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发现怪鱼(我家农田水沟发现了怪鱼)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定海双桥居民郑先生日前致电“晚报110”,希望破解他发现的“神秘生物”之谜。舟山晚报记者请专家到现场一探究竟,经专家鉴定,此次发现的“神秘生物”是正在孵化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义乌小鲵,至少有三五百条。近两年,定海双桥岑港长春岭以及普陀展茅等地多次发现义乌小鲵,舟山极有可能拥有浙江省最大的义乌小鲵野外种群
记者 丛琳 摄
“我在农田里发现了怪鱼,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你们能来看看吗?”近日,市民郑先生致电“晚报110”称,他家农田水沟内现“神秘生物”和其产下的卵,他猜测是娃娃鱼,希望专业人士进行鉴别。1月6日,记者约上海洋渔业部门执法人员到现场一探究竟。
义乌小鲵产在水沟的卵胶袋,里面的黑色小点就是正在孵化的小鲵
“种好几年地,从没见过这个东西”
郑先生的老家在定海双桥,那里有一块自留地,他在地里种了些蔬菜,时常去侍弄。今年元旦那天,郑先生照常去地里干活,突然发现田里一处小水沟有东西在蠕动。他走近一看,是一条长度约10厘米的“小黑鱼”,再仔细看看,还有类似鱼卵的东西漂在水中。
“这块地我种了好几年,从来没见过这种东西!”郑先生告诉记者,出于好奇,他把这条“小黑鱼”用容器装起来带走了,将“鱼卵”留在水沟原地。他向身边的同事和家人展示了这条“小黑鱼”,可没人能说清楚这到底是什么生物。
这个“神秘生物”勾起了郑先生的好奇心,他后来上网查询资料,发现“小黑鱼”与“娃娃鱼”有点相似。“它的头扁扁的,前爪4个指头,后爪5个指头,水里的卵像拇指一样粗,长长的,我看跟网上的娃娃鱼照片有点像的。”郑先生说,“小黑鱼”是两栖动物,会爬行,有一天晚上它爬出了容器,不知道跑去了哪里,他再也没见到。
“水沟里还有很多孵化中的卵,估计能孵出好几百条,我不敢随便动它们,又非常好奇这究竟是什么。”郑先生对记者说,他希望专业人士能去辨别下该物种。
执法人员现场鉴别为“义乌小鲵”
1月6日,记者约上定海区海洋行政执法中队执法人员,一起来到郑先生家农田,看到了水沟里的“鱼卵”。
“这不是娃娃鱼,而是义乌小鲵。”执法队员苏健魁经过辨认后说。
记者看到,这条水沟很小,水里布满青苔,水质并不好。水中几根长长的、呈透明果冻状的条状物体里,有很多黑色的点点。苏健魁说,条状物体是义乌小鲵的卵胶袋,里面的黑色小点就是正在孵化的小鲵,看样子至少三五百条。
考虑到水沟的水较少,或有枯竭的可能,苏健魁决定将这些义乌小鲵的卵胶袋转移到更加安全干净的水环境中。他现场搜寻了一个塑料桶,小心翼翼地将卵胶袋从水中打捞进桶。记者在桶内仔细观察,部分卵胶袋里的卵已经孵化出形体轮廓,大小似“虾米”,个别小鲵的外部特征已经初显,大小似“蝌蚪”。
随后,记者随苏健魁寻找到茶人谷景区附近一条小溪,这里的水环境较适合义乌小鲵孵化,便选在这里给义乌小鲵安置了新家。
苏健魁说,郑先生之所以将“义乌小鲵”误认成“娃娃鱼”,是因为两者外形略有相似。不过,娃娃鱼是大鲵,可长到1米多,义乌小鲵一般长到10厘米左右,还是有明显的区分。“野生娃娃鱼在舟山十分罕见,一般情况下,市民在野外发现的多为义乌小鲵。”
该物种已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义乌小鲵因1985年首次在义乌大陈镇发现,因此以“义乌”命名。目前,其保护等级从原先的“浙江省特有物种”上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义乌小鲵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小鲵属,属于中国稀有两栖动物,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3亿多年。近年来,义乌小鲵栖息地的面积和质量持续下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近危物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将其评估为“易危”等级。
