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低做小咎由自取(伏低做小咎由自取)

文|夏小淑

王珂曾喊话刘涛:老天放任我糟蹋浪费了那么多,若要惩罚我只在这一个女人身上用情一生,精尽人亡,也算公平。

伏低做小咎由自取(伏低做小咎由自取)(1)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中,二当家对春三十娘深情告白:你这么关心我,我愿意为你精尽人亡。

伏低做小咎由自取(伏低做小咎由自取)(2)

"精尽人亡"或许不一定代表风流韵事而是另一种一往情深。如《红楼梦》中所说"情既相逢必主淫",什么是情,什么是淫,一个形而上,在神龛之内,崇高纯洁,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一个形而下,肉体的欲望无法克制。

曹雪芹笔下的贾瑞误入相思局,只落得精尽人亡的下场,很多人觉得他是好色之徒,完全咎由自取,死有余辜,可是这个悲剧性人物的一生真的只配"罪该一死"草草了事吗?能害他的不是凤姐,能救他的也不是人参,从贾瑞的经历看,生而为人,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呢?

伏低做小咎由自取(伏低做小咎由自取)(3)

01 红尘路未断,黄泉路在望,贾瑞的悲哀在于自我的痴情与执迷

贾瑞是谁?贾家不入流的子侄辈兄弟,没落的纨绔子弟,唯唯诺诺。王熙凤是谁?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的实际掌权者,两面三刀。当贾瑞迷上王熙凤,也注定一场悲剧的发生。

伏低做小咎由自取(伏低做小咎由自取)(4)

王熙凤自恃高贵,她觉得被这种低下的人喜欢都是极大的耻辱,便不择手段设下相思局请其入瓮。与其说贾瑞调戏王熙凤,不如说王熙凤调戏贾瑞,因为王熙凤早已看穿他的心思,施下诱饵,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

与其说贾瑞色欲熏心,不如说其痴情一片,因为贾瑞自始至终只钟情于王熙凤,且甘愿听之任之。明眼人一眼就看出端倪,怎奈贾瑞一往情深,痴傻呆妄深陷其中不自知。

伏低做小咎由自取(伏低做小咎由自取)(5)

贾瑞就这么可怜巴巴地爱着,这种低到尘埃里的痴情让他至死不悟。他就痴痴傻傻地等着凤姐,等来一场风寒,等来一身污秽,等来一次次羞辱,他也必然要遭受如此不堪的狼狈以赎他情欲不自制的罪。几次三番的戏弄让贾瑞落下冤孽之症,王熙凤连救命的二两人参都不肯施与他。

伏低做小咎由自取(伏低做小咎由自取)(6)

最后跛足道人带来"风月宝鉴"的镜子,专治邪思妄念之症,命其只可看镜子的反面,照三天便能济世保生,可是贾瑞生命的无奈就在于无一刻不在沉沦,哪怕是三天都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他还是选择看镜子的正面,和镜子正面里的凤姐云雨,那是他外化的内心世界,最终落得精尽人亡的下场,连最后一个生还的机会也葬送在他的执迷中。

伏低做小咎由自取(伏低做小咎由自取)(7)

佛祖只渡有缘人,没有人可以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最可怕是他不知道自己身处梦境,自以为梦中人梦中事都一如他所想,并信以为真,一寸寸陷落在自己的情思沼泽里。我们往往以梦为真,以真为梦,但何为真,何为梦,事如春梦了无痕,梦与真不过都是浮华幻影罢了。

贾瑞不是"好色",而是"痴情",不是"活该",而是"可怜"。

伏低做小咎由自取(伏低做小咎由自取)(8)

02 不了解一个人的幼年,就无法了解其成年,贾瑞的困境是真实的成长障碍

书中写贾瑞"是个专图便宜没行止的人,每在学中以公报私,勒索子弟们请他;后又助着薛蟠图些银钱酒肉,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无一善可言。

其实所有的行为都来自于他的自卑。他地位低下,常遭欺凌,又自知不如其他子弟,而凤姐的玩弄他于股掌间让他误以为相互遇见生命之光,自己是有"光源"价值的,才会大言不惭地说"我如今见嫂子,最是有说有笑,极疼人的,我怎么不来,死了我也愿意!"

