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雅弄影(琴声深处的弄影术)
“三尺生俏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有时明月灯窗下, 一笑还从掌中来。”这说的便是皮影戏了。
在由张艺谋导演,葛优主演的电影《活着》中,皮影便象征着福贵的命运。富家子弟福贵闲来爱去皮影戏台子上唱两嗓逗乐,唱腔油滑惹得众人起哄。家道中落后捡起摆弄皮影的营生讨生活,那一嗓子唱出的,是婉转而艰涩的“活着”的声音。这皮影戏里演的,可不只福贵一个人的百味生活,它唱的是古老中国千年的人间事。
画形为皮
皮影用的一个重要道具便是影人,这些影人是采用畜皮或硬纸雕制而成的。仅雕刻就有制皮、画稿、雕刻、着色、脱水、缀结六道工序。
一件完整的影人,通常由11个左右的关节组成,包括头部、两上手臂、两下手臂、两手、身段上部、中部、两腿,如此多关节的连接,是为了方便演员灵活操纵。
皮影的动作能千变万化,但影人的表情是画在皮上动不得的,所以这“头搽”的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头茬又称“梢子”,也就是影人的头,就像戏曲也分生、旦、净、末、丑,再添上些神仙鬼怪、高盔翎子,芸芸众生皆在其中,连想象里的妖魔也搬到了台上。
影人脸部的“五分脸”画法尤其特别,这在其他民间艺术里不多见的,所谓五分脸,是为了同时满足影人横向移动侧对观众和完整表现头茬的面部之间的艺术需求,人脸一律化成正侧面,乍一看还觉着奇怪,人的眉眼细长,直扫到了那鬓角里,不过那人物的一颦一笑、奸邪巧诈确是刻画的入木三分。而帽子和头饰大多采用阴刻(去皮留线)、其线条疏密虚实、乱而不繁,配上那五分脸七分帽,这古人天人合一的审美实在令人自叹弗如。
影人制作程序繁复(视觉中国/图)
眉目能传情,如京剧脸谱相似,正面角色是慈眉善目,弯弯细眉丹凤眼;反面角色则是眉目狰狞、尖眉杏眼。旦角清丽文静,须用弯眉线眼,武生刚烈,施以皱眉。唇须上做的文章也不少,不露牙的是正面角色,龇牙咧嘴一脸猥琐的则是反派;胡须是指示年龄的,有撇胡、板胡、三绺胡、五绺胡四种,年轻人留短的,年长者则是长湖飘飘貌若仙人。匠人们还把制作过程编成了顺口溜“刻旦角----弯弯眉毛线线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刻丑角-----要想笑,嘴角翘……” 看来这给人“贴标签”算是咱老祖宗就开始做的事,不怪后生晚辈在互联网上吵的不可开交。
头茬和身段(又称戳子)是分开组装的,一套完整的皮影箱有头茬好几百,乃至上千件,戳子可只有几十件。戳子是需要上色的,舞台的色彩搭配靠的主要是身段的颜色。旦角的衣服多是高纯度的艳丽色彩,经过浓墨一压,镂线一调和,富力而不耀目。老生老旦多用纯色,袖口加上素色空心花纹装饰。一头一身,相得益彰,那画皮在台上才能嬉笑怒骂,成一场大戏。
影人脸部采用“五分脸”画法(资料图/图)
除了影人造型,砌末是塑造场景的重中之重。砌末是诸如花木、山石、桌椅一类的设计精美奇巧的道具。砌末的种类不胜枚举,值得一提的是,它很注重用简约的象征符号来表现内涵,打比方说,同是桌椅,富贵人家的添上几笔雕刻和色彩,穷人家的简单没有裙围,寥寥数笔便能点出戏剧的出场背景。皮影戏能动人心弦,下的功夫都在里边了。
故事为骨
皮画得再精美雕琢,不过是散乱在一方木盒子里的人偶,没有生气和灵魂。故事和唱腔,才是皮影戏的骨头。
《事物纪原·影戏》有记载:“影戏之源,出于汉武帝。”汉武帝极宠爱的妃子李夫人不幸身患恶疾去世,他思念亡妻,茶饭不思,臣子着急,请来了一位叫“少翁”的方士。少翁用纸剪出夫人的形象,用珠光将纸的形状映照在帷帐之上。每夜入睡之前,汉武帝远远遥望夫人的的身影便酣然睡去,这影子到三更天便散了…… 清代文人左乔林更是把故事用诗表现地十分生动“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莲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
除了富有浪漫色彩的起源历史,那一方小木箱子里,也装满了千秋历史、各色人物,窄小简陋的方寸舞台,轮番上演着才子佳人、王侯将相的故事。传统的皮影剧目常见的有《白蛇传》、《西厢记》、《牛郎织女》、《杨家将》等。现代又发展出了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有《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林海雪原》、《红灯记》、《东郭先生》等。
故事和唱腔,才是皮影戏的骨头(视觉中国/图)
影戏表演者的唱腔大多浑厚,唱到酣处,愁肠百转,罢了余味苍凉,催得人直掉眼泪。
“丝规缕析尘三昧,万臂千头小六通;唤醒人间石火梦,无情悲喜篇时中。”皮影戏积淀了内容形式,积淀了想象与爱,积淀了人的情感与知觉,积淀了美的风物,因而才在琴声灯影的深处打动一代又一代人,摇曳生姿……
影子老了
影戏的历史经过了一次漫长的嬗变过程。“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皮影戏的历史大致可用这九个字来概括。
唐代经济文化繁荣。唐太宗时期盛行宗教,皮影则多出现在佛教讲经的活动中,成为传经讲史的道具;到了中唐,影戏则逐渐蜕化为表演世俗故事。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因而成为皮影戏发展的小高峰。京城边梁城内有“瓦肆”作为娱乐场所,专门演出百戏,往来观光游览的人群熙攘,儿童喧呼终日不绝。也就是在那时,出现了最早的一批皮影戏表演艺术家,如董十五、赵七、曹保义、朱婆儿、没困驼、风僧哥、丁仪等。到了南宋,除了皮影戏的剧目变得更丰富之外,还出现了诸戏竞争的皮影艺术团“绘革社”。
遗憾的是,没过多少年人们的审美倾向就出现了很大的改变,类似昆剧这类充满文人情趣的精致化的戏剧开始主导娱乐场。影戏便这样淡出了城市勾栏,大规模进入农村,而后才与乡土结下了缘分。
清代的皮影戏传到了海外,1781年,德国诗人歌德出于对这种古老东方艺术的喜爱,选择以举办皮影戏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32岁生日,在此之后皮影逐渐为更多外国人所知。
但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军阀混战,而后日军侵华,皮影匠人们流离失所、大多被改迫行,大量的皮影道具损坏散失,街头散落一地的皮影头茬身子们,也无人认领了,那时的皮影行业行将凋零。
20世纪末,电视机在农村普及,而后影碟机、电脑也走进了千家万户。与此同时,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随着祭祀祖宗、婚丧嫁娶、庙会集会这样的传统民俗活动的减少,皮影的舞台也越来越少。而今许多皮影从艺者已年迈,极少有年轻人愿意继承手艺。如今的皮影,是民俗艺术馆的几帧录像带,也是几展柜不大有生气的画皮。没有看过皮影戏的小年轻们对它们有着天然的熟悉,因为在文化的共同体中,我们与传统文化的脐带紧紧地联结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