目前,义乌小鲵仅见于浙江少部分地区,如义乌、镇海、萧山和舟山等,数量不多,生活于海拔100~200米的丘陵山地。
成年义乌小鲵全长99~115毫米,头部呈卵圆形,身体为圆柱状,背腹部略为扁平,尾基部近圆形,末端钝圆,体色常为淡草绿色,体腹面灰白色。义乌小鲵的幼年与成年略有不同,其幼体有3对外鳃 (鳃出露于体外),唇褶发达,颈褶明显,体侧肋沟明显,尾肌不发达,鳍褶薄而高,背面浅灰色,背部及鳍褶上有许多深色斑点,腹面乳白色。
义乌小鲵要经历从幼体到成体的变态发育过程。在变态前的7~10天内其基本不进食,完成变态大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3月左右,义乌小鲵进入繁殖期,要在水中产卵,产卵后离水上岸,在靠近水源地的陆地上生活,多见于疏松潮湿的泥土、石头缝或腐枝烂叶下面,很少在裸地发现。
近两年我市频现义乌小鲵身影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冬季,义乌小鲵频频现身舟山。去年5月,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在我市开展两爬类动物生物多样性调查期间,发现了义乌小鲵栖息地4处、成体1尾、幼体1000多尾。据调查组专家介绍,舟山极有可能拥有浙江省最大的义乌小鲵野外种群。
就在上个月中旬,有群众在定海长春岭区域一水沟里发现了10余尾义乌小鲵,经过执法人员鉴定,这些义乌小鲵均已成年,平均在十五六厘米,体型较大,十分少见。
苏健魁告诉记者,近两年,定海双桥、岑港、长春岭以及普陀展茅等地多次发现义乌小鲵的身影,这个神秘的生物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义乌小鲵为什么选在舟山繁衍生息?在苏健魁看来,这与舟山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义乌小鲵产卵在水中,对生存环境的水质、水温等条件要求高,随着近年来‘五水共治’等工程的实施,舟山水环境越来越好。同时,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也在逐步提高,不少市民发现义乌小鲵都会向政府部门求助。”
除此之外,舟山天然的地理环境也适合义乌小鲵生存。据市资源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义乌小鲵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舟山群岛四面环海,日照充足,气温温和湿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天然舒适的地理环境使得许多野生动物在此繁衍栖息,现如今,义乌小鲵和舟山眼镜蛇、中华凤头燕鸥等野生动物一样,成为了舟山具有代表性的动物之一。
野外见到义乌小鲵不要“轻举妄动”
“义乌小鲵喜欢在流动性较小的水源中产卵,例如山边的水沟、水潭。”苏健魁说,义乌小鲵选择产卵地挺有讲究,除了对水质有高的要求,对水体的水量也有选择,水流量太大会将卵胶袋冲走,水量太少又可能会干涸,水里若有大鱼生存还会吃掉义乌小鲵的卵。
因此,市民在野外见到义乌小鲵产下的卵胶袋,不要随意挪动位置,更不要去破坏,保持现场原状就好。若发现义乌小鲵的生存水源面临干涸或者水质差等危机情况,可以拨打市12345热线求助,由相关执法人员到现场处置。“此外,卵胶袋起着保护作用,市民不要因好奇用坚硬物体去戳破它,不然会影响小鲵孵化。”苏健魁说。
义乌小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随意捕杀。记者了解到,根据我国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因科学研究、种群调控、疫源疫病监测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根据有关法律条规,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要负刑事责任。
本文来自【舟山日报-舟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