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乳酸菌上市(才上市三个月的)
“
对于此次推动矿泉水项目,虽然品牌期望它能够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丰富公司产品矩阵,但我们也知道,开拓新板块需要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短时间内均瑶还是很难与现有的矿泉水龙头展开竞争。另外,均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因公司原有业务市场份额不高,在开拓新业务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多元化布局可能导致的品牌主业不强、副业太弱的局面。
”
文:Hailey Jiang
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12月7日,“乳酸菌第一股”均瑶健康正式宣布增设矿泉水业务。公司表示,随着本次矿泉水项目的正式实施,均瑶健康的产品结构将得到优化,矿泉水有望成为均瑶健康成长的“第二曲线”。
这个常年稳居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前三甲、才上市三个月的“乳酸菌第一股”,现在为什么要来抢农夫山泉的生意?是自身业务发展遭遇瓶颈难以突破,还是想要双管齐下开拓新疆土?而品牌们眼红、纷纷跨界的矿泉水市场又有多大呢?留给均瑶的市场又是多少?
乳酸菌第一股的诞生和发展
均瑶集团在上世纪90年代就进入了乳制品及乳饮料行业,并逐渐成为行业知名品牌,是国内最早开发和生产塑瓶长效灭菌奶的企业之一。今年8月18日,子公司均瑶健康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乳酸菌第一股”,主营常温乳酸菌饮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陆续推出了其他健康饮品。
将时间拉回到2011年,均瑶健康开始战略进入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然后推出“味动力”常温乳酸菌系列产品。事实证明,这一系列的推出为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奠定了基础,且该系列也逐步发展成为公司的主营业务。
图片来源:Google
对此,均瑶集团总裁、均瑶健康董事长王均豪曾表示:“2011年,我们开始培养常温乳酸菌这只单品,并走向成功、进入蓝海,所以我们有打造蓝海商品的成功经验,这个经验是非常有价值的,未来大概3至5年我们也会去复制这个成功模式,就是自己复制自己的模式,对此我觉得是很有信心的。”
而对于公司品牌相关多元化发展的未来前景,王均豪也寄予期望,表示接下来品牌仍然会在健康饮品上下功夫,形成多元化,从一个商品形成多个单品,最终形成一个大健康饮品的群集。
于是我们看到,围绕常温乳酸菌,均瑶健康近年来陆续推出了“奇梦星”系列乳酸菌饮品、均瑶甜牛奶乳饮料、“沁”饮乳味饮料、均瑶6种坚果植物蛋白饮料,以及“味动力”益生元牛奶饮品等,不断丰富公司的产品线,其中部分产品线也取得不俗成绩。
图片来源:均瑶官网
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9年在中国内地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按零售额统计的销售额中,均瑶健康排名领先,市场占有率约为15.1%。且据多方信息统计,当前国内的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已经聚集100多个大大小小的品牌,但均瑶健康的市场占有率则一直稳稳位居前三甲。
依赖代工、产品结构单一,均瑶或遭遇发展困境
在8月公司上市时,王均豪曾明确表示公司中长期战略目标为将品牌旗下的含乳饮品打造为含乳饮品行业第一品牌,并在全国含乳饮品行业占据领导地位。
但实际数据显示,均瑶健康自上市后,营收净利连续下降,2020年前三季度,均瑶健康净利润约1.97亿元,同比下降33.84%。
所以,豪言既出不久便踏入新的领域,这其中有何缘由?
其实,均瑶健康想要成为“含乳饮品行业第一品牌”并非易事,除了要通过上市募资解决产能问题,品牌本身仍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区域性限制等固有问题。
1、过于依赖代工厂模式
受产能限制,均瑶健康采用代工厂和自由工厂结合的生产模式,但对代工厂的依赖度比较高。例如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数据,在2016-2018年,均瑶健康“味动力”常温乳酸菌饮品的代工厂产量占到该产品总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65.37%、62.81%和39.96%,可见,代工厂实则承担了均瑶健康饮品的重要产量任务。
2、聚焦乳酸菌品类,产品结构单一
相对于各种乳品综合品牌,均瑶健康更聚焦在乳酸菌品类,且从2004年砍掉纯牛奶业务后,长期以来均瑶健康营收主要依靠乳酸菌饮品“味动力”单品。这一点从招股说明书也有清晰阐述:从2017-2019年,均瑶健康营收分别为11.46亿元、12.87亿元、12.45亿元,其中,“味动力”常温乳酸菌饮品塑瓶系列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97.53%、96.51%和89.48%。
图片来源:均瑶官网
3、受地域限制,无法实现全局布局
均瑶健康表示,考虑到物流便利等因素,行业普遍进行多生产基地的分散性布局,并选择在消费集中区域建厂或就近委托加工厂进行生产。但均瑶健康的品牌力目前仍然主要集中在南方江浙地区,在北方地区还比较弱,因此整个渠道体系也偏重南方,无法短时间内在全国进行系统化布局。
4、巨头争食,养乐多等海外品牌加大布局
虽然均瑶健康已成为“乳酸菌第一股”,但是,其所处的乳酸菌赛道早已十分拥挤。正如前文介绍到的,目前国内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有100多个品牌,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三名的品牌分别是伊利、均瑶和好彩头,这三个品牌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46.3%。
但近几年,像养乐多这样同样主打乳酸菌饮品的海外巨头品牌,也在不断加码中国市场,并抢夺常温乳酸菌市场。Foodaily了解到,养乐多在中国大陆地区已设有49家分(子)公司。此外,对于乳酸菌市场,蒙牛也从2018年开始重点开拓三四线城市市场,增加冰柜、加强冷链建设、增加车辆及业务人员数量。
一系列因素表明,均瑶或许可以尝试找到新增长机会,扭转目前尴尬的境遇。而他们,选择瞄准今年热火朝天的矿泉水/瓶装水市场。
乳酸菌第一股再出发,矿泉水市场还留给他们多少机会?
