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综合素质)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新课改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新课改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综合素质)

新课改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一)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岗位上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二)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职业道德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特点

涉及角度

内容

专门性

特点(基本特点)

职业的独特性决定了其专门性

双重性

要求

教书育人

(《礼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全面性

内容

涉及教师职业劳动的方方面面

多样性

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

典范性和示范性

行为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广泛性和深远性

影响

广泛性影响各个方面,深远性留下深刻的印象

自觉性

意识

指教师因职业劳动的特点所决定的在职业道德意识上的更高的自觉性

高层次性

境界

高层次性是由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和任务决定的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一)教师的教育思想道德

教师教育思想道德要求教师必须有全面的质量观、科学的人才观、教育创新观、现代教育价值观、现代学生观,还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会使用现代教育手段,成为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道德

教育教学是教师职业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在现代化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讲解、传授文化知识并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它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活动,是教师同学生联系、建立关系的主要纽带。在教育教学的准备阶段、实施过程和检查总结等各个环节中,不仅始终贯穿具体的业务要求,而且始终贯穿一定的职业道德要求,这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道德。它是教育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三)教师的语言道德

教师的语言道德修养主要体现在:思想端正、以理服人、情真意切、准确生动、引人入胜、礼貌文明、为人楷模等几个方面。

(四)教师的交际道德

教师的交际道德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热爱学生、平等待人、尊重家长、密切联系、团结同事、善于协作、社会交往、公正无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师不但要思想高尚、业务精良;而且还要有广泛的社交能力,讲究社交道德。

(五)教师的个人生活道德

教师个人生活道德要求表现在,教师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精神充实、作风严谨、仪表端庄、文明礼貌、举止文雅、以身示范。

四、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范畴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荣誉、教师人格、教师幸福。

(一)教师义务

教师义务,是教师的一种职责、使命或任务,具有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约束力。教师义务既是社会、教师集体用以调节教师行为的手段,也是从教师个人自身的责任、良心和荣誉的角度出发,调节教师教育行为的手段。教师义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

1.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3.创设一个良好的内部教育环境。

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良心

教师良心就是在对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学校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教师良心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信念,对教师的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具有指导、监督和评价作用。教师良心具有以下特征:公正性、综合性、稳定性、内隐性、广泛性。

教师职业良心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具有两个主要特点:

1.层次性高:层次性高是指由于教师劳动的崇高性质以及教师本人往往对这一崇高职业及其要求有较高的自觉,所以教师良心在境界上高于一般的职业良心。

2.教育性强:教育性强是指教师良心的榜样作用和判断教师良心的最终标准是看良心是否真正符合教育事业的要求。

(三)教师公正

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准,体现着一定社会对教师的根本要求。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公正就是公平和正义,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的伦理原则。具体来说,公正必须具有三个特征:对等性、可互换性、最终价值判定的依赖性。

教师公正表现在教师与自身、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同事、教师与学生等人际关系之中。其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学生是最基本的要求。

教师公正的主要内容:1. 坚持真理;2. 秉公办事;3. 赏罚分明。

(四)教师荣誉

教师荣誉是指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行为的价值作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教师对自己行为的价值的自我意识。教师荣誉的内容如下:1. 光荣的角色称号;2. 无私的职业特性;3. 崇高的人格形象。

(五)教师人格

教师的人格主要指道德人格。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作为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道德品貌与特征,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性的道德行为范式和道德品质与境界,也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主体本质。从德育的角度看,师表之美的价值至少有三:(1)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德育潜能;(2)充分促进学生的榜样学习;(3)改善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效能。

(六)教师幸福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意义的体味构成教师的幸福感。教师幸福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感受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准确把握和理解教师幸福的含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教师幸福的精神性;教师幸福的给予性和被给予性;教师幸福的集体性;教师幸福的无限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