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必养一身正气(为官瞎忙)

现在一碰面,大家互问最多的一句话是“最近忙不忙?”

“忙,确实很忙。”年关将至,工作扎堆,不少党员干部更是忙得晕头转向:忙着迎接检查考核,忙着对标找差距,忙着总结,忙着手头没有完成的任务,忙着处理各种新任务,忙着考虑部署下一年工作……

但其中也有部分干部,表面上看似很忙,但内在空虚,不清楚自己在忙什么。少数党员干部所谓的“忙碌”,到底是“实干”,还是“瞎忙”?如何让干部走出“瞎忙”的怪圈?

为官必养一身正气(为官瞎忙)(1)

为官“瞎忙”的三种典型表现

第一种是忘乎所以、目标混乱的“稀里糊涂的忙”。

一些党员干部,看似很忙,忙着开会、忙着汇报、忙着考察交流,可谓马不停蹄、通宵达旦、殚精竭虑。实际上却是人浮于事,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他们一叶障目、无的放矢,看不到方向、找不到目标,表面充盈、内在空虚,犹如一根枯草在苍茫的大海上漂浮;他们整天处于杂事之中,既说不清楚在忙什么,又想不清晰该怎么忙,而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讲规律,毫无章法,其工作结果必将浮于表面,没有实效。

第二种是能力不足、蛮干苦做的“收效甚微的忙”。

少数党员干部能力不足、蛮干苦做的忙,实际上是“瞎忙”“白忙”,大都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有时还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帮了“倒忙”。为了掩饰自己工作的方式单一、方法陈旧、业绩平淡,他们只得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来聊以自慰。

第三种是专为表现、故作姿态的“一本正经的忙”。

故作姿态的所谓“忙”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一种病态表现,是自私自利的“人前忙”,不守规矩的“应酬忙”。个别党员干部把“忙”当成“作秀”的工具,为了某种个人目的大搞花架子,弄虚作假,沽名钓誉。他们对形式主义乐此不疲,毫无实事求是之意,却有哗众取宠之心。他们大权独揽,官气十足,或者忙于利用一切机会在上级面前故作姿态,希冀引起领导注意,或者忙于事必躬亲,靠“刷存在感”来显示自己的权威,抑或难设障碍、滥用职权,吃拿卡要,争权夺利。这样的干部势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自我膨胀,独断专行、肆意妄为。

为官“瞎忙”的主要原因

一、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质,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为官“瞎忙”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少数党员干部没能系统学习、深刻领会和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终也就没有做到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和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苦干实干。

这样的党员干部没有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内在统一、将提高理论水平与提升思想觉悟内在统一,其结果则是在精神上缺了“钙”,得了“软骨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发生了扭曲。由于没能认识清、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大问题,他们在信仰上淡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丢失了中国共产党人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价值追求,对个人的荣辱得失看得很重,对党的事业、人民的幸福却看得较淡,漠视群众,唯我是从。

二、素养能力匮乏,过硬本领欠缺

少数党员干部不思进取,对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流于形式、浮于皮毛,表面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际上并没有起到提升素养、强化能力的应有效果。与其他的大多数党员干部相比较,他们本身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上就存有差距,同时又消极懒惰,不求新知,不学新业,不悟新政,其结果必将是开展工作不得要领、力不从心,既不善于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善于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高效率办公做事。

面对新常态新形势,存在“能力恐慌”“本领恐慌”的危机感,老办法不管用、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不敢用,终究只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靠“文山会海”、迎来送往地“瞎忙”来打发日子。

三、监管机制不足,考核机制待完善

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管控型”政治模式向现代“治理型”政治模式的转变过程之中,个别地方和部门在干部选任、考核、评价、激励方面存在短板,由此而导致的问责处置、选拔嘉奖的力度相应地也不够强、不够硬。一些勤勤恳恳、秉持实干的党员干部在业绩考核、选拔聘用、评优奖励中没能及时脱颖而出,而个别浑浑噩噩、瞎干乱忙的党员干部也没能被适时地揪出和处分。

由于没能鲜明地营造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政治氛围、形成“有为才有位,有位需有为”的良好政治生态,致使一些人浮于事的“瞎忙”现象蔓延传播,既影响到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又影响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为官“瞎忙”,咋治?

指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集思广益,消解党员干部“瞎忙”,主要有以下三个科学路径:

树立为民排忧的信念,

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忙

为官必养一身正气(为官瞎忙)(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党员干部只有思想认识到位,理想信念崇高,各项工作抓得准、做的实,才能忙出人民的美好生活。

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在对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悟透的基础上,自觉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以宽广的视野、开阔的胸襟和高远的理想,关心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

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以此克服自身的浮躁之气,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触及灵魂深处的核心问题,永葆共产党人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戒惧存的政治本色。

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瞎忙”为始终聚焦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实干”,实现忙得务实、忙得扎实、忙得充实,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赤子之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彻底摒弃“瞎忙”的做派,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民排忧解难,实现忙得有质量,忙的有效益,忙出人民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以提高质量为导向,

忙出效率,忙出效益

党员干部要秉持“实干”,自觉求真务实;摒弃“瞎忙”,不做虚假之功。首先,党员干部要以“务实”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真抓实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久久为功”,在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伤心事的同时,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次,党员干部要以“求真”为贯穿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弹钢琴”的领导艺术,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次、抓大放小;紧密结合事业发展需要,突出履职尽责需求,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掌握新技,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和“多面手”,不断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前瞻谋划想在先,主动作为抓在前,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在提高质量上动脑筋,实现忙出效率,忙出效益,忙出工作的完美成就。

严格干部考核监管机制,

严肃问责“瞎忙”现象

为官必养一身正气(为官瞎忙)(3)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各级党组织只有科学制定、严格执行干部考核监管机制,营造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政治氛围,形成为“有为才有位,有位需有为”的良好政治生态,才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崇尚奋斗、苦干实干的历练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的视野、能力与境界,成长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优秀人才。

一方面要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唯才是举,量才使用”的选任考核制度和“为官务必做事,做事务求实效”的监管激励机制,确保秉持实干、成绩卓著的党员干部能及时脱颖而出,以此调动和激发起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办实事、出实招、讲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

另一方面要明晰岗位职责,严肃问责制度,晒出“负面清单”,让浑浑噩噩、瞎干乱忙的党员干部随时露出水面,以加压负重的方式倒逼、鞭策“瞎忙”干部随时“自我体检”,及时“自我修复”。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广大党员干部只要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认真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核心问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苦干实干,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发愤图强中升华品质,就一定能够历练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优秀人才,在奋斗、实干中成就梦想、成就伟业。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所长)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