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状元一览表各省(浅说清代吴地状元之盛的缘由)
自清顺治三年(1646)开科取士,至光绪三十年‘1904)其间258年,产生进士科状元114名,如加上博学宏词、经济特科状元4人,共118名状元。其中江苏籍的有51名,占全国状元总数的43%。
这些江苏状元,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吴地。其中古镇所在的吴县(包括当时的长洲县)有状元17名、常熟6名、武进5名、无锡3名……共46名。
为何江南吴地能在封建社会的后期产生这么多的状元?这要追溯到清初开科取士的缘由。
顺治二年五月,清兵攻占了南京。明福王政权虽然覆灭,但江南人民反抗夷族的斗争并没有停息。清统治者为稳定江南局势,在采用武力镇压的同时,又利用“开科”取士来笼络人心。这年秋,清世祖采纳大臣范文程建议,沿袭明王朝科举取士制度,正式颁诏,实行科举考试。
“圣朝特旨试贤良,一队夷齐下首阳①,,一些曾声言不与清廷合作的书生,挡不住科举的诱惑,纷纷屈节,报名应试。世祖便顺应“民心”,于顺治四年、九年先后选取武进的吕宫、无锡的邹忠倚为状元。
可是这两位昊地状元的选取,远没达到“平息”的目的。于是,顺治十一年又选取昆山徐元文为状元.并在其身上大做文章。不仅传肪的典礼特别隆重,还一改“新科状元身穿公服,头戴三枝叶朝冠进殿受封”的惯礼,恩赐冠带蟒服裘靴晋见。顺治帝又在孝庄皇太后面前大夸徐元文:“今岁得一佳状元”,还多次召见,留膳宫内,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恩宠。并又“赐乘御马,命学士折公纳库为执鞋’,②使徐元文受宠若惊……
更有甚者,顺治帝又让徐元文为自己书房写一篇《孚斋说》,特命工匠刻印,用心可谓良苦③,一时间,诸生学子奉为读书之“知要”,纷纷抄录,挂于书房。产生这样的轰动效应,这不能不说是顺治帝的“文治”之功。
为了巩固已取得的成果,顺治帝又一连二科选取了江苏傈阳马世俊、浙江归安严我斯为状元。
可是其壮志未酬,便离世而去。继承人康熙与乃父一样,具有远识。他承袭父志,继续推行“以汉治
汉”路线,又一连几科选取了江苏昊县缪彤、浙江蔡启傅等为状元。对他们充分信任,并委以重任。
由于“皇恩浩荡”,这些人自然感激涕零,从而使民族矛盾得到缓和。
这些江、浙状元,因地域、习俗等因素,更为自身计,便相互支持,朝中形成了一股势力,所产生的影响自然也就更加深远。
康熙九年(1670)苏州考生韩美本已落卷,是尚书、昆山徐乾学副主考官会同浙江蔡启傅主顺天乡试时,念乡情拔韩奚于遗卷中。④韩奚得以三年后会试、殿试皆第一。
国子监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康熙深知这一点。为表示对徐元文的信宠,便提升他为国子监祭酒(最高学府校长)。这样,徐元文掌握了选拔人才的大权。一时,江、浙两地的书生便纷纷赴试,有的还是冒籍前去应试的。
康熙三十四年,韩美迁礼部侍郎,兼掌院学士。江、浙两地前去应试的书生更多,一时朝野震动,以至于御史郑维孜要奏书康熙皇帝,请把冒籍赴试者“尽发原籍肄业”。韩美却持不同意见,他力陈“京师善地,远人向比”,“太学且空,非国体”。康熙不愿先帝的“文治”毁于一旦,更不愿意去得罪江、浙两地的考生,于是“事得寝”。⑤
江、浙两地,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吴地书生感到前程似锦,无疑将增强读书的积极性,从客观上为发展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历史上,江南吴地唐代设州学,宋代设县学,明代起在城乡建大书院,但远没清朝中期那样普及。那时,“书院有官办,或官办民助的,也有士绅创办或集资私办的,为课读校士(比较生员、童生文章之优劣者)准备科举的场所。⑥武进、无锡、常熟、昊县等地还自筹经费,在公共场所设私塾,教授平民子弟,俗称“义学”。明清,无锡有东林书院、宜兴有东坡书院、常熟有文学书院……江南吴地学塾盛行,书院普及城乡。其人文郁盛,得助于教育事业的发达。
在当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已在江南昊地深入人心。读书能致高官厚禄,这使得科举考试具有极大的竞争力。在中原人独占科举优势的唐代,吴地也出现了一批状元。如苏州有归仁泽(唐鼓宗咸通十五年)和归黯(唐昭宗景福元年)父子状元,归悄(唐昭宗光化四年)和归系(唐昭宗天佑二年)兄弟状元。宋代,江南吴地出了武进霍端友、无锡蒋重珍等8名状元。在明代,又出昊县施策、昆山顾鼎臣、无锡孙继皋等12名状元。可见清代江南昊地状元之盛乃是源远流长。
