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永驻心中(延安精神历久弥新)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1月5日,“延安‘窑洞对’与党的自我革命”专题研讨会在沪召开。

延安精神永驻心中(延安精神历久弥新)(1)

  感悟延安精神时代新内涵

  指出,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次来都温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启示。关于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为在新征程上理解延安精神的真谛、传承延安精神的精髓指明了方向。

  “延安始终是革命的圣地,我们党在延安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认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纠正了错误路线,高度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整顿党风、学风、文风以确立优良作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为中国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充分认识在党的二十大闭幕后考察延安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学习和传承延安精神,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整顿作风、统一思想,勇于自我革命、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

  在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叶骏看来,十年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的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对学习和传承延安精神作出了系列重要批示和讲话,其中在党的二十大闭幕后考察延安的重要讲话尤为深刻。关于延安精神的系列论述是我们学习、研究、宣传延安精神的思想指引,是在实践中贯彻延安精神的行动指南。

  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提出,我们要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新内涵,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教育教学、理论阐释、学习宣讲的方方面面,将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用活。

  自我革命指引砥砺前行路

  从孕育于延安窑洞里的“人民监督”,到立足长期执政提出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相互辉映,映照着同一个真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二级巡视员王亚妮告诉记者,坚持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党总结百年奋斗的十项历史经验之一。此次延安之行,既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的宣示,也是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继续坚持自我革命、坚定理想信念的宣示。

  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朱鸿召看来,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品质,源自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理论逻辑;源自百年党史,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逻辑。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两个答案,是外部监督与自我监督相结合,是他律与自律相辅相成,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认为,党的二十大提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这一重要命题具有重要意义。延安时期,党在领导集体的确立、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树立独立自主思想、保持底线思维、加强党的建设与团结等方面的实践意义深远。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延安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是以自我革命精神砥砺初心使命、进一步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推向前进的号召和动员。

  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再出发

  党的二十大围绕党长期执政任务,提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新使命和自我革命新要求。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吴德刚表示,自我革命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十年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举措、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我们党立足实践对新征程上党的自我革命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并告诫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看来,新征程上,我们务必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始终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

  勇于自我革命是新时代决定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远新提出,我们要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着力打好自我革命的攻坚战和持久战。同时,要坚持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注重锻造勇于自我革命的党员干部队伍,坚持构建科学规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保障。踏上新征程,我们要弘扬好延安精神,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再出发。

  会议由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等主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查建国 陈 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