、传法,便把清凉台改名为白马寺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11)

自白马寺建成以来,洛阳便成为中国的释源和北方佛教的重镇。汉朝的威望逐渐在西域树立起来,在洛阳投笔从戎的班超,跟随窦固奉命出使西域各国,最终将隔绝多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打通。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12)

丝路再次打通之后,越来越多的西域商人和僧人到达洛阳,佛教文化渐渐在这里扎根,并与儒家、道家等思想交融互鉴,形成了多元并存的文化风貌。和而不同的思想,影响着一代代古城人,让他们具有天下一家的开阔胸怀。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13)

典籍东渡 你来学 我们就给

在河南科技大学域外汉学研究中心,有一些自海外而来的藏品。这些藏品见证了洛阳开放包容的历史进程。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14)

1000多年前,作为唐代东都的洛阳,对外交流十分频繁。许多来自日本的遣唐使,漂洋过海来到这里学习。

公元733年,日僧荣睿和普照随第十次遣唐使来到大唐,唐玄宗接见了他们,并把他们安排在洛阳的大福先寺学习。三年学成之后,他们便邀请了当时大福先寺的僧人道贤同他们一起回日本。在这趟回程里,他们带得最多的就是中国的典籍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15)

像域外汉学研究中心所藏的一套和刻本《大唐三藏法师西域记》,便是根据原书翻刻的日本版,保留了大唐图书的原始风貌。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16)

当时,还有很多类型的典籍东渡去了日本,比如法律相关的,中医相关的,天文相关的,还有唐朝时期一些文人文集。像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很多人熟知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都在其中。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17)

一本本古籍见证着洛阳开放包容的历史进程,也彰显出这座城的气度与胸怀。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18)

强汉盛唐的胸襟,造就了古城人的自信从容,古今辉映中的洛阳,展现出别样风情。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一次次蜕变中焕发着青春。今晚22:00,走进洛阳,看一座开放包容的千年古都。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19)

编辑 | 王琳艳

制图 | 刘晨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20)

品味古都洛阳传承洛阳文化(来洛阳触摸历史温度)(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