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前3所重点高中排名(全省高中官方排名第一)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沈蒙和 通讯员 朱张津

前不久,浙江省教育厅公布2020学年高校新生(浙江籍高中毕业生)体质健康情况报告,其中,杭州外国语学校总成绩合格率排名全省第一,所以备受关注。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翻了翻我省高校新生近10年的体质健康报告,发现这已经是杭州外国语学校第二次“登顶”了,上一回是2011学年。此外,该校在2012学年也入围了前10,排名第五。难怪有家长好奇:这不是一所以外语为特色的中学吗,为何毕业生体测成绩如此优秀?(内心OS:莫非体育也是外语老师教的?)

本周,记者直接去了趟学校,找答案。

杭州前3所重点高中排名(全省高中官方排名第一)(1)

中午12点半,淅淅沥沥的小雨让校园看起来雾蒙蒙的,操场上依然有好几个奔跑的身影,是男生们趁着午休来踢足球。

下雨天还踢球?午休时间不写作业吗?老师不管吗?记者问号三连,从操场边路过的同学却是一脸见怪不怪的神情:“不光午休时间,下午最后一节课结束,来踢球的人更多。这些课余时间学校本来就是让我们自主安排的,看,陪他们一块踢球的就是体育老师。”

杭外是一所全寄宿制的公办中学,校内有初中部,也有高中部,学生约2000人左右。“要是天气好,学校里很多运动场地要靠‘抢’才有位置。像我下午下课后去打羽毛球,必须和同学分工合作,一个人去打晚饭(怕打球打晚了,食堂关门),另一个人跑去占地。”高二女生小唐告诉记者,“结果经常遇上比我们跑得还快的初中学弟学妹,大家顾不上谦让,索性单打变双打,这样都能上场。”

杭州前3所重点高中排名(全省高中官方排名第一)(2)

小唐的描述很有画面感,让记者感受到了浓浓的校园运动氛围。话说回来,这里的高中生精力为啥如此旺盛?哪来那么多运动时间呢?

科学作息,保障睡眠

国庆长假前,杭外的校运动会刚刚落幕,女子1500米校纪录保持者高三生小应,又拿了两个冠军——1500米和800米。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运动健将的文化课成绩也常常位居年段榜首。

杭州前3所重点高中排名(全省高中官方排名第一)(3)

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作息安排:只要不下大雨,每天早上在操场跑5公里。“学校在作息安排上,给我们留足了睡眠和锻炼时间,所以我有精力有时间坚持每天锻炼。我一般六点半起床,跑5公里用时约半小时,跑完再去吃早饭,然后回到教室,刚好赶上七点四十分的早自习。”

在杭外,初中生晚上9:20就寝、早晨6:40起床,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高中学生晚上9:50就寝、早晨6:40起床,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

小唐和小应两位同学算了算,除了学校统一组织的体育锻炼,她们还有4个时间段可以自由活动:1.早自习前(晨练,约20分钟);2.午休时间(约1小时);3.下午课后(4:30下课,6:20上晚自习,除去晚餐时间,有1个多小时);4.晚自习后(约20分钟)。

上述自由活动时间,同学们多半会用来参与体育、艺术和社团等各项活动。

“像我和班里几位女生,每天起床后都会去操场跑三圈,既是锻炼,也是提神。”小唐说,“之前整个暑假没有跑步,开学初刚恢复晨跑,还不太适应,觉得累。现在一个月跑下来,轻松多了。这次运动会200米和400米两个项目,我都拿了名次。而且每次跑完步再早读,感觉学习效率都提高了。”

杭州前3所重点高中排名(全省高中官方排名第一)(4)

睡眠好、学习压力小、锻炼时间充足,不仅让学生们拥有了充足的体力,还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杭外许多学生都像小应、小唐一样,既是学霸,也是运动健将。

控制作业,重视体育

在杭外,自由活动和用来写作业的自习课,完全是两回事。

“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量比较合理,举办大型学生活动期间(如运动会期间),作业还会再减量。所以,大家基本在晚自修就能完成,不用在课余时间争分夺秒,更不用每天起早摸黑,保证我们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然后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运动中去。”小应说。

小唐则告诉记者:“我平时会在午休时间写一会儿作业,这样的话,晚自修上到一半,大概8点多,所有作业就写完了,会多出不少时间预习、复习和阅读。”

运动这件事,除了要有时间,还要有空间。虽然小唐每回“抢”羽毛球场地都很辛苦,但她认为学校的运动场地还是蛮多的,足球场、排球场、兵乓球场、篮球场(室内室外都有)……

杭州前3所重点高中排名(全省高中官方排名第一)(5)

校长方健文表示,一直以来,杭外坚持五育并举,把体育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运动场馆几乎每天都开放,孩子们课余时间可以随时去锻炼。在体育课方面,杭外很早就开始探索实施体育课选项教学,注重保护、发展同学们的体育兴趣和特长。如今,学校还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

应同学自豪地说:“开学前,我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在网上选课,有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五个项目,我选了篮球。每次上体育课,是6位老师带3个班,相当于小班教学,上手挺快。”

除了每周的体育课外,上午9:30-9:50是杭外学生的集体锻炼时间,天气热时会做广播操,天气转凉则会安排跳大绳、篮球游戏等,下午4:30-4:50是统一的阳光长跑。校园运动氛围就是这样起来的。

杭州前3所重点高中排名(全省高中官方排名第一)(6)

减少刷题,增加实践

说到控制作业量,记者不由地想起了近期的“双减”政策。在方校长看来,杭外多年来一直在贯彻“双减”的思路,扎实开展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大气、睿智、阳光、自信的气度与品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我和老师们常在想,如何让学生感觉课业负担轻,首先就是要让他们对这门课感兴趣,因为对于喜欢的东西,我们总是‘乐此不疲’。其次,到底是什么容易让学生有负担?往往是机械枯燥地刷题。所以,学校通过创新作业形式,增强作业的吸引力,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方校长表示,杭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阅读,是杭外多年的传统,像每年寒暑假的语文作业,包括阅读书单和观影清单,都会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像《雷雨》课本剧表演、外文节戏剧之夜等,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在撰写剧本、排演剧目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更锻炼提升了领导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小唐就刚刚获得《雷雨》最佳“蘩漪”。

除此之外,杭外一直在探索实施项目化、跨学科的作业,引导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以科学为例,假期作业往往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利用日常生活物品进行微实验并完成一份研究报告。进入高中以后,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赛事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今年暑假,杭外学生就在国际标准化奥赛中拿到了一块金牌,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也获得了一等奖。

杭州前3所重点高中排名(全省高中官方排名第一)(7)

“正是因为如此,近年来,杭外培养的学生不仅仅有外语类的人才,比如媒体比较熟悉的张京,也有像汪滔、沈亦晨等年轻的科技创新人才。”方校长说,“作为一所完中,杭外更加注重塑造文理融通、更加多元的校园文化,让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到高中六年时间里,静下来、沉下去,自然生长、积蓄力量,也让我们可以静待花开,守望他们厚积薄发的那一刻。”

杭州前3所重点高中排名(全省高中官方排名第一)(8)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