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焦虑的认知分析 学习困难研究笔记20

小学六年级数学困难儿童的元认知特点及其在应用题解决中的表现,郝嘉佳等,中国特殊教育,2011(02),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中学生数学焦虑的认知分析 学习困难研究笔记20?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中学生数学焦虑的认知分析 学习困难研究笔记20

中学生数学焦虑的认知分析 学习困难研究笔记20

小学六年级数学困难儿童的元认知特点及其在应用题解决中的表现,郝嘉佳等,中国特殊教育,2011(02)

摘要:本研究修订了《小学数学元认知问卷》,以此考查了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元认知特点,并以分数应用题为问题情境,通过口语报告及观察考查了数学学习困难儿童解题时的具体表现。结果表明:(1)经过两次修订的问卷确定了自我意象、自我调节、策略使用和动机四个维度;(2)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在问卷四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低于学优儿童。(3)儿童在《小学数学元认知问卷》的总分与各维度得分与其在数学应用题问题解决中元认知行为表现显著相关。(4)在应用题解决问题情境中,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缺乏监控过程和检查结果的元认知技能,能够制定计划,但执行有效性较差。

笔记:

数学学习困难(mathematical learning disability)是学龄儿童的一种主要学习困难类型,是指由于数学能力的缺损或不足而导致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落后,即明显落后于同年龄或同年级儿童的水平,而这种数学能力的缺损并不是由于身体或智力上的原发性缺陷造成的。数学学习困难会严重阻碍儿童的正常学习,并且通常会延续至大学阶段。

根据Garofalo和Lester构建的数学问题解决的认知/元认知行为框架,应用题解决过程包括定向、组织、执行和检查四个阶段,对应的元认知行为分别为阅读题目找出关键条件,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制定解题计划,选择解题策略;监控问题解决过程;使用适宜的方法核对结果是否正确,发现产生错误的步骤与原因等。

研究选取六年级儿童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分数应用题,分析其明确问题、制定计划、监控过程和检查结果等方面的元认知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数困生在制定计划、监控过程和检查结果几方面的得分均低于数优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儿童对数学的态度和自己数学能力的评价较低,虽然他们也知道一些关于策略的知识,但是根据任务要求在选择和使用策略上存在问题,不能有效监控调整认知过程,遇到困难时的坚持性也较差。综上所述,元认知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在一般学习活动和具体应用题解决中都表现出元认知的相对局限。而且以往研究表明,元认知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添加元认知训练的环节是必要而且可行的。

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认知在问卷的四个维度(自我意象、自我调节、策略选择和动机)上均显著低于数优生。在数学应用题解决中,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在制定计划、监控过程和检查结果等方面的元认知技能均差于数优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