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食欲不振会是胰腺癌吗(突然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患者女,60岁,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腹部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可忍受,开始没有太在意,1个月以后疼痛慢慢放射至后腰部,开始以为是骨质疏松进行了骨密度检查,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后在家人建议下进行了腹部CT检查,发现胰腺多发占位,后诊断为胰腺癌。患者自出现症状以来,食欲不振、精神睡眠欠佳,体重下降明显。还好在家人的提醒下早早发现了病因,否则拖成胰腺癌晚期后果真是不敢想象。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Oncology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癌症负担报告,分析了全球195个国家29大类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寿命损失年(YLLs)、伤残损失生命年(YLDs)、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因病损失的健康寿命年)等数据,由于疾病统计无法避免一定的滞后性,此次最新报告数据截至2017年。

长期食欲不振会是胰腺癌吗(突然食欲不振体重下降)(1)

全球死亡率排在前10位的癌症分别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乳腺癌、胰腺癌、食管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国死亡率排在前10位的癌症分别为:气管、支气管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其他恶性肿瘤、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癌症和前列腺癌。从数据中可以看到胰腺癌在全球死亡率排名和中国死亡率排名中均有出现。

最近,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的中国癌症报告,汇总了全国368个癌症登记点的数据。2015年胰腺癌的新发病例数达到9.5万,男性的患病几率高于女性。

手术治疗胰腺癌的瓶颈

手术作为胰腺癌首选治疗方法治疗结果遭遇瓶颈,可切除胰腺癌中位生存期为15-19月,5年总生存小于20%。为了提高无病生存和总生存,减少手术并发症,最近40年间开展了多项以手术为主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手术治疗并没有改善生存,术后辅助放疗能改善II-III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辅助化疗在部分选择性患者中能改善无病生存,但未明显改善总生存。原因是由于胰腺癌早期发现困难,局部解剖结构复杂,腹膜后位器官手术空间有限,手术切除范围较大,手术风险较高并发症较多,术后肿瘤易于复发转移。

长期食欲不振会是胰腺癌吗(突然食欲不振体重下降)(2)

放疗在胰腺癌治疗中面临机遇

常规放疗因技术落后、治疗精度不高、治疗范围过大、治疗剂量不足所导致的治疗肿瘤效果差、副反应大的结果正在改变,现代放疗作为肿瘤局部治疗的有效手段已经在很多肿瘤中得到证实。这些治疗结果的改变也给胰腺癌的治疗带来诸多启示。近10年来一系列临床研究报告提供了令人鼓舞的研究结果,因此,有人预测现代放疗技术进展对治疗胰腺癌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享誉国际的肿瘤放疗领域专家,业内被称为“放疗斗士”的夏廷毅教授,原就职于空军总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放疗科,退休之后带领团队倾力打造北京华夏精放(新郑)肿瘤放疗中心,夏教授介绍说,

近20年来,由于影像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由以前的火炮轰击发展到如今的导弹精准打击时代。在限定正常剂量下可以安全地给予肿瘤较高的放疗剂量。能明显减少胰腺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风险。图像引导下的放疗提高了治疗的准确性。这些技术允许较安全的进行剂量递增,以达到控制胰腺癌所需的生物有效剂量。

现代放疗在胰腺癌的不同阶段都发挥着重要治疗作用。因此,应根据病灶大小、部位和分期以及患者全身情况做适当接受放疗的选择。

长期食欲不振会是胰腺癌吗(突然食欲不振体重下降)(3)

胰腺癌放疗的关键点

胰腺癌放疗高度依赖剂量效应关系。提高胰腺肿瘤总剂量或分次剂量可提高肿瘤局控率和生存率。但是,胰腺周围有胃和十二指肠放疗剂量限制器官,如何解决提高胰腺肿瘤剂量,降低胃、十二指肠照射容积和高剂量范围,是胰腺癌放疗疗效提高面临的又一关键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要靠医生的专业度和丰富的经验,当然还有先进的硬件设备。河南省新郑市中医院解放路院区的北京华夏精放(新郑)肿瘤放疗中心,配备了医科达Versa-HD型双模四维直线加速器、美国GE PET-MR国际最先进的放射诊疗设备、国内先进的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PET-CT、大孔径模拟定位CT等最先进的设备,为胰腺癌精准放疗的实施保驾护航。

胰腺癌预后不良,除了治疗模式的选择有限之外,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疾病的治疗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治疗手段上,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本人,对新技术进展对这一疾病产生的影响和治疗结果改善的可能性都很少关注。结果可能会造成有了先进的技术和优势的手段,却得不到合适的病人治疗而无法证明技术进展与结果改变的事实。让病期相对早期的患者愿意接受局部根治性放疗,特别是为那些因某些原因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早期胰腺癌病人有可能获得长期生存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