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暗示自己能成为更好的人(凡事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

心理学暗示自己能成为更好的人(凡事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1)

文/唐若

唐若心学原创作品,违者必究

一个人强大与否与其思维方式相关,当一个人具备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往往他的成长速度会越来越快,也会越来越强大。

心理学暗示自己能成为更好的人(凡事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2)

一、归因理论:你是外在归因为为主,还是内在归因为主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归因理论,归因方式意思是当某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习惯性思考的方式,有些人习惯思考的方式是把事情的原因从自己身上找,我们称为内在归因方式,还有的人习惯把归因方式强调是外部的原因,我们称之外在归因。

内在归因方式与外在归因方式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习惯内在归因方式的人,在成长中会不断鞭策自己,持续奋斗与努力。

而习惯外在归因方式则习惯了逃避与自甘堕落。比如有些人认为自己混得不好,如果是内在归因的人,会认为是自己某些行为方面不够努力,他们会不断调整自己的模式与认知,改变自己,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好。

心理学暗示自己能成为更好的人(凡事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3)

而如果是外在归因的人,则会认为是家庭的原因亦或是别人不懂得赏识自己,外在归因的人,大都会郁郁不得志,一直活在抱怨与痛苦的世界中。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现状,我们更需要是内在归因,外在归因是处于我们无法改变的条件下,但是内在归因却能让我们重新调整自己的认知与行动。

更多关于自我成长与成就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的专栏,成就最好的自己,帮助你从思维,心态,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去调整自己,塑造自己,变成最好的人。

心理学暗示自己能成为更好的人(凡事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4)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改变

面对人生的外部环境,每个人都要知道,我们并没有多大能力去改变。正如我们成长的环境,我们的出身,这都是我们无法选择的。

但是面对自己,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才能影响别人,这是我们能影响别人最大的途径。

有一个人在临死的时候悔悟,年轻的时候,他梦想改变世界,但是后来才明白的是,一个人最能改变首先是改变自己。

心理学暗示自己能成为更好的人(凡事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5)

只有你真正变好了,你身边的人看到你的变好,才会被你影响。当你没有变好的时候,你想改变别人是不太可能的。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你会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对别人会更为宽容,而这才是你的魅力所限。

我曾经看过一个老师的书籍《零极限》,那个老师治愈所有人最爱说的四句话,就是“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这四句话。

心理学暗示自己能成为更好的人(凡事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6)

任何人在她面前阐述自己,她都会首先说对不起,即使那个人与她素不相识,她都会诚恳道歉,因为她会深深认为所有人的不幸福都是因为自己可能不够理解对方,亦或是她没有早点认识对方,她通过深深的歉意让对方重新发现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这样的疗愈带来力量也是巨大的。

学会把身边人的不幸都归因于自己,这是这个老师的强大,也是他能够疗愈更多人的关键。当我们越能为自己负责,同时为身边的人负责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就是他们的引领者。

因为你思考已经不再只是自己,你放下了自我的偏执,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去开悟别人,这是我们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所带来的最大价值。

心理学暗示自己能成为更好的人(凡事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7)

当你持续内省的时候,你的世界才会越来越强大

一个人习惯把原因归于自己,你就能越承重,你的内心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亦舒也曾说过,生活中无论有什么闪失,统统是自己的错,与人无尤,从错处学习改过,精益求精,直至不犯同一错误,从不把过失推诿到他人肩膀上去,免得失去学乖的机会。

这就是我们的成长,当我们越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你就越能活出一束光,你身上的能量就越大。

曾国藩之所以能影响众多的人,成为一代大儒,最根本的就是一生持续内省,曾经的他诸多缺点,用他自己的话说,话多,好色,愚笨,都是缺点。

心理学暗示自己能成为更好的人(凡事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8)

但是他最为可贵的是,他敢于内省,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断精进自己,经常写信就是反省自己身上的缺点,然后不断改正,他的持续成长与内在反省有密切关系。

当我们越能够从自己身边反省做起,越是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你就会了解到,人生的路,只有做好自己,就不会存在任何问题。

在成长的路上,请相信一切都是你最好的修行,你遇到的人和事情都是对你的修炼,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也是如此,当你足够好的时候,你的外在就不会有余缺,而是满满的幸福与圆满。

今日话题:你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吗?欢迎探讨与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