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

设计新生,陶瓷再塑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波

清华美院与南艺毕业生的陶瓷设计

#01

《 共生·和解 Self-reconciliation 》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1)

作者 | 赵各邦(2021届清华美院陶瓷系)

指导老师 | 王辉

作品将鸟、鱼等动物的元素进行抽象与结合,并通过造型的差异与陶土的不同颜色、质感和肌理令作品中里外两个形态组成部分产生对比。同时几件作品的造型也具有渐进性,如同一个生物的不同成长阶段。借此作品来表达一种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互相交融之态。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2)

#02

《 脉 & 花 非 花 》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3)

作者 | 陈洁(2020届清华美院陶瓷系)

指导教师 | 刘润福

毕业作品以褶皱元素为创作基点,尝试通过陶瓷材质外在变化的细微表现,探索褶皱内在的细腻情感。

褶皱间微小的变化起伏,传递组合成大的画面层次,这种由微小到宏大的情感交流形态,引发我对于微小与宏大之间情感转换的思考,从而通过作品去表达个人对于褶皱情感观念的理解。

在作品呈现效果上,期待表达东方的意境之美,采用了青釉及白泥的材料,利用简单的色彩,通过繁与简的对比,衬托出褶皱的细腻形态,最终营造出一种繁富而宁静的气氛。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4)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5)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3

《 迷 • 域 》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6)

作者 | 刘佩洋(2020届清华美院陶瓷系)

指导教师 | 白明

作品主题围绕迷宫展开,分为两个系列,分别侧重单体塑造与组合形式。这里我们可以将迷宫理解为在神秘、未知的空间中探索。

迷宫在实质上是时间与空间的相互转化。借助迷宫这一意象和充满未知体验的陶瓷材料,探讨迷宫的空间体验感和蕴含的时空观,通过创作实践,进一步用陶瓷材料将迷宫作为装饰语言与造型语言探索迷宫的空间表达,表现迷宫引发的对时空的思考,对心灵的启迪。以陶瓷材料为主与综合材料的结合,希望为迷宫空间赋予更多细微而深刻的情感。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7)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8)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4

《 镜 中 的 幻 影 》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9)

作者 | 孙嘉羚(2020届清华美院陶瓷系)

指导教师 | 白明

玩偶是最古老的人类玩具之一,也是人们认识自身的媒介。人们摆弄玩偶时,会将欲望与幻想投射其上,借助玩偶来体验理想自我,在扮演游戏中获得满足。

《镜中的幻影》一系列的作品的创作理念正是来自于我对于玩家与玩偶之间奇妙的情感联结的研究,希望能借助这些作品,充分地展示出陶瓷BJD这一玩偶门类的工艺之美,探索这种艺术形式的可能性。并希望陶瓷BJD的魅力也能够被更多人所欣赏与关注。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10)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11)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5

《 行走于桥梁之间 》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12)

作者 | 罗玥(2021届清华美院陶瓷系)

指导教师 | 郑宁

以桥梁为主体元素,结合陶瓷材料进行的艺术创作。我的家乡重庆被称为“桥都”,桥作为创作的中心,是我自身对于家乡的情感表达;同时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桥梁对于沟通有着特殊的意义,维系着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富有人情味的创作意象。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13)

#06

《 盛装 》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14)

作者 | 贺新蕴(2021届清华美院陶瓷系)

指导教师 | 杨帆

以香水容器、香薰蜡烛容器、花器为主体结合陶瓷材料,设计针对女性群体的生活陶瓷,在满足实用需求的同时,体现出女性群体多元化的特点。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15)

#07

《 豆蔻年华 》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16)

作者 | 周雅青(2021南京艺术学院陶瓷专业)

指导教师 | 李雨花

以花形容女子的美,古今中外,各个艺术领域,都对其做了无尽的探索。“婢婢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早春二月枝头,豆蔻花含苞待放放,如十三四岁的少女惹人怜爱。此作品将花与女人体结合,在似与不似间,寻找花朵的柔美与女孩的韶华相融合的意境,以优美的曲线、年轻的色彩,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17)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18)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8

《 猫的晚宴 》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19)

作者 | 谭鑫鑫(2021届南京艺术学院陶瓷专业)

指导老师:李雨花

我的作品是用泥片成型方式制作的一套壶,壶的外形结合了生物的特点,与实用壶的设计不同,这套壶的设计重点不在于使用,旨在用壶的形式呈现故事性的画面。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20)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21)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9

《 半 》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22)

作者 | 杨屹(2021届南京艺术学院陶瓷专业)

指导教师 | 王欣

这套毕业设计作品以一套陈设瓷的形式呈现,在形态之上采用了正圆与半分割的形式。此外切割以后所保留下的平面与完整的立体把手之间交错,不仅为简单的平面之上添加了一定的线条以使得其不至于过分单调,同时还将平面与立体空间的直接碰撞展现在了器皿的侧面,并通过侧面近似剖面图的平面装饰再一次加深了这一对比效果。使得其在保留了一定的功能效用的前提之下也能具有充足的欣赏空间。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23)

#10

《 《川》陶瓷下午茶具设计报告 》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24)

作者 | 余文涛(2021届景德镇陶瓷大学)

指导教师 | 张亚林 朱峻熹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专业(陶瓷还能这样造)(2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