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

文 | 狐狸勋

编辑 | 狐狸勋

这个国庆假期,一波由00后的小花鲜肉主演的剧集《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以下简称小戏骨版)霸屏,占据了各位大爷大妈叔叔阿姨的心。

这群平均年龄在6—12岁的孩子吊打了一票鲜肉小花的演技,瞬间圈粉无数,更赢得网友集体疯狂打Call:“未来的演艺事业看来后继有人了。”

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1)

据数据显示,小戏骨版的红楼关注度为0.1312%,市场占有率为5.3627%,均位于同时段第一名,甚至超过了浙江卫视《中国新歌声》的数据。

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2)

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3)

对于这部下午4点在湖南卫视播出,只有9集,每集25分钟左右的剧集来说,没有黄金时段,没有流量鲜肉,凭什么能够取得观众这么高的认可?

演技永远是不二法则

其实不难看出,小戏骨版明显是以87版《红楼梦》为模板Ctrl c,Ctrl v。

从剧情、格调到人物都整体都可以称之为87高仿版mini红楼。唯一不同的是,与87版演员年纪相差较大,而熟悉原著《红楼梦》的都知道,书中所描写的黛玉宝玉等人物年龄基本为十一二岁,这一点看小戏骨版似乎更贴近原著。

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4)

所以与其说小戏骨版是分了这个超级IP的一碗羹,不如说更像是弥补了87版以大饰小的缺憾的情怀。

众所周知,《红楼梦》做为一个大IP免不了拿到荧幕上分割,其中当属87版最为经典,后2010年李少红翻拍的一版虽有众多流量鲜肉小花加盟,但口碑却不尽如人意。

要说当年李少红版的红楼梦不论演员阵容,还是导演李少红等幕后团队都在如今的小戏骨版之上,为何被一群小孩吊打?

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5)

“为小戏骨演技疯狂打call”是网友对小戏骨版最多的评价。观众认可一部影视剧的好坏,最直观的就是看演技,小戏骨版能够产生观众的自来水营销就在于此。

不论是小林黛玉见到贾宝玉时的那一抬眸的惊艳。

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6)

还是薛宝钗初见林黛玉,颇有原著中不愠不火的神情。

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7)

就连王熙凤的精明干练也演绎的不在话下,眼神里都是戏。

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8)

而反观李少红版红楼梦,先不说演技,从演员的选角上就已经落败,《红楼梦》作为一部家喻户晓的名著,又是李少红执导,自然都想出演名利双收,所以在演员的选角上不免存在利益博弈。

而小戏骨版就不会存在这类问题,更能沉下心来选角。比如,薛宝钗一角,相比李沁,小戏骨版的演员则完美诠释了“生得肌骨莹润”。

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9)

在这个观众快被小鲜肉的面瘫演技逼疯的躁动时刻,小戏骨们老戏骨版的精湛演技可谓是一股清流。有大IP保底的剧集,好故事不愁,演技就是众家博弈的不二法则。

小戏骨或成利益产业链

这已经不是“小戏骨”推出的第一个爆款了。去年《小戏骨·白蛇传》同样因为小演员表演传神、制作和特效水平良心成了网红剧,腾讯视频点击了超过4.2亿次。引起一阵朋友圈转发。

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10)

一年来上万人打分,分数依然坚挺在8分以上足见作品的质量。

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11)

俗话说每一个好的影视剧背后必定有一个牛13的团队,而小戏骨背后的推手正是以潘礼平为主的制作团队。

曾担任湖南卫视第一任节目中心主任的潘礼平,是卫视创建初期重要的“改革派”,更被称为《爸爸去哪儿》团队“教父”,一手打造了总导演谢涤葵及其“爸爸”团队。并发掘打造了是李锐、张丹丹、李兵等知名主持人。

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12)

2015年潘礼平开始策划“小戏骨系列”,2016年《小戏骨白蛇传》大火后,做为法人代表注册了挂靠在湖南卫视旗下的湖南芒果小戏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由湖南广播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出资2000万元100%控股成立。

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13)

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14)

随后推出了小戏骨版《花木兰》、《刘三姐》等多部剧集,今年8月推出的《小戏骨·放开那三国》评分除唐国强版《三国演义》外,已经超越各《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

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15)

由于电视台播出剧对时长和剧集的严格要求,而小戏骨系列的体量完全达不到,导致在豆瓣上均以“电影”为名号。

而制作团队有意将小戏骨打造成一条龙产业链,不仅成立了线下专业的小戏骨培训团队,专门培养00后小戏骨,未来还会陆续推出院线电影、网剧,甚至是网大,更要将儿童合作推到国际平台上。

这样看小戏骨团队不仅致力于打造一个简单的IP,更是要打造一个完整的利益产业链。

湖南卫视转型“文化餐”

近几年广电对卫视的严抓严打,多部卫视过分“娱乐”的综艺节目惨遭下架,而湖南卫视一直以“泛娱乐”做为文化定位显然处在一个悬崖边缘的位置。

很显然湖南卫视早就嗅到了这股危险,08年推出了《中华礼仪之美》(2015年更名为《中华文明之美》),结合当时情况可能是为了顺应奥运会大力发展文明礼仪的政策,但同时也给湖南卫视的“轻转型”打开了一条道路。

湖南卫视转型的最大体现是对黄金时段节目的调整,目前只有《快乐大本营》保留在黄金档,《天天向上》调整到晚十点播出,同时将16年升级为独立节目的《中华文明之美》放至黄金时段播出。

不论是深度广度,或是时长体量上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更是吸引了《爸爸去哪儿》中的嘉宾刘烨、胡军父子等加盟,湖南卫视以IP养IP的方式使“文化餐”开始逐渐走向观众饭桌。

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16)

据了解,小戏骨系列的运营也得到了湖南台内部的支持,不仅免费提供其改编作品的IP,还给到了各种资源渠道帮助。虽然从节目片尾无品牌投资的情况看,湖南卫视目前还没有靠小戏骨团队赚钱,但未来商业IP的价值打造起来,各项资本收益可想而知。

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17)

就如今年大火的《人民的名义》,虽开始关注度差强人意,但凭着口碑和价值一路逆袭,成为打破湖南卫视本身泛娱乐化定位的典范,助推了湖南卫视的文化转型,同时也突破了受众层面的禁锢。

小戏骨团队目前虽然还不足以引起太大风浪,但随着湖南卫视转型这趟航线继续前行下去,日后不仅能养出自己的大IP,同时又推动了自身的文化转型,可谓是一举两得。

小戏骨红楼梦现状如何(几百片酬造就1亿点击)(18)

除了是湖南卫视文化转型的产物,小戏骨版《红楼梦》的火爆,一方面是因为其自身价值与当下的政治环境、政策支持的高度吻合度,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为基础价值观的作品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另一方面也是对当下影视剧行业的讽刺和折射,在当今产能过剩歪瓜裂枣层不出穷的环境下,观众越来越排斥靠流量明星为生的影视剧。就像小编大BOSS说的“甭管啥题材想做好都得匠心先行”,想要赢得市场和观众必须是真正的精品。


影投人

中国影视行业投资服务平台,致力于对优质影视项目、公司、青年导演、编剧的资本扶持及法务、财务、投融资等专业化服务。

【如需转载请联系,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