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第三阶段排放标准国几(非道路国二升国三对农业机械行业的影响)

农机第三阶段排放标准国几(非道路国二升国三对农业机械行业的影响)(1)

资料图,来源互联网络

8月12日,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发文,明确农用柴油机“国二”升“国三”的过程中,推广鉴定信息需要变更的情况。

这对于焦心等待“国二”转“国三”具体政策落地的农用发动机企业以及与其配套的主机企业,此次发文具有什么意义,对其“国二”机器的库存消化又有什么影响?

操作层面的实施文件而非决定性文件

该文件发布以来,引起了各大企业的广泛关注,其中关于第四条实施时间的规定更为引人注目,不少企业扼腕叹息,感叹期望“国二”转“国三”切换日程改变的希望破灭。那么,这个文件当真威力这么大,就此了结了企业的所有希望了吗?未必尽然。

具有以上想法的企业,其实是弄错了此次发文的目的以及该文件的性质。

在环保部于去年5月份发布非道路柴油机排放标准升级的文件之后,与购机补贴息息相关的推广鉴定信息是否更改,却迟迟未出台相关政策,造成“国二”与“国三”机型补贴信息不明确,对各相关企业安排生产计划产生了不利影响。

故而,随着企业对于明确鉴定信息更改情况的呼声越来越高,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发布此文解决各企业的困惑。

至于文中关于鉴定信息变更时间的规定,只是如文中所说的是为了“配合GB 20891-2014《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的实施”,所必须采用的最晚变更时间点而已。

其实,无论是农业部还是农机部门,对“国二”升“国三”的时间点,都没有决定权,当环保部发布非道路柴油机排放标准升级文件后,无论是农业机械还是工程机械,升级的日程都已确定,无法改变。

因此,该文件其实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关于实施路径的指导性文件,而并不是农机领域“国二”升“国三”的决定性文件。

切换后“国二”机器怎么办?

“国二”转“国三”的切换日程既已确定,鉴定信息变更情况也有了明确说明,那么,在切换时间点后,仍未销售的“国二”机器如何解决?

由于“国二”减排技术难以向“国三”减排技术改进,加之成本约束,“国二”机器返回生产线拆装改进,不具有可行性;而就此尘封,又无疑是笔巨大的损失。

那么,对于企业来说,为降低损失,“国二”机型库存必须消化。如果实际执行过程中,切换时间点卡得非常严格,那么企业就不得不低价抛售或者提前销售。

如果低价抛售,正如一位收割机企业老总所说,虽然能够消化大部分库存,保住眼前利益,但却做坏了市场,失去了长远利益,行业难免出现震荡。

如果提前销售,企业将切换时间点后才该销售的“国二”机器,记做今年已销售,也难免给市场带来混乱,也给企业带来不小的风险。

因此,笔者认为,在切换后,会存在一到两年的缓冲期,给企业消化的时间。

所谓“缓冲期”,其实是一段相关监督部门态度晦暗不明的时期。为了使企业不致遭受太大的损失,而导致行业出现动荡,在一段时期内,监督部门对“国二”机器在市场上的流通,或许会睁只眼闭只眼。

故而,在此缓冲期内,“国二”机器的流通,并不会完全停止。

补贴希望仍在 只待踏实前行

尽管笔者认为,排放标准切换后会存在一定的缓冲期,但未来的事不可把握,难题也不是投机取巧钻空子就可以解决。企业究竟如何才能安然度过“国二”向“国三”的转型期,还需从现在做起,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国二”向“国三”切换后,“国二”机器遗留库固然难免,但企业可以从此刻入手,根据自身实力,合理安排生产,优化库存计划,从而将损失减到最小。

而对于今后是否会有资金补贴,企业也不必就此绝望,毕竟对此国家还尚未有过任何说明。并且,农机相关部门对企业转型过程中的困境也非常了解,相信他们也会由此对企业做出相应的政策支持。

再退一步说,就算政策对此无任何支持和宽松,在市场竞争中,那些踏实前行的企业仍会屹立不倒,毕竟政策只是辅助,实力才是根本。

作者:段运红,知谷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授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