不了解一个人的幼年,就无法了解其成年--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贾瑞自幼丧失双亲,家世不好,由祖父贾代儒教养,在祖父开的私塾里做助教。贾代儒对贾瑞的管教非常严格,动辄家法伺候。贾瑞的个性一直是一种被束缚和被忽视的状态,没有人会在意他的诉求,也没有人会关照他的心情,导致他一旦出现冲动的豁口便一发不可收拾。

伏低做小咎由自取(伏低做小咎由自取)(9)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说有三大类型问题的儿童更容易对以后的生活产生错误的认知,包括器官缺陷儿童、被溺爱的儿童、被忽视的儿童。贾瑞即属于幼时"被忽视的儿童",不懂爱与合作,其实贾瑞的困境也是我们真实的成长障碍。

《自卑与超越》中说:失败者赋予生活的意义,是属于他们自己个人的意义。他们争取的目标是一种虚假的个人优越感,他们的成功也只对自己有意义。

如何克服自卑,超越自我呢?阿德勒说要设立有意义的目标,明白"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

然后真正能够应付并主宰其生活问题的人,只有那些奋斗过程中也能表现出利人倾向的人,他们超越前进的方式可以使别人也能受益。

或许,这也是我们生而为人,能够自处的最好方式吧。

03 曹雪芹的伟大在于不草率地对待任何一种生命形态,贾瑞并不可耻,我们能看见他人也能照见自己

原是"食色性也",李银河曾说,在国人看来,"性在重要与不重要、崇高与低下、浩然正气与鬼魅邪气之间属于后者","性是可耻的,要把它截至到最低限度",我们真能高尚到随意指责不能自处的贾瑞吗?可鄙?可耻?这种优越感和耻辱感不正是对生命的亵渎吗?

伏低做小咎由自取(伏低做小咎由自取)(10)

生命本身并无羞耻,《活着》里活着是生命唯一的要求,但有些人负荷着他们无法选择和控制的命运,以及命运施加于身的全部幸福和苦难,连活着的稻草都抓不住了。

曹雪芹认为情和淫是分不开的,而当时儒家严苛的礼教,推崇克己复礼,认为万恶淫为首,对情欲大为不耻。可是曹雪芹就是要写出时代的暗礁,写出对情、爱、欲的理解和包容,他从温柔富贵乡跌至穷困潦倒的境地,经受命运的摆布,看到善意和恶意之间还有人的复杂情感。他无意对抗时代,只是如实地呈现人性。他看到贾瑞是极其痛苦的,"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不容易,难得的是,能看到别人的不容易。"

再读《红楼梦》才发现曹雪芹的伟大在于不草率对待任何一种生命形态,他不美化和丑化任何一方,只作深化,让我们认识到生命无贵贱之分。他将秦可卿的死和贾瑞的死交织在一起写,秦可卿在宁国府管理上上下下三百口人,和王熙凤在荣国府的职权一样。

伏低做小咎由自取(伏低做小咎由自取)(11)

但无论是高贵还是卑微的生命,最后都寄灵在了铁槛寺,殊途同归,结局都是归于尘归于土。而曹雪芹笔下的人物也让我们学着用包容的心对待人世间不同形式的生命存在,不必惊讶和排斥自我之外的千千万的人性,因为那也是我行走于世、和世界产生联系的种种可能性。

最开始读到贾瑞觊觎王熙凤反被其戏弄至死的情节时,我真为凤姐叫好,整起人来滴水不漏又极具杀伐决断,想那贾瑞下流难堪的样子也真该尝尝这样辛辣的手段,绝不为过。以前只是觉得贾瑞自作孽死有余辜,一个贾瑞死了还有王瑞赵瑞无数瑞取而代之,但是没有比漠视生命的消亡再麻木不仁的了。

伏低做小咎由自取(伏低做小咎由自取)(12)

看见他人也能照见自己,贾瑞深在情"迷"之中,那我们又何尝不是处在一个个自我的"迷"之中,地上的六便士是"迷",头上的白月光也是"迷"。你经历过的,我也曾遭受,每个人都在承受自己命运的劫难,有了对不同人性的体谅后,劫后余生的繁华也好,虚幻也罢,起码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不会过于傲慢和轻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