按照均瑶健康的说法,他们希望矿泉水项目的正式实施能够在原有主打产品常温乳酸菌饮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公司产品线,使产品结构将得到优化,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品牌更是把矿泉水视为均瑶健康成长的“第二曲线”。
押注必然不菲,但这个矿泉水市场到底有多大?为何像伊利、好丽友这样的乳品、休闲零食巨头近两年都纷纷跨界进场?
1、2019年中国瓶装水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
根据欧睿咨询统计数据,2013-2018年我国瓶装水销售规模逐年增长,由2013年1069.2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830.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1.8%,已经成为软饮料行业最大的细分品类。且2019年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预计仍能持续增长。
其中,天然矿泉水在瓶装水的整体份额中的比重呈不断提升的趋势。2014-2019年,天然水及天然矿泉水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4.8%和18.4%%,2019年的市场规模分别达到372亿元和151亿元。
2、中国高端瓶装水需求升温
根据尼尔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天然矿泉水及苏打水市场规模增速分别为17%和20%,高于饮用水及纯净水市场增速。
2019年7月,天猫联合尼尔森发布《2019年天猫高端水趋势报告》,报告显示,从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高端水在天猫平台的月平均成交额增速为130%,月平均消费者增速高达180%;主力消费群为25岁至34岁的有孩家庭,正是目前最具消费力的90/95后人群,他们愿意为更优质的瓶装水支付更多溢价,比如水源优质、具有一定健康功能性、针对不同细分人群等等。所以,有大需求就有大机会。
3、中国瓶装水存在单价提升空间
根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0-2018年,中国瓶装水单价持续提升,2018年,瓶装水单价为4.1元/升,即约为2元/瓶(假设单瓶容量为500ml),但这一数据对标台湾、日本等地区瓶装水均价而言,仍有60%左右提升空间。但这对于品牌选择一个新的赛道领域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
4、瓶装水利润丰厚
农夫山泉上市的热潮,让钟睒睒一度成为中国首富的同时,也让行业内外对于瓶装水巨大的利润空间也产生出巨大的兴趣。有人算过,每卖一瓶两块钱的水,农夫山泉就能净赚1块2,毛利率高达60%。
丰厚的利润吸引了更多的玩家入场。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6.4万家矿泉水相关企业,近十年来相关企业年注册量呈阶梯上升,2019年新注册7393家,较10年前增长了103%。光今年上半年,矿泉水行业共新注册企业3929家,同比增长8.5%。
但是,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待这个市场,做矿泉水业务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多金,并非每一个水品牌都可以成为农夫山泉。因为在这个赛道,追赶、超越、落后是时有发生的事。
例如曾被称为“国内第一矿泉水品牌”的益力,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始涉及到瓶装水业务的矿泉水品牌,因为进入的时间比较早,加上本身优势,很快就抢占了不少的市场份额,曾与怡宝、百岁山并肩。但自从1998年法国达能集团收购益力品牌之后,益力就一步一步走上了不归路,最终在今年6月再次被达能出售回到国内企业手中,但此一时非彼一时,益力已经没有任何竞争力可言。
图片来源:Google
再比如恒大冰泉,于2013年11月由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地产大佬恒大集团高调推出,宣称进军高端矿泉水市场。虽然当时因为恒大亚冠夺冠、“买不起的水”这些标签而迅速走红,但终究也是昙花一现,三年亏损40亿。
正如行业内专业人士说道的:要寻到一个合适、安全、干净的水源,必须在前期就经历勘查、化验、办证等十几个环节;投产后除了要缴纳十几种税费外,还要考虑运输费用。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市场开拓,没有巨大的资金投入不行,在大品牌挤压下,小品牌难以突出重围。
小结
对于均瑶健康的主营业务而言,目前含乳饮料、尤其是常温乳酸菌饮品行业竞争格局还尚未完全形成,存在品牌多、市场集中度低等特点,竞争较为激烈。但我们仍然期待均瑶可以实现豪言壮志,能够真正成为含乳饮品行业领导者。
而对于此次推动矿泉水项目,虽然品牌期望它能够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丰富公司产品矩阵,但我们也知道,开拓新板块需要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短时间内均瑶还是很难与现有的矿泉水龙头展开竞争。
另外,均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因公司原有业务市场份额不高,在开拓新业务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多元化布局可能导致的品牌主业不强、副业太弱的局面。
参考资料:
1、北京商报:均瑶上市,乳酸菌市场谁“酸”了?
2、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年中国瓶装水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