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谈恋爱如何谈(中学生谈恋爱如何是好)
防火防盗防早恋,是这些年来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从早恋的苗头确定,到对疑似早恋者的分化瓦解。更有甚者,揭示内幕和真相,从而达成求爱者形象的崩溃,进而一拍两散,皆大欢喜。还有一篇大作,匪夷所思,班主任竟然串通双方父母,召集两个互有好感的男女生,询问他们是否是恋爱关系,如果是,班主任当即做媒,双方父母举手表决,一致同意,男生立即把女生娶回家,把大事给办了。可怜一对小鸳鸯吓得魂飞魄散,都说只是走的近,根本没有恋爱。于是,班主任和家长循循善诱,既然没有关系,就不要让人家讲闲话。从此,这两个孩子越走越远,终于朦胧的好感没有了。伟大的班主任洞若观火,审时度势地又灭了一段爱情。于是,班主任的功劳簿上又记上了一笔,成功地阻止了某某学生与某某同学的恋爱,在悬崖边挽救了一对失足孩子。
但北大附中的王铮校长,却旗帜鲜明地支持中学生谈恋爱。很多人认为王校长吃错了药,哗众取宠,群起而攻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认为王校长不过以此吸引眼球,进而对抗人大附中,。这些我们姑且不管。
且看王校长的观点。
他说:“学生谈恋爱是谈恋爱,学习是学习,我觉得这之间如果把握好,是没有影响的。就像吃饭对睡觉有影响吗?”
他还说:“恋爱不是一件坏事,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如果想谈固然要往美好的方向发展,我个人认为恋爱是一段很不错的人生经历。”
其实王铮校长的观点不过是常识,何须大惊小怪?其引起的强烈反响,不过是媒体的推波助澜而已。
首先,王铮校长认为,谈恋爱和学习是两回事。这体现了一个学者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这些年,我们一直有一个假象的逻辑链条,那就是,谈恋爱一导致分心一影响学习一成绩下降。
但是,这个逻辑链条的科学性何在?谁能够给出一个合理解释?有什么可靠的理论依据?什么人进行过科学论证?况且,就算恋爱者成绩下降了,罪魁祸首是否一定是恋爱?一个简单的例证就是,学生谈恋爱了, 老师和家长立马围追堵截,严防死守,学生中也是谣言四起.....那么,在这种情形之下,学生会不会分心?成绩会不会下降?按照鲁迅先生的话来说,“那简直是一定的”。
所以,我赞成王铮校长的把恋爱和学习分开看的观点。王铮小咋好难过由此又提出,“当然,这两者之间要把握得好”这个前提条件很重要。也许,这才是我们班主任最担心的地方,也是这些年基础教育界杜绝学生恋爱最重要的缘由。由于学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很容易被爱冲昏了头脑,很难把恋爱和学习的关系处理好,因而学校干脆杜绝恋爱,与其扬扬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但这种做法也值得探讨。
学校不能因为学生不一定能处理好恋爱和学习的关系,就杜绝学生谈恋爱,这显然是因咦费食。这种杜绝实质上只是把学生的地上恋爱,演变为地上恋爱。而且因为阻力越大,动力越大,反而促进了学生的恋爱势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所以,学校要研究的是:什么年龄的孩子心智开始成熟,相对能够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另外,在引导学生把恋爱和学习分开上,学校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教育责任;等等。
王铮校长又认为:‘现在的学生谈恋爱其实对积累恋爱经验也是一种帮助,是一段非常宝贵的人生经历,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教会学生懂得如何认识他人,理解他人。’
这是王铮校长最可贵的地方。也就是说,他评价学生的视角不完全是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成长。
多年来,我们认为,学生今天的一切学习只是为未来做准备。其实,杜威早就有告诉我们,教育即生活。学生今天的教育就是今天的生活,决不能用牺牲学生今天的一切来追求虚无飘渺的未来。
要知道,谈恋爱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生体验,是学生人生成长很重要的一部分,学生谈恋爱的过程中,一定会经历是那个阶段,第一是“谈”谈人生,谈理想,谈未来,也会谈学习;第二是“恋”就是在“谈”的基础上,产生了共同的话题和志趣,获得了强烈的共鸣,进而互相依恋,第三是“爱”,如果这种“恋”是长久的,不断更新的,志同道合的,那么,就会萌生爱,甚至强烈的爱。别忘了,高尚而纯洁的爱,往往是创造的催化剂。
假定我们认为,学生的好成绩会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的话,那么,学生美好的爱情经历,本身就是真正的人生成长和发展,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一定要把它们排除在外呢?
