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气肿做微创手术的部位(杨弘教授甘肿工作侧记)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专家杨弘教授带领甘肃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团队开展了纵隔镜手术新业务,提升了胸外科对纵隔病变良恶性鉴别、恶性肿瘤精准分期等方面的业务能力。

一位46岁女性患者,因肺占位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先后就诊于多个医疗结构,经过各类系统性检查后高度怀疑晚期恶性肿瘤:胸部增强CT、支气管镜活检、胸水脱落细胞学等均不能确诊。

纵隔气肿做微创手术的部位(杨弘教授甘肿工作侧记)(1)

CT、气管镜刷片及胸水涂片

患者和家属万分焦急恐慌,经医生推荐转诊至杨弘教授常驻的胸外科,经过杨教授专业而准确的判断后提出了一个安全有效可行的诊疗方案——纵隔镜下纵隔淋巴结活检术。

纵隔气肿做微创手术的部位(杨弘教授甘肿工作侧记)(2)

纵隔气肿做微创手术的部位(杨弘教授甘肿工作侧记)(3)

术前查房、制定治疗计划

2023-2-20杨弘教授带领胸外科团队实施本例手术,并主刀完成手术,同时向胸外科医师实战演示并传授此术式的手术要点、注意事项,从手术入路、切口层次、解剖关系、器械配合等诸多细节方面一一详细讲解示范。

纵隔气肿做微创手术的部位(杨弘教授甘肿工作侧记)(4)

手术演示、教学

杨弘教授对纵隔镜手术有着丰富的经验,技术娴熟、操作清晰,只用了30分钟就完美的完成了这例手术,分别对2L、4L、2R、4R组纵隔淋巴结进行了取样活检,术中冰冻病理结果提示为良性肉芽肿性病变,手术切口仅2厘米,出血量5ml。纵隔镜微创手术对心肺功能影响很小,术后痛感很轻微,术后数小时患者就恢复了正常饮食和日常活动。

术后病理报告:2L、4L、2R、4R组淋巴结均为肉芽肿性病变,考虑结核。结合其它临床检查结果,最终确诊为结核。这个结果为患者彻底消除了内心的恐慌,原本令人担忧的“绝症”实际上只是“狡猾”的良性结核!患者术后第4日顺利出院。

纵隔气肿做微创手术的部位(杨弘教授甘肿工作侧记)(5)

术后病理报告

纵隔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主要是检查纵隔和肺部疾病的检查方法,是确诊疾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可用于诊断纵隔肿块或对有淋巴瘤或肉芽肿病变患者行淋巴结取样。

适用于:①纵隔、肺门、肺疾病的诊断;②估价支气管肺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③对不能切除的纵隔、胸内病灶或肺功能不允许开胸的病例,用纵隔镜来获得组织学诊断,作为化疗或放疗的组织学根据。

纵隔镜检查在手术室中全麻条件下进。纵隔镜通过胸骨上凹切口进入,可接近一些隆突和肺门淋巴结,支气管旁和气管旁淋巴结,以及后上纵隔。它在临床上经常用于辅助肺部疾病的检查。

纵隔气肿做微创手术的部位(杨弘教授甘肿工作侧记)(6)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常驻我院小西湖院区的专家们,每一位都是各自专业领域的顶级专家,他们响应国家号召,正在进行一场新时代的支援大西北活动,踏踏实实、实实在在的进行帮扶、带教,我们相信甘肿人会在他们的带领下,稳步向国家级医疗中心的地位前进,真正做到让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的老百姓就近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供文/郑凤长

供图/郑凤长、王菲

审核/杨弘、谢清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