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六种蔬菜(最近上海的蔬菜都是从哪来的)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

当它无所不在的时候,你当它是空气

但当你失去它的时候,它分分钟给你贵成奢侈品

上海六种蔬菜(最近上海的蔬菜都是从哪来的)(1)

而当我们聚焦蔬菜这件事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们对上海的蔬菜了解的这么少

▷ 你知道上海的蔬菜都是从哪里来么

▷ 你知道蔬菜得经过多少关卡才到你碗里么

▷ 为什么平时蔬菜充裕的很,到关键时刻怎么就不够吃了

是时候重新认识一下蔬菜这件事了

目前上海市年消费蔬菜620万吨,这个吨数是什么概念呢

按上海市2400万常住人口以及600万流动人口计算,人均年蔬菜消费量206公斤

平均到每天就是1.12斤

这些蔬菜都是来自上海的么,肯定不能够

作为一个有着2500万人口、城镇化率接近90%的一线城市,一边是不断增长的人口,一边是不断减少的耕地,蔬菜自给率必然是低的

上海六种蔬菜(最近上海的蔬菜都是从哪来的)(2)

整理自©上海发布,来源:《上海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

目前上海消费的蔬菜大部分是全国各地运来的菜,具体来看,外地蔬菜占60%,本地蔬菜占40%

也就是说,此刻我们正吃的蔬菜,大概率都是来自上海以外的地方

01

那这些外地蔬菜,都来自哪些地方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得了解一个组织

上海蔬菜集团

它隶属上海国资委,2021年1-10月蔬菜批发交易量为260.46万吨,上海蔬菜集团经营的外地蔬菜约占上海市场供应总量的70%

根据上海蔬菜集团有限公司过往一份统计数据

上海六种蔬菜(最近上海的蔬菜都是从哪来的)(3)

整理自©《上海市场外埠蔬菜消费现状及其特点研究 》,作者:周燕、奥岩松

可以看到排名前10的分别是,江苏、山东、浙江、福建、河北、甘肃、内蒙古、广西、河南、海南

这些城市可能根据不同年份不同自然状况有轻微变化,但是主要的供应地就是这些,我们吃的外地蔬菜主要来自这些地方

但其实这么说还比较笼统,毕竟蔬菜是讲究季节的

也就是说,不能一年到头,我们的蔬菜来源都是江苏最多或者山东最多

所以更负责任的说法应该是

春、夏、秋、冬,上海的菜篮子分别在哪

为了更直观反应菜篮子大小,我们将菜篮子分为:重要供应区、次要供应区、微量供应区

这么一横一纵,上海藏在外地的菜篮子就清晰多了

这是从12月到第二年5月,上海的外地蔬菜主要供应地

上海六种蔬菜(最近上海的蔬菜都是从哪来的)(4)

©《上海市场外埠蔬菜消费现状及其特点研究 》,作者:周燕、奥岩松

这些月份里,主要供应区就是江苏、山东、广东

这是6月到11月上海的菜篮子

上海六种蔬菜(最近上海的蔬菜都是从哪来的)(5)

©《上海市场外埠蔬菜消费现状及其特点研究 》,作者:周燕、奥岩松

6月-11月的月份里,就以山东、江苏为主,河北、甘肃次之

总的来说,南方各省里,周年大量供应的省份有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则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供应

总体感觉,上海的菜篮子是跟着纬度走的,冬季、春季,吃南方的菜;夏季、秋季,就吃到北方去了,天气转凉,蔬菜主要供应基地也逐渐从北向南转移

那都是些什么菜呢

其实也不难猜,长途运输来的,极少是带叶子的菜,主要以大量耐贮运的蔬菜品种为主

▷ 北方省市主要供应茄果类、瓜类及薯芋类

▷ 南方省市则主要提供豆类、茄果类 、水生蔬菜类

而且为了稳定的供应,上海还和很多地方的蔬菜基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这些基地大概有106个,都是上海蔬菜集团各批发子公司和批发市场在当地建成的

像江苏徐州、山东临沂、海南、云南这些地区每年都是数十万吨蔬菜直接销往上海市场

02

40%的蔬菜,又来自上海哪里

目前上海有9个行政区

宝山区、崇明区、奉贤区、嘉定区、金山区、闵行区、浦东新区、青浦区和松江区,都涉及到蔬菜种植

上海六种蔬菜(最近上海的蔬菜都是从哪来的)(6)

整理自©《基于稳定同位素的上海地产蔬菜种植模式及产地判别》,作者:刘星等

蔬菜产量占前3,分别是崇明区、浦东新区青浦区

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也有保证,除浦东新区蔬菜外,其他产区蔬菜可能为绿色或有机种植的比例均超过一半

而这些本地蔬菜里,上海对以青菜为代表的绿叶菜真的情有独钟

在本地蔬菜供应里,几乎稳定占50%

原因也很简单,绿叶菜经不起折腾,长途运输放一天基本蔫儿了,全程冷链这个成本,还不如去青浦、奉贤找块地自己种

这也是为什么各类外地蔬菜都有增加,但绿叶菜的供应90%都是上海本地的

青菜、杭白菜、生菜、油麦菜、苋菜、芹菜、菠菜、茼蒿基本都来自上海

为了保证这些本地蔬菜的稳定供应

12年前上海市跟9个涉农区县以及光明食品、上海实业两家企业签订了《确保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责任书》

也就是区(县)长责任制,上海市长与郊区9个区(县)长签订了蔬菜种植面积、绿叶菜上市量和质量安全保证的责任书

蔬菜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上海六种蔬菜(最近上海的蔬菜都是从哪来的)(7)

