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不知道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有哪些)

(写在前面的话:二十四节气是以公历来算,每年的时间相对固定。一个月有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对应三个物候)

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不知道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有哪些)(1)

立春(2月4日或5日)

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位置到达315°,北斗星的斗柄指向艮的方位(即东北方)。

春天的风是一年四季中最强烈的。迎春花、樱桃花、望春花相继开放。

立春初候“东风解冻”。立春二候“蛰虫始振”。立春三候“鱼陟负冰”。

雨水(2月19日或20日)

冬天寒冷过后,小麦在雨水季节中渐渐开始返青。

雨水初候“獭祭鱼”。 雨水二候“候雁北”。 雨水三候“草木萌动”。

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不知道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有哪些)(2)

惊蛰(3月5日或6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蛰时节,开始有了雷声。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春耕。

惊蛰初候“桃始华”(桃花绽放)。惊蛰二候“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鸟)。惊蛰三候“鹰化为鸠”(鹰指猛禽苍鹰,鸠指斑鸠)。

春分(3月20日或21日)

春分、秋分日夜平分。春分是白天和夜晚时间相等的一天,从这天开始,白天逐渐长了,夜晚逐渐短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春分时节的气温已稳定在0℃以上,是最好的移花接木、植树造林的季节,因此我国将植树节定在了3月12日。

春分初候“玄鸟至”。春分二候“雷乃发生”。春分三候“始电”。

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不知道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有哪些)(3)

清明(4月5日或6日)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之一。起初,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自唐代之后这两个节日就合为一天了。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名贤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清明这天人们到郊外踏青、扫墓、祭祖。国家举办的陕西黄帝陵祭祖及山西洪洞县的寻根祭祖办得隆重而热烈。清明节的气温很适宜植物的生长,这是植树造林的最好时机,同时也是小麦生长最旺盛的时候。

清明初候“桐始华”。清明二候“牡丹华”。清明三候“虹始见”。

谷雨(4月20日或21日)

清明见芽,谷雨见茶。茶树到了谷雨时,芽叶俱全,鲜嫩形佳,是最好的采摘时节。谷雨所在的月份又叫蚕月。谷雨时节在农历三月,“三月三”古代称上巳节。

谷雨初候“萍始生”。谷雨二候“鸣鸠拂其羽”。谷雨三候“戴降于桑”。

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不知道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有哪些)(4)

立夏(5月5日或6日)

这时大田里的特点是油菜花结子。立夏时节的平均气温已经达到了22℃以上,是农事活动最繁忙的季节。立夏三个月(孟夏、仲夏、季夏)被称为三夏大忙时节。夏季会有很多季节性疾病发生。按中医讲,夏季应“长养”,以保护身体的最佳状态。

立夏初候“蝼蝈鸣”。立夏二候“蚯蚓出”。立夏三候“王瓜生”。

小满(5月20日或21日)

“满”指麦子等作物子粒饱满。但小满时麦子刚刚乳熟灌浆,还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所以称小满。这时正是农历四月,是自然界中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时期。

小满初候“苦菜秀”。小满二候“糜草死”。小满三候“麦秋至”。

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不知道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有哪些)(5)

芒种(6月6日或7日)

小麦、大麦等夏熟有芒作物,饱满成熟,可以开镰收割,其他的秋熟有芒作物可以播种了。芒种芒种,忙收又忙种。芒种是农民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芒种季节经常会有异常天气。

芒种初候“螳螂生”。芒种二候“鶪始鸣”。芒种三候“反舌无声”

夏至(6月21日或22日)

这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所以古代叫日长至。夏是说季节,至是到来的意思。夏季要防雷、防暴雨,还要防汛。

夏至初候“麋角解”。夏至二候“蜩始鸣”。夏至三候“半夏生”。

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不知道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有哪些)(6)

小暑(7月7日或8日)

“暑”是指炎热,“小”是热的程度。小暑开始时是初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时间的开始。

小暑初候“温风至”。小暑二候“蟋蟀居壁”。小暑三候“鹰如鸷”。

大暑(7月22日或23日)

俗话说热在三伏,大暑一般都在三伏里最热的中伏阶段。大暑时节的地面温度是一年中最高的,地面的水分受阳光照射及高温的蒸发形成潮湿的空气,升到天空遇到高空的低温气团很容易形成降雨。夏季的雨水十分重要。

大暑初候“腐草化为萤”。大暑二候“土润溽暑”。大暑三候“大雨时行”。

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不知道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有哪些)(7)

立秋(8月7日或8日)

立秋之后还有一伏,天气仍然很热,但太阳的方位已向南偏移了不少,日照时间比夏至短了许多,各种春播作物和一些夏播作物都已经长够了时日。古代就是以立秋为成熟的季节,所以谷物成熟时为秋。

立秋初候“凉风至”。立秋二候“白露降”。立秋三候“寒蝉鸣”。

处暑(8月23日或24日)

处暑天气开始由热转凉,虽然中午时还会感觉较热,但早晚已有凉意了。

处暑初候“鹰乃祭鸟”处暑二候“天地始肃”。处暑三候“禾乃登”。

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不知道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有哪些)(8)

白露(9月7日或8日)

除了播种小麦之外,白露时节还适合播种大蒜、萝卜、白菜等。

白露初候“鸿雁来”。白露二候“玄鸟归”。白露三候“群鸟养羞”。

秋分(9月23日或24日)

秋季共三个月被称作三秋(孟秋、仲秋、季秋)。

秋分初候“雷始收声”。秋分二候“蛰虫坯俯户”。秋分三候“水始涸”(出现了干涸的情形。这是秋天肃杀的表现,是秋季物候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不知道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有哪些)(9)

寒露(10月8日或9日)

此时熟的大白菜已抱心,胡萝卜也成熟了。

寒露初候“鸿雁来宾”。寒露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寒露三候“菊有黄花”(百花发时我不发,我一发时都吓煞。要与西风斗一场,满身披就黄金甲。)

霜降(10月23日或24日)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初候“豺乃祭兽”。霜降二候“草木黄落”。霜降三候“蛰虫咸俯”。

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不知道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有哪些)(10)

立冬(11月7日或8日)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初候“水始冰”。立冬二候“地始冻”。立冬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11月22日或23日)

小雪初候“虹藏不见”。小雪二候“天气上升”。小雪三候“闭塞成冬”。

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不知道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有哪些)(11)

大雪(12月7日或8日)

大雪初候“不鸣”。大雪二候“虎始交”。大雪三候“荔挺出”。

冬至(12月22日或23日)

冬至是实际意义上的冬天的开始,北半球的夜最长,昼最短。这天也就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所以冬至日又叫“日短至”。从这天起就要进入数九寒天了,于是古人编出了从最冷天开始到逐渐转暖的九九歌,生动而形象地描述了从冬至到春分之间的八十一天中气候和物候的变化情况。

冬至初候“蚯蚓结”冬至二候“麋角解”。冬至三候“水泉动”。

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不知道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有哪些)(12)

小寒(1月5日或6日)

小寒初候“雁北乡”。小寒二候“鹊始巢”。小寒三候“雉鸣”。

大寒(1月20日或21日)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寒初候“鸡始乳”大寒二候“征鸟厉疾”。大寒三候“水泽腹坚”。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