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字经第二部分练习三 字学的相关知识二

中华字经第二部分练习三 字学的相关知识二(1)

字学,解释为关于书法的学问,小学、文字学。


六书

仓颉造字,有六书:

一曰象形谓日月之类,象日月之形体也。 ,

二曰假借谓令长之类,一字两用也。 ,

三曰指事谓上下之类,人在一上为上,人在一下为下,各指其事,以为言也。 ,

四曰会意谓武信之类,止戈为武,人言为信,会合人意也。 ,

五曰转注谓考老之类,左右相转,以为言也。 ,

六曰谐声谓江河之类,以水为形,以工可为声也。 。

六书,首见于《周礼》,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六书是后人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也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当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东汉学者许慎给“六书”下定义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中华字经第二部分练习三 字学的相关知识二(2)

字祖

蝌蚪书乃字之祖。

庖牺氏有龙瑞,作龙书。

神农有嘉穗,作穗书。

黄帝因卿云作云书。

尧因灵龟作龟书。

夏后氏作钟鼎,有钟鼎书。

朱宣氏有凤瑞,作凤书。

周文王因赤雁衔书,

武王因丹鸟入室作鸟书,

因白鱼入舟作鱼书。

中华字经第二部分练习三 字学的相关知识二(3)

周宣王史籀始为大篆,名籀篆。

李斯始为小篆,名玉箸篆。

字祖是用来组构中文的构字元素,是形音义的最小结合体,是字的次级单位,简称作“文”。字祖源自汉字六书造字法中的象形字和不可再分的指事字,它大致相当于字圣许慎《说文解字》中的独体的'文',李玲璞先生的《说字素》中的"字素"。字母是拼音文字的最小拼写单位,一般是形音(音素)的最小结合体;字祖是表意文字的最小构字单位,一般是形音(音节)义的最小结合体。相对于不完整概念的"笔画、部首、偏旁,字根,部件...",字祖适用于古今汉字,它更适用于汉字教学和中文信息处理等领域。

中华字经第二部分练习三 字学的相关知识二(4)

历朝断书

仓颉而降,凡五变:

古文,蝌蚪,籀篆,隶,草。

中华字经第二部分练习三 字学的相关知识二(5)

秦书八体

大篆、小篆、刻符书鸟有云脚,

印符用 ,

虫书、摹印曲体印用,

亦名缪篆,

署书即萧何题笔未央,

殳书随势书,

隶书。

秦书八体是指秦代通行的八种书体。汉许慎《说文解字》 中叙“自尔 秦 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中华字经第二部分练习三 字学的相关知识二(6)

汉六体

试吏古文、奇字、篆、隶缪篆、虫书。

六体,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唐张怀瓘有《六体论》。

中华字经第二部分练习三 字学的相关知识二(7)

唐定五体

古文、大篆、小篆、虫书、隶。

五体,指汉字五种字体。篆书、八分书、真书、行书、草书。

张怀瓘十体断书

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章、草、行书、飞白。

《书断》卷上列古文、大篆、籀(zhòu)文、小篆、八分(隶书一体,又名分隶、分书)、隶书、章草(一种由隶书演变而来的草书)、行书、飞白、草书为十体。

中华字经第二部分练习三 字学的相关知识二(8)

唐度之十体

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飞白、薤叶本务光 、悬针、垂露表章用,三曹喜作 、鸟书、连珠。

《书断》卷上列古文、大篆、籀(zhòu)文、小篆、八分(隶书一体,又名分隶、分书)、隶书、章草(一种由隶书演变而来的草书)、行书、飞白、草书为十体。

宋十二体

殳书、传信、鸟书、刻符、萧籀、署书、

芝英书汉武帝植芝作、气候直时书相如采日辰虫形作、

鹤头书汉诏板用、偃波书鹤头纤乱者、

转宿篆司马子韦以荧惑退舍作、蚕书秋胡妻作。

宋体,是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

宋朝文化兴盛,印刷业有了巨大发展,从南宋时期,在临安等地的印刷作坊里就开始出现了类似印刷体的字体,后世称之为仿宋体。明朝时期,文人追捧宋刻本书籍,于是刻匠们加粗仿宋体的竖线和笔画的端点以抵抗刻版磨损,却依旧称之为“宋体”。现代普遍认为的所谓宋体基本上就是这样成型的。

中华字经第二部分练习三 字学的相关知识二(9)

小篆体八鼎

小篆、薤叶、垂露、悬针、缨络刘德昇观星作、柳叶卫瓘作、剪刀韦诞作、外国胡书阿马儿抹王授 。

小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2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从秦朝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因为其字体优美,颇有古风古韵,所以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的汉字出现了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况。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标准,统一全国文字。篆体,又称为“篆书”,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

汉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削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角色。

中华字经第二部分练习三 字学的相关知识二(10)

韵之字数

沈约韵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字,《广韵》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字。

韵字音分韵编排的一种书。这种书主要是为分辨、规定文字的正确读音而作, 属于音韵学材料的范围。同时它有字义的解释和字体的记载,也能起辞书、字典的作用。

中华字经第二部分练习三 字学的相关知识二(11)

八分书

蔡文姬言,割程隶字八分,取二分;割李篆字二分,取八分,故名八分书。

八分书是隶书的一种,人们把带有明显波磔特征的隶书称为“八分书”。亦称“分书”或“分隶”。汉末魏晋之际,“八分”这个名称才在典籍中出现。其中晋卫恒《四体书势》曰:“鹄弟子毛弘教于秘书,今八分皆弘法也。”关于八分书体,后世的解释极为繁杂多变,众说纷纭。秦代上谷散人王次仲创造“八分书”。据记载说是割程邈隶字的八分取二分,割李斯的小篆二分取八分,故名八分。后被汉代蔡邕简化为汉隶用作官方字体,有三体石经流传于世。

中华字经第二部分练习三 字学的相关知识二(12)

章草

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谓之章草。

章草,是书法的传统书体之一,是早期的草书,始于秦汉年间,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的标准草书。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今草产生于东汉末,是从章草变化来的。正如李志敏所说:“临于池,酌于理,师于物,得于心,悟于象,然后始入草书妙境。 章草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基本不连写。

章草,是隶书演进到草书阶段相应派生出来的一种书体。它属于草书由胚胎时期逐渐走向规范化过程中的一种体段。

中华字经第二部分练习三 字学的相关知识二(13)


字学知识选自《夜航船》文学部,

字学共两篇最后篇,后书画篇更加精彩。

知识过于枯燥、文章过于冗长,

如果您耐着性子看到结尾了,

请您 长按点赞 给你我一个鼓励。

希望有文化、有品位的您能 关注我,

让我们共同学习、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東知之,致力于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努力成为有内容、有营养、有态度的文化自媒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