有土地,还得有经营

各个区的蔬菜经营基本都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出现

上海六种蔬菜(最近上海的蔬菜都是从哪来的)(8)

©《上海设施蔬菜经营状况调研》,作者:孙占刚

一般这种合作社的存在,可以从整个生产流程上把控菜农们的生产方向和生产规模,以防大家都种同一种菜或者价格过高过低,毕竟菜贱伤农、菜贵伤民

在产品销售上则是通过和乐购、家乐福这类超市的合作,实现“农超对接”,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尽力把新鲜的蔬菜送到消费者饭桌上

03

为什么这么多菜的样子,我们现在却没得吃

不是说本地、外地的菜来了,直接进入菜市场就好,大城市群蔬菜稳定供应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

蔬菜的流通环节主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销售等环节,因为这不是供应20万、200万人,而是2500万人的供应

这里面必须要跟大家说一个关键角色

批发市场

批发市场,是外地蔬菜的主要销售渠道,90%的外地蔬菜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销售,同时也是本地蔬菜的重要渠道

上海比较大的批发市场有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其中以江桥市场为最大

围绕批发市场,这些蔬菜就进入了真正流通体系

上海六种蔬菜(最近上海的蔬菜都是从哪来的)(9)

©《上海城市群蔬菜产销及其特点分析》,作者:陈洁等

上海市的大部分蔬菜市场和农贸市场都到江桥蔬菜批发市场批发所需的蔬菜

它可以把菜农、合作社、零售商、超市、配送中心等各方随机的组织起来,也间接将菜农、销售者和消费者连接起来

本地蔬菜的供应体系稍稍简化一些

上海六种蔬菜(最近上海的蔬菜都是从哪来的)(10)

©《上海市蔬菜供应链管理分析》,作者:刘旭

以批发市场为主,在整体的流通链上,再向末端继续流通和输送

上海六种蔬菜(最近上海的蔬菜都是从哪来的)(11)

整理自©《上海新型蔬菜营销模式的调研与发展对策》,作者:孙占刚

所以我相信上海的蔬菜供应一直是充足的,这个不管疫情如何,一直都如此

但是跟以往不同的是,疫情期间很多地方是被封闭起来的,有菜也得能流通进来才能被吃到

外地蔬菜能不能进入批发市场,上海周边蔬菜能不能进入批发市场或者超市,这都需要打问号

就算流通渠道依然有效,通过效率相比疫情前肯定也不同

不过这一点在疫情防控面前是值得的,加大防疫监控才能最大程度阻断病毒从物流货运传染给宅在家的我们

另一方面,宅家里的我们真的不太需要着急,库存是稳定的,不存在说同样的人口数量,疫情前够吃,现在就不够吃了

与其慌乱觉得没吃的了,不如多开辟几个买菜渠道

04

所以我们的菜价,主要是受什么影响

最近菜价的波动现在也被大家关注到,其实蔬菜价格的波动也是有“道理”的

价格波动里面,最常见的就是季节波动,这是最稳定的

比如每年8月,处于夏季和秋季交接期,蔬菜种植处于换种换茬阶段,北方蔬菜生产能力减弱,货源吃紧,价格就会上涨

其实蔬菜供应有自己的淡季,有夏淡、冬淡,为了方便理解,你可以往立春、立秋这两个节点去靠

突然有种CCTV7农业频道的味道,也突然想起来,现在正值上海蔬菜供应的夏淡期

同时,极端天气自然也会影响菜价

2021年7月,上海受到台风 “烟花”的影响,蔬菜批发月均价为3.77元/kg, 环比上涨3.79%

这个价格涨上去,被居民狂买的因素,占比很小,更多的是从产地方面的影响

外地蔬菜产地省份也受到恶劣天气影响,那么这个蔬菜供应的影响就会一环套一环的影响到你碗里

原以为“烟花”过后价格会回落,没想到的是台风持续北上,然后北方的蔬菜产区降雨频繁,山西、 陕西等地普遍遭受洪涝,自然蔬菜供给下来了

于是去年9月,蔬菜从 “北菜南下” 夏季模式,又调转为 “南菜北运” 秋季模式,价格也自然随着波动

当然了,摆在我们眼前的影响因素,就是疫情了

最新的数据还没有,但是看去年11 月上海也经历了一轮新冠疫情, 疫情及各种疫情防控措施也导致菜价上涨

疫情排查及防控措施的执行等让蔬菜运输成本、 人工成本、 时间成本等有所上升

上海六种蔬菜(最近上海的蔬菜都是从哪来的)(12)

©《2021 年上海蔬菜价格回顾与 2022 年展望》,作者:马莹等

所以从产地、南北抢菜、疫情阻断运输几个方面,2021年菜价要比2020年要高一点

包括我们最爱的青菜价格也是

上海六种蔬菜(最近上海的蔬菜都是从哪来的)(13)

©《2021 年上海蔬菜价格回顾与 2022 年展望》,作者:马莹等

人工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去年9-10月间,上海有的蔬菜产地就出现用工荒

从每人每天80-100元涨到每人每天150-160元,有时候还找不到人

而且外地蔬菜价格里面,运输费用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油价和司机师傅工资上涨,去年蔬菜运输费用普遍涨幅也在30%左右

这些都成了影响菜价的细琐

05

所以此刻家里的一颗土豆、一颗白菜

可能都是跨越了万水千山,才能和我们相见

疫情结束后,我们也要始终记得,蔬菜的得来不易,不要浪费,要珍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