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对李卫有多信任(雍正宠臣李卫后代发展如何)
时天下督抚,朕于心关切者,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三人耳。——雍正帝朱批
作为雍正皇帝的“三大宠臣”之一,无论在真实历史上还是现今的影视作品中,李卫都拥有着极高的存在感。历史上的李卫,并非流浪乞丐出身,更非雍正皇帝的潜邸奴才,而是出身江苏富商家庭,花钱买了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官职,正式踏入仕途。以《雍正王朝》、《李卫当官》为代表的电视剧虽然对李卫的出身有着错误演绎,但对其在雍正朝时期的圣眷优渥、权势滔天,还是较为真实地还原了历史事实。
“上眷最厚者”——李卫
根据《清史稿·李卫传》的记载,康熙五十六年,李卫“捐资”买得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基本类似于现今的副司长,行政级别为司局级副职;雍正五年,李卫便官至浙江总督,品秩升级为从一品,基本相当于建国初期的地区书记,行政级别为国家级副职。
短短十年,李卫就从一个副司级升到了副国级,其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雍正七年的李卫,同时兼任浙江总督、“江南总捕头”、两浙盐政使等数个官职;同时兼领“兵部尚书”衔、“太子太傅”衔;并负责江南地区的海塘工程,牢固控制江南地区第一大帮派——“漕帮”。也就是说,此时的李卫基本相当于江南地区的“土皇帝”;于朝廷上,李卫恐怕也只畏惧两个人:雍正皇帝和“常务副皇帝”——怡亲王胤祥。
正如乾隆皇帝对“雍正帝三大宠臣”的评价一样,“鄂尔泰、李卫、田文镜皆皇考所最称许者,其实文镜不及卫,卫又不及鄂尔泰”,官至副国级的李卫,虽然赶不上鄂尔泰的仕途高度,但就当时的汉臣而言,李卫实为“上眷最厚者”。
乾隆三年,李卫因病去世,乾隆皇帝虽然给予了“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的正面评价;也给予了“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赠谥号敏达”的厚恩待遇;但在乾隆皇帝随后的南巡期间,却给予了“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的负面评价,并下令烧毁了李卫修筑于西湖花神庙的神像。
那么,生前备受恩宠、极得雍正皇帝信任的李卫,被乾隆皇帝给予身后打击后,其后代又会拥有何种发展情况?
李卫五子的发展情况
李卫一生共育有5个儿子,分别为长子:李星垣;次子:李星聚;三子:李星灿;四子:李星宿;五子:李星福。
李星垣:乾隆元年的武举探花,初任二等侍卫,而后历任“营游击”、“营参将”、“中军参将”、“守营副将”、“总兵官”等武官。乾隆三十年,李星垣暂代两江总督,品秩为从一品,行政级别为副国级。但很快,李星垣因贪腐而被判处斩监侯,成为李卫五子中级别最高却下场最惨的一个。
李星聚:“荫生”出身,乾隆二十一年出任延平知府,最终官至“道台”,品秩为正四品,基本相当于建国初期的地委专区书记,行政级别稍高于厅局级。
李星灿:官至“州判”,基本类似于现今县级市的副市长,品秩为从七品,行政级别为副处级。
李星宿:官至“湖北督粮道”,专管湖北一省粮务,品秩为正四品,基本相当于现今的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但行政级别稍高于正厅级。
李星福:官至“两江后补督阃府”。“督阃府”,即为“都司”,为明清时期的中级武官,这一官职基本类似于名誉官职,并不实授,所以为“后补”。但其品秩为正四品,行政级别稍高于正厅级。
后记
就此来看,权倾一时的李卫虽然被乾隆皇帝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打击和否定,但这并未影响其5个儿子的仕途发展。从副处级到副国级,李卫的儿子们依然延续着李卫的官场辉煌。如果不是因为长子李星垣的个人原因,李家的仕途高度恐怕会突破副国级,甚至官至殿阁、位列军机也说不定。
长期主政一方的李卫,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雍正十年,时任直隶总督的李卫前往浙江出差,当地百姓以为李卫重回浙江任职,甚至出现了“额手相迎者,蜂拥蚁屯,绵延数十里、欢声应天”的感人场面。如此官员,才是君主信任、百姓爱戴的好官;如此官员,才是值得后世纪念、推崇并学习的榜样。
奈何,天意冥冥、造化弄人,圣眷优渥、权势滔天如李卫,因为没有受过系统完善的传统教育而忽略甚至缺少了对后代的教育,以致高中“武举一甲第三名”的李星垣却没能抵住金钱的腐蚀,从如此仕途高度沦为阶下囚,被判斩监侯。就此来看,家庭教育并非一句空话,而是直接影响后代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八十一》、《清实录·高宗实录》、《小仓山房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