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对父亲致敬的歌曲(献给父亲的歌唱给自己的歌)

表达对父亲致敬的歌曲(献给父亲的歌唱给自己的歌)(1)

赵伟铭

生活晨报全媒体记者 张旭东 报道 十年前,由筷子兄弟演唱的歌曲《父亲》风靡大江南北;十年后,由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重新填词演唱的《父亲》,演绎了消防人的父子情,再一次打动了很多人。

在筷子兄弟发布的MV《父亲》中,讲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老父亲的故事,唤起的是大众的集体回忆;而在消防版MV《父亲》中,虽然父子真情是共通的,但很多场景却是消防人独有的记忆。

子承父业,承继的不仅仅是一份职业

高云峰是这首MV的策划者、重新填词的词作者。“多年以来,我发现消防队伍中有很多父子都是消防员。《父亲》这首歌唱的是父子之情,我想,同为消防员的父子之间,应该有着更深的感情。”作为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宣传干将的高云峰,就想着做这么一个策划:把消防员的父子之情呈现给大家。于是,他和战友们一起研究,并很快重新填写了歌词,之后开始筹划MV的拍摄和歌曲的演唱。

表达对父亲致敬的歌曲(献给父亲的歌唱给自己的歌)(2)

赵格飞

在消防版MV《父亲》中,赵格飞、赵伟铭、赵子铭三父子算是本色出演。父亲赵格飞,曾任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儿子赵伟铭,现就任于闻喜县消防大队,是一名中队干部;另一个儿子赵子铭还小。

对于出演MV,起初赵伟铭有些抗拒,一方面是繁重的工作压力,几乎抽不出空闲时间;另一方面,他并不想“表现”自己。不过,在高云峰等人先期做通了父亲的工作后,赵伟铭也只能答应了,“幸好,需要拍摄的画面并不多,没有耽误多少时间。”

当然,对于这首歌赵伟铭是很喜欢的,“重新填写的歌词,唱起来特别有感觉,需要配合拍摄的画面,几乎就是我和父亲日常生活的场景。”

从小受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赵伟铭高考后填报了警校的消防火灾调查专业,并被顺利录取。赵伟铭说,“我从小就是在消防队大院长大的,看着一身戎装的消防员,看着进进出出拉起警报、闪烁警灯的消防车,就觉得特别神气。我的志愿就是成为一名消防员,像我父亲那样。对于我来说,消防员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这其中包含着更多的是一种情怀”。

绝不给父亲丢脸,这就是底线

在消防部队有很多子承父业的“消二代”。赵伟铭表示,“消二代”们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最终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仅仅和别人一样努力都是不够的。由于父辈的光环存在,由于期望达到父辈的高度,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赵伟铭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在小时候的某一天,父亲回家时的场景:“那天,父亲是被几个战友用门板抬回家的。战友们一脸紧张,父亲却仿佛事不关己一般。”原来,那天父亲指挥了一场灭火战斗,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火场的状况,父亲爬到了附近的一处房顶上。结果,房顶突然塌陷,父亲直接从房顶落到了地上。“那一次,父亲在家躺了三个多月才恢复健康。在我的印象中,那也是父亲在家待的时间最长的一次”。

父亲退役后,赵伟铭能感觉到父亲对消防队的留恋,“到现在,他还坚持使用当年消防队发的被装,家里新买的被子再高级再舒适,他也觉得不习惯。”因此,当赵伟铭考上警校后,明显感觉父亲高兴了很多。

自从赵伟铭进入消防队伍以来,父亲时不时地会给他传授一些需要用心、用力的经验,从灭火救援需要注意的事项,到与战友们和睦相处的方式方法,事无巨细。

赵伟铭现在是中队干部,经常战斗在灭火救援的第一线。“我牢牢地记着父亲的教诲。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要冲在战斗的第一线,绝不给父亲丢脸,就是我的底线。”

是父亲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亲

在MV的录音环节,很多人初次听到刘国泽的演唱,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不仅曲好、词好,国泽的演唱也特别到位!听着听着,就好像我的父亲正在看着我一样”,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空港大队的参谋陈鹏说,“这首歌唱到了我的心里了”。

刘国泽从小喜欢音乐,大学期间还得到过校园歌手大赛的一等奖。“我虽然不是特定意义上的‘消二代’,但我与消防结缘也是很早就注定了的。”

由于父母工作较忙,刘国泽从小是跟着姥爷姥姥长大的。刘国泽的姥爷是夏县警校的老师,专门从事消防学教育工作。而夏县警校,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廊坊)的前身。刘国泽也是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火调专业毕业的。在刘国泽的记忆里,姥爷总是忙着做各种火灾实验……

刘国泽表示,“这首消防版《父亲》的歌词,把消防人的父子之情写到位了,所以唱起来特别容易投入,特别容易唱出感情。”刘国泽现年27岁,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父亲的孩子,也终将会成为孩子的父亲。无论是作为父亲还是作为孩子,消防员时刻面临的危险,都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但既然已经成为了消防员,即使是为了职业的荣誉感,我们也不能在危险面前后退。”

每一位消防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第一次出警、第一次救人的情形。刘国泽说,“第一次参加灭火战斗,会有紧张会有局促,但不会有恐惧;第一次救人,会有激动会有担心,但不会有人退缩。当我第一次救援时,看着救出来的人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一瞬间感到了生命的脆弱。现在每一次出警能够平平安安地回来,我就会又疲惫又开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