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亮点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五桂山乡村振兴有)

突出特色亮点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五桂山乡村振兴有)(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有“面子”。作为中山“绿肺”,五桂山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山水田园风光。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中,优质而稀缺的资源,也是五桂山振兴乡村与众不同的“面子”。

而支撑乡村长远发展,更要有“里子”。近年来,全境被划入生态保护区的五桂山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姿态,谋求发展突破,高起点谋划打造“湾区绿谷”,推动文旅破题,摸索出一条属于五桂山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悄然间,“网红村”火了,文旅产业活了,群众更幸福了。振兴乡村,五桂山不仅擦亮了“面子”,更夯实了“里子”。

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在200余平方公里的五桂山全域徐徐展开。

突出特色亮点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五桂山乡村振兴有)(2)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扮靓“面子”, 年轻人蜂拥打卡生态“网红村”

今年中秋长假,在五桂山桂南村的村道间,车队排起了长龙,街头巷尾人声鼎沸。近年来,桂南早已成为大湾区年轻人蜂拥打卡的生态“网红村”,中秋三日接待游客上万人次,每逢周末游客超千人。在桂南控虾村摆摊贩售西瓜的村民,一日营业额都高达2000元。

突出特色亮点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五桂山乡村振兴有)(3)

近年来,桂南早已成为大湾区年轻人蜂拥打卡的生态“网红村”,中秋三日接待游客上万人次,每逢周末游客超千人。

中秋刚过,五桂山街道立即召开了桂南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推进会,将困扰村子发展的“硬骨头”挑出来逐一突破。会上要求翠山路、马溪2个停车场项目必须倒排工期,争取国庆节投入使用。

近年来,为吸引年轻人“回流”,五桂山将村容村貌打造成年轻人喜欢的模样。桂南村结合特色精品村创建工作,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民房外墙以大型彩绘涂鸦装饰,呈现华侨风情、客家文化;将曾经的“天然垃圾场”改造成文旅驿站、篮球场、AA级旅游厕所;通过建设“网红”玻璃书屋,保留了香樟公园的“生态之美”;推进“马溪—旗溪”慢行步道、旗溪驿站建设,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新风景和好去处。

为留住年轻人,五桂山注重用好“绿水青山”,打造人才创业与乡村振兴的双重实践样本。在桂南村旗溪,这个户籍人口仅250多人的小村庄,先后吸引了17名来自剑桥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硕博人才。他们选择在五桂山安家立业、共建新型社区,将旗溪孕育为独特的“人才村”。今年6月,旗溪村借助自然教育焕发生机,被正式列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

突出特色亮点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五桂山乡村振兴有)(4)

17名来自剑桥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硕博人才,选择在五桂山桂南村旗溪安家立业、共建新型社区,将旗溪孕育为独特的“人才村”。

以政策引才、产业留才,五桂山不仅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人才“进山”创业,更着力建设中山文旅创业基地“旗溪创谷”,在重点引进文旅创业项目的同时,搭建一个融合“生态”“乡村”“创业”三驱并重的湾区文化橱窗,为年轻人参与乡村振兴提供广阔平台。

夯实“里子”,“香山径”串珠成链激活文旅产业

今年9月,中山市“香山径”(一期)建设工程项目在网上公开招标。这意味着一条串联大尖山、南台山、五桂山主峰、田心森林公园等十余个优质景点的环五桂山“香山径”,从规划走向了现实。

突出特色亮点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五桂山乡村振兴有)(5)

五桂山美景图。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纵观项目规划,“香山径”更像是一条“串珠成链”、活化资源的环五桂山精品文旅线路。它通过连接遍布山体的古道、绿道、红道、碧道,将五桂山数年来深入挖掘的红色文化、生态资源、地域文化与革命纪念旧址等文化遗产资源充分整合、活化、利用。

站在全市角度,散落在环五桂山一带的孙中山故居、郑观应故居、杨殷故居、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岐澳古道等名人故居、红色遗址,将以“香山径”为纽带,实现串联发展、活化升级。

随着超200公里贯穿山体的“香山径”建成,大批游客可自由地走入山野深林,在4万株野沉香的保护地,深度体验“香山文化”之美;在岐澳古道斑驳的石阶上,重走一趟“中山的茶马古道”,串联起香山西学东渐、华侨远洋的近现代记忆;在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粉碎日、伪“十路围攻”主战场等红色资源前,重温一段属于珠江纵队革命先烈抗战时期的红色故事。

一条环五桂山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被真正盘活了!

今年初,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要“串珠成链打造环五桂山文化带”“积极创建大湾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以书写好文化兴城这篇大文章。显而易见的是,打造“香山径”正是其中重要的载体。

“我们要勇担使命,做出‘湾区绿谷’应有的贡献。”五桂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方英恩表示。今年8月,为加快建设环五桂山文化带,中山将五桂山辖区内全部行政村都纳入环五桂山“香山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以此为契机,五桂山街道储备项目超200个,并推动近60个建设项目今年内完工。

如今,走进五桂山,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广场改造升级、十六烈士纪念碑周边景观提升等项目正紧锣密鼓地开展;一批主题多元的乡村民宿集群、“露营经济”在桂南旗溪村、田心旧村、南桥和平村加速集聚形成,带动“过夜游”在五桂山悄然兴起。

未来三年,随着环五桂山“香山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百个建设项目的落地实施,五桂山文旅蓝图将实现从“提出来”到“活起来”的飞跃。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曾艳春

【摄影】卢子衡

【通讯员】陈结婷

【作者】 曾艳春;卢子衡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