我们很少设想,学生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命,而且这种独特的青春和生命,还是永不再来的,那么。作为学生人生头等大事的恋爱,当然也是我们教育的一部分。
学生在恋爱中,学会理解他人,学会沟通,学会尊重,学会妥协......就是恋爱失败了,也能经历挫折,学会坚强,期中蕴含的人生况味,也需也不比哪一步伟大的作品少。
有时候,我们痛恨学生写作文,言之无物,干瘪无味,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学生一旦写起来了情书,立马就能情景交融,情真意切,感天动地。没有体验的,没有感情的,心灵不在场的教学,注定是无意义的教学。
曾经不止一个朋友告诉我,他的文学才华和写作的才情,是因为写情书锻炼出来的。或者严格地说,是中学的爱情赐予他的,当然,有时候是失恋,有时候是暗恋。换句话来说,是失恋,暗恋和恋爱成就了诗人,慕容雪村、王朔、痞子蔡等人的文学才华都受过校园爱情的滋养。
因为恋爱,他们势必是敏感的,脆弱的,多疑的,瞻前顾后的,但同时,他们又是饱满的,丰富的,多彩的,激越的,浪漫的。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没有这些朦胧的爱情,中学阶段是不是完全变成了灰色,是不是缺少了一点质地?未来回想时,我们又凭什么“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蔡兴蓉老师在《高三的大姑娘》一文中,提到了一个现实,这个现实就是女生对中国产的男生极其失望,女生总结道:‘当前男生有四大毛病:第一,太胆小,看见一个蜘蛛,跑得比女飙升还快。第二,懒,想恋爱吧,连一封信也懒得写。第三,恋爱方式太低级,无非是拍拍女生的肩,捏捏女生的手,说出的话呢?要不太露骨,要么没趣,反正没劲!第四,庸俗,他们把女友换做老婆,在公共场所下做亲热动作,像是专给大家看呢。’
蔡兴蓉老师因此感概:‘校园爱情的低级化和庸俗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学教育和人文的缺失,以至于我觉得,现在堪忧的,不是学生谈恋爱,而是学生不会谈恋爱’
其实,不仅是文学教育和人文的缺失,更重要的就是正常恋爱教育的匮乏。当爱的话题成为灰色地带,当所有人都避而不谈爱情,那么,学生只有自己在黑暗中摸索,他们会把影视上或者街头上粗鲁的爱情当作一种时尚,并且会在拙劣的模仿中降低和玷辱了真正的爱。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娴静和温柔,而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绅士和责任。也就是说,所有的孩子既不知道如和发展自己,也不知道如何选择别人。
读后感:关于人类的几大情感支撑里面,可以说关于男女之间的情爱是最重要的,也决定了整个人类的兴盛。从亚当和夏娃偷吃伊甸园的苹果开始,造物主为何没有把哺乳动物,更可况是人类这种智慧生物搞成单性细胞生物,而是成两性状态,也真的是有神意啊!给予人类了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决定了人类的智慧的发展,人文文化绝对是离不开这种情感的支撑的。连我们的孔圣人都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只是是什么让这种美好的东西低俗化,低龄化,另类化。其实还有很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在里面的。就事论事,在中学生的年龄阶段,情感支架中包含着:亲情,友情,还应该有对丰富的知识和人文文化的向往,当然也有对异性之间的好感,这个也是必然和不可避免的。那么只是从我们目前的教育生态环境中,又在孩子这个比较特殊的年龄,对于个体的差异,有一部分孩子是一定程度上是“被迫”选择这种情感的支撑,从人性上来讲,即使是成熟的人也是需要情感支撑的,何况是还未成熟的孩子呢?
只有我们能够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在各个阶段获得了充分的成长的营养,能够体味到生活的美好,这个“伪问题”不攻自破,主要是这个社会让我们对于基本的信任感在逐渐的丧失,甚至对自己的孩子,这个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情。
如果我们的孩子们能在适当的时候就通过阅读经典,从内心建立一种情感的自我建构,有一套自我的判断,自我的理解,自我的衡量的机制,再在外部的健康的指引下,应该是可以自我去解决的,根本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干预。
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没有能解决好,我们的社会就是不安定的。所以我们的教育也绝对不能忽视孩子们的关于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作者:九月飞飞197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