在清代,江南吴地的状元有相当一部分出身在“书香门第”,这些“书香门第’,对子女的要求十分严格,也是多出状元的一个重要因素。
昆山“三徐”(即徐元文、兄乾学、弟秉义),出身在书香门第的“江东望族”,母亲是顾炎武的妹妹。她非常聪明、干练,教子甚严,“课诵恒之午夜不辍”。⑦
太仓毕玩的母亲张藻,是清代有名的女才子,也出身于书香门第。儿子6岁时,就以《诗经》、《离骚》为启蒙教材,并亲自指导。10岁时,张藻授以声韵、对偶之学,教他初步掌握声韵、对偶之学。当他初步掌握声律常识之后,又以苏东坡涛集为范本,让毕沉早晚诵读、潜心揣摩。⑧
苏州陆润库出身在一个三代儒医的书香门弟。祖父陆方山见润库聪明可爱,从小就进行培养。父亲陆您修见儿子才智过人,也十分重视,把《四书》、《五经》作启蒙教材,每晚学一段背一段,才准睡觉。⑨这些家庭,在自己的儿子有成绩时,又让出门拜师深造,使学业更有长进。
也并非封建社会只有富人家才读得起书,中状元的都是“书香门第”的子弟。综观江南吴地的状元,大多出身在小官吏、自耕农、医生、商人、教师等中下阶层的家庭。
顺治九年无锡状元邹忠倚出身在布商之家,靠父亲贩布为生;乾隆二十五年太仓状元毕玩是靠母亲抚养成长的书生;乾隆三十一年吴县状元张书勋,原是个“以举人挑得”的县官;乾隆五十五年吴县状元石温玉,本身就是个“以扶翼名教为已任”的教师;嘉庆六年无锡状元顾皋,出身在自耕农之家……
有的状元是由于“穷则思变”才发愤读书,射策夺魁的。雍正元年金坛状元于振,出身贫困之家,父亲死后,常在母亲纺车旁借光苦读;顺治十八年漂阳状元马世俊一贫如洗,直至点元释褐之时,“贫不能具轩,老苍头携官袍随之”,传为士林佳话。
同治七年吴县状元洪钧,出身贫寒,家里供不起他念书,父亲一度希望他“弃儒就商”。洪钧却“慨然有当世之志”,跪地哭求让他继续读书。他发愤努力,18岁中生员、26岁中举、30岁中同治七年状元及第。
在江南昊地,由于一人中状元,就能带士二一批;一人成名,就会激励亲友、同乡有更多人去进取。出现了顺治十五年常熟孙承恩、十六年昆山徐元文、十八年漂阳马世俊和康熙十二年长洲(苏州)韩美、十五年长洲彭定求、十八年常熟归允肃,一连三科状元;康熙四十五年无锡王云锦、四十八年武进赵熊诏、五十一年长洲王世深、五十二年江苏嘉定王敬铭、五十四年昆山徐陶璋、五十七年常熟汪应锉、一连六科的连科状元。至于连续两科的连科状元更是比比皆是。
在清代,江南吴地出现了一科三鼎甲。顺治十六年己亥科,状元为昆山徐元文,榜眼为无锡华亦祥,探花为长洲叶方霭。康熙朝开科21次,其中江南昊地一科二鼎甲的,就有7科之多。还出了昆山、苏州、昊县三个一门三鼎甲: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徐乾学(兄),康熙九年探花,徐秉义(弟),康熙十二年探花。彭定求,康熙十五年状元,彭宁求(弟),康熙二十一年探花;彭启丰(孙),雍正五年状元。潘世恩,乾隆五十八年状元;潘世瑛(兄),乾隆六十年探花;潘祖荫(孙),咸丰二年探花。还出了无锡“一门四探花”,顺治十二年秦锁、康熙三年秦宏、乾隆元年秦蕙田、乾隆四年秦勇均,为世人所传颂。
更有意思的是:彭定求和彭启丰;陆肯堂(康熙二十四年状元)和陆润库(玄孙、同治十三年状元)为祖孙状元。至于父子状元、叔侄状元、兄弟状元更成为千古绝唱。昊地状元是显名者尤多,如抗金名将、宋庆元二年武状元常熟周虎;文武兼备,宋嘉定七年武状元刘必方(一说刘必万);有著名的书法家,明成化八年状元吴宽,代皇三月的明弘治十八年状元顾鼎臣,太平宰相、世称长者的明嘉靖四十一年状元申时行,东林魁杰、明天启二年状元长洲文震孟,盛世贤相徐元文,文学家陆肯堂、康熙三十九年状元常熟汪铎,乾隆五十五年状元石温玉、《全唐诗》总裁彭定求,乾隆名儒重臣毕沉,乾隆四十六年连中“三元”的钱聚,“四朝元老”潘世恩,金石学家、道光三十年太仓陆增祥,外交家、史学家洪钧,末代皇帝师傅陆润库,还有集政治家、书法家、诗人于一身的两朝帝师、咸丰六年常熟状元翁同徽禾.··…,他们各领风骚。名重一时.彪炳史册。
江南吴地科举有这样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有这么多的楷模.便使盛出状元有了深厚的沃壤。
[注〕
①转引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1950年版第909
②、③《中国状元辞典》第126页
④、⑥《清史稿》第9955,10007页
⑥《常熟市志》第697页
⑦《明清列传》第30页
⑧《清稗类钞》“教育类”
⑨《状元传》第404,405页
⑩《中国状元辞典》第126页
@《状元传》第380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