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的历史断层(人类为何失去了丁丁骨)
人类进化起源于森林古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人类四个阶段。
人类曾有丁丁骨在很久以前,人类身体里曾经有这样一块骨头,那就是丁丁骨,在哺乳动物中间,丁丁骨其实不是个少见的配件。灵长目、食肉目(包含陆上食肉兽和海象等有鳍脚的海兽)、啮齿目、蝙蝠和一些外表相似,但关系并不近的食虫小兽,都有不少带阴茎骨的物种。人类在这方面是个另类,生活在旧大陆(非洲、亚洲)的猴子和猿,包括我们最近的亲戚黑猩猩,都有这根骨头,我们却没有,所以说人类没有丁丁骨对生物学家而言,其实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情…
尤其是,我们的亲戚黑猩猩也有丁丁骨,根据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社 (Proceedings of Royal Society B) 期刊指出,最近有科学家发现,人类原本其实是有丁丁骨的,但那根骨头却随着演化渐渐消失了。科学研究显示,丁丁骨大约在一亿四千五百万年至九千五百万年前首先在灵长类动物和食肉动物两者共同的祖先中进化产生。在人类世系(human lineage)与黑猩猩分歧后,人类丁丁骨消失。阴茎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消失的时间节点大致跟人类转变为一夫一妻制生活方式的节点一致。
那这种进化是退步,还是优势?
达尔文认为人类的进化是性选择的结果,而非自然演化,丁丁骨在人类过去的繁殖行为中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因为它让男性在面对众多性行为竞争时拥有更多保障,它能延长时间,提升女性受孕机会,并防止女性的其他对象介入,确保男性将自身基因传递下去。
表面上看,一生中只与一个性伴侣白头到老似乎并不是个好主意,至少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是这样的。雄性的精子数量极其丰富,而且生成的时间很短,将如此多的资源仅仅投资于一个雌性身上,似乎并不利于进化。此外还有理论认为,雌性如果有多个伴侣,也是益处多多。如果她孩子的父亲均不相同,那些孩子可能会避免许多疾病的侵扰。
那人类为什么最终会选择一夫一妻制呢?事实上,随着人类开始学会直立行走,为了生存,人类进化了一个更快的新陈代谢和更大的能量预算,来适应更大的大脑,从而消耗更多的卡路里,在这个时候,为了能够保存充足的能量,人类开始减少择偶的时间,
因此,人类选择了一夫一妻制,解放了人类雄性为了拥有配偶而造成的能量浪费,减轻了雄性为了拥有配偶而造成身体上的进化压力,使人类雄性的身体资源能够更好地用于大脑的发展,而不是用于保持身体的高度雄性化,同时也使人类的雄性,没有必要保持高浓度的雄性激素,从而延长了人类雄性的寿命,使知识的运用得以累积,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奠定了身体的基础。
可以说,人类的一夫一妻制是伴随着人类的雌雄从发情动物进化为泛情动物而进化的。而为了保持一夫一妻制的关系,人类男性开始失去丁丁骨,阳痿开始成为了人类男性的特征之一,从生理基础上避免了人类去寻找多个伴侣,为一夫一妻制提供了生理保障。
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人类选择一夫一妻制之后,男性之间的竞争少,也就不需要很久时间,平均不到两分钟,丁丁骨的作用也就消失,而这节省出来的时间又可以用于劳作,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当然,人类失去“金枪不倒”的能力,却为后世无数的迷信活动和野生动物的残害打开了方便之门。
总结
可以说,失去丁丁骨是人类选择一夫一妻制的副作用。恩格斯曾经说过,人类发展史上三个"最伟大的进步".第一个"最伟大的进步",是由动物的"雄性嫉妒"变为"雄性的相互宽容";第二个"最伟大的进步",是由动物的乱伦关系变为人类的伦理关系;第三个"最伟大的进步",是由动物性的杂乱的两性关系变为相对固定的对偶关系.人类由群婚制过渡到对偶婚制的"最后胜利"是一夫一妻制,这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始,从此,才真正进入了人类社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