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生源减肥茶产品怎么样(碧生源也瘦身)
卖减肥茶的碧生源估计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也有瘦身的一天。
日前,碧生源发布业绩公告,2018年整体亏损9347.2万元。事实上,最近几年,碧生源风光不再,继卖子公司股权后,最近又出售位于的北京总部大楼,作价5.55亿。
看来,减肥药不好卖的碧生源自身也要瘦身补血了~
1
减肥茶不好卖了
“快给你的肠子洗洗澡吧~”
“碧生源减肥茶,SO的一下就廋了!”
……
凭着家喻户晓的广告,碧生源一时风头无两。2010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的碧生源迎来了高光时刻——当年营收高达8.74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但和很多公司一样,碧生源自上市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据最新2018年财报显示,2018年公司收益3.78亿人民币,按年下降30.3%;录得亏损9,530万元,相对上年度纯利409万元,每股亏损5.98分。
具体看,主打产品常润茶的收益同比下降43.8%至1.14亿元,而销量由2017年的1.52亿包茶包下降至2018年的8630万包茶包。
常菁茶的收益同比下降22.9%至2018年的1.5亿元,而销量则由2017年的1.51亿包茶包下降至2018年的1.175亿包茶包。奥利司他减肥药的收益同比上升19.0%至6700万元。
看来,减肥茶的生意不好做了。记者注意到,较之2017年,2018年存货大幅增加,达3047.2万,同比增长72%。其中,成品存货为1802万,增幅超两倍。
对此,碧生源称,公司调整了对线下经/分销商的管理政策和销售人员的激励政策,加强渠道管理,但减少了线下产品的营业收入。
事实上,碧生源上市9年以来,有5年都处于亏损状态。其中,2012年亏损更是超过3.4亿元。后面虽然有所好转,但再也没有恢复上市当年的风光。
记者还注意到一个信号,碧生源广告费用开始逐年下降。
小伙伴们都晓得,碧生源当初之所以能靠减肥茶打出一片天,广告投放居功甚伟。
2018年,碧生源的广告开支为5057万元,而2017年广告开支为9975万。要知道,2007年时碧生源广告开支就达0.5亿元,2008年更是攀升至1.2亿元,2012年各种广告和营销成本高达5.63亿元!
对于广告费用的减少,尽管碧生源称主要是传统电视媒体的广告投放减少,逐步向网络媒体及渠道网络营销推广转换所致,但也折射一个事实:碧生源的黄金期已经过去,单纯地广告轰炸营销模式已经行不通了。
在看看现金流情况,2018年经营活动净流出为8213万元,也反映出主营业务的不振。
伴随着广告费用锐减的是研发费用增加。财报显示,碧生源在2018年研发费用为2354.8万元,相比2017年研发费用的1586.6万元,同比增长48.4%。
不过小伙伴别误会,研发费用增加并不是碧生源在苦心研究新一代减肥茶,而是将新收购公司中山万汉、中山万远的2018年研究及开发成本合并计入所致。
纵观这几年碧生源动静可以看出,随着减肥茶业务持续低迷,碧生源也在谋突破。
较之跨界转型,碧生源更为谨慎,只是将业务延伸至减肥药,比如2015年4月与海正药业展开合作,代理海正药业的奥利司他减肥药产品等,尽管这块业务实现增长,但从比例看,减肥药目前占比为17.7%,仍无法取代减肥茶。
2
“卖楼卖子公司”能否力挽狂澜?
当减肥茶不好卖了,碧生源也不得不瘦身输血。
2018年12月31日,碧生源公告称,将位于北京西四环的碧生源大厦、亦是公司总部所在地作价5.55亿元卖给吉宝置业子公司。
根据物业评估报告,碧生源大厦于2018年11月30日经评估市场值为4.8亿元。
公告披露,上述出售事项所得款净额5.2亿元,其中1.2亿元拟作补充日常营运资金,1.5亿元还债,2.5亿元用于向股东派付股息,预期出售将录得收益2.13亿元。
不过小伙伴们一点都不需要为碧生源担心,即使卖了总部大楼,其还在北京上海分别拥有物业。其中,北京房山区的东区厂房正在修建中,预计在今年6月完工。
同日,公司还表示,2017年3月公司将北京碧生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中航拓宏,总价7500万元。
但截至2018年末,中航拓宏就给了600万元,余款支付已延期至2019年8月底。
“卖楼卖子公司”的背后是碧生源资金链紧张。
2018年年报显示,截止年末,碧生源总负债合计3.88亿元,同比2017年的负债额2.47亿元,同比增长57.09%;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17年的17.79%升至2018年的27%。
包括已经抵押的银行存款,碧生源目前银行结余及现金仅为5660万元,而银行借款则高达1.5亿元,导致当年财务成本飙升了37倍。
尽管通过“卖楼卖子公司”等给上市公司补血,但对2019的碧生源来说,仍将面临着主营业务不振等多方面挑战。
从目前情况不难看出,碧生源正积极推动品牌年轻化,比如加大在微博、微信、抖音、自媒体等新媒体领域的宣传;冠名了《樱花女生》映客直播节目等。
但在分析人士看来,目前减肥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且主打减肥类的保健类产品,在年轻一代已经渐渐失去了市场。
较之服用茶饮、药品,更多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运动、健身来达到瘦身的效果,也有通过食膳来控制体重的。
而碧生源对现有产品依赖程度大,即使转型也较为滞后,难以再现曾经的辉煌。
要注意的是,碧生源营收从2010年上市时的8.74亿元收缩至2018年的3.78亿元,市值从52亿港元高峰跌至目前不足6亿元。暂不提减肥茶减肥效果如何,反正碧生源自己减起肥来貌似更狠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