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致富经(皂角造出致富路)

皂角致富经(皂角造出致富路)(1)

皂角致富经(皂角造出致富路)(2)

一场春雨一场暖,在亚拱村丫口园坡耕地里,部分皂角树正冒出新芽,攒足了劲吸收着养分。亚拱村是纳雍县曙光镇所辖较边远的村,丫口园因海拔较高,村民通常只能种洋芋才有收成,2019年,在曙光镇产业结构调整中,亚拱村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在丫口园种植了500余亩皂角树。

“以前这里种庄稼收成少,只能种洋芋,种下皂角树后,也不影响洋芋收成。”该村村委会主任王光举说,皂角树的种植面积覆盖3个村民组151户农户,皂角树产生效益后还能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

截至目前,曙光镇通过退耕还林方式,共种植6800亩皂角树,下一步,还将持续扩大种植面积。

皂角树全身是宝:皂角刺可入药,皂角精可食用,皂荚中提取的化工原料可用于洗涤用品……皂角树是“懒庄稼”,种植前期投入少,种植后易存活且便于管理。

织金县皂角产业日渐成熟,使得该县猫场镇已经成为西南地区有名的皂角米加工基地,年加工皂角精1000余吨,创造产值3亿余元。

在猫场镇皂角精加工基地内,大小不一的皂角刺依次摆放,货架上各类皂角产品琳琅满目,加工车间内,工人正忙着包装皂角系列产品。

“皂角米只能依靠人工剥,每年都需要大量工人,除了可以在园区上班,他们也可以在家里剥。加工后的皂角米将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织金县皂角产业商会会长、贵州美滋堂食品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谢伟说。

皂角树产生效益后,亩产可创造1万余元经济价值,群众粗加工后的皂角米可以销售给当地企业,优质皂角米每公斤可以卖300元。围绕皂角产业,群众通过种植、务工、销售皂角精等方式,直接带动该县30余万群众增收,皂角树成为群众的“绿色银行”。

2018年以来,织金县统筹推进“退耕还林”“国储林建设”等项目,推进皂角产业成为“一县一业”的特色产业。通过招商引进专业化种植主体,采取“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模式,通过套种银杏、南瓜等经济作物实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目的,在全县33个乡(镇、街道)共种植皂角52万余亩。

为提高皂角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破解群众家庭作坊式粗加工“瓶颈”,织金县统筹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在猫场镇建成皂角米加工基地,为大大小小的企业提供就地加工场所;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校、企业的合作,推出“养颜三宝”等系列产品,实现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

在黔西市金碧镇杨家店村的皂角、香椿苗木基地里,群众正忙着管护苗木。“我家住在附近,出门就可以上班,管护工作也不累,一个月下来还能有2000多块钱收入。”务工人员杨林会说。

近年来,该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种植苗木300余亩,其中培育皂角苗270亩,通过流转群众土地、提供就业和产业分红等方式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据了解,2010年起,黔西市金碧镇杨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药用皂角品种或家系,以杨家店村为中心,发展以皂角刺生产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经十余年的发展,该合作社已成为集药用皂角育苗、种植、粗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产品销往安徽亳州、四川成都等地药材市场和制药厂。

近年来,黔西市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新一轮退耕还林等工程项目的实施,将皂角产业纳入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范围。截至目前,该市已发展皂角10万亩,其中2000亩已投产,每年创造产值约400万元。

产业兴则百姓富,毕节因地制宜进行合理规划,坚持示范引领和群众发展相结合,发展皂角连片种植,做大做强特色农业。目前,全市共种植90余万亩皂角,年产皂角刺70余吨,皂荚约64吨,有120余家皂角米加工企业,年综合产值达4.5亿元。

皂角致富经(皂角造出致富路)(3)

阅读推荐

毕节一医院引进人才61名

来源:毕节日报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燕民 史开云

编辑:胡秀娥 责编:蒲艳梅

编审:韩 雷 监制:孟性荣

皂角致富经(皂角造出致富路)(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