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书法大师(他直到去世前不久仍笔耕不辍)

40岁书法大师(他直到去世前不久仍笔耕不辍)(1)

7月4日深夜,上海文史馆最年长馆员、106岁的顾振乐与世长辞。自元明以来,力求成为诗书画印的全才,是众多文人毕生追求的艺术维度,而顾振乐正是其中一位实践者。从艺百年,他直到去世前不久仍笔耕不辍,在书画印及理论上均有建树,出版过多部书画作品和理论文集,在多所大学教授书法篆刻,耄耋之年还创立了“青少年书法基金”,倾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今天下午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揭幕的“铭心——顾振乐、汤兆基、董芷林、茆帆馆员诗书画印展”,领衔的便是顾振乐105岁时创作的工笔山水画。

40岁书法大师(他直到去世前不久仍笔耕不辍)(2)

顾振乐1915年6月出生于嘉定的书香门第,6岁写字,7岁用毛笔。小时候帮助姑母为保存的字画晒霉,就照着描画。少年时开始师从童心录等前辈学习书画篆刻,并对诗文情有独钟。28岁拜师张石元,入虞山画派。楷、草、隶、篆,师承传统,求新求变。喜欢篆刻,轻重顿挫,金石留痕。出版有《顾振乐书法作品集》《篆刻基础八讲》《腊梅元素——顾振乐诗文选》等书籍。

40岁书法大师(他直到去世前不久仍笔耕不辍)(3)

据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王群透露,顾振乐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最年长也是入馆最久的馆员,1980年入馆至今已经41年。其书法古朴严谨,不失灵动飘逸,绘画、篆刻都秉承传统,又专攻虞山画派,勇于创新。他曾获中国文联从事新中国文艺事业六十周年荣誉证书,被评为上海市慈善之星。见到当代儿童不会提笔,顾振乐自掏腰包10万元,并筹款60万元,创立青少年书法基金、发起比赛,培养下一代学习书法,他还亲自为中小学生示范。

40岁书法大师(他直到去世前不久仍笔耕不辍)(4)

在中国书画艺术史上,向来有“三绝”、“四全”的传统,即诗、书、画、印相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顾振乐、汤兆基、董芷林和茆帆正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诗、书、画、印皆能的馆员。他们不以一地一艺自囿,提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博通兼能。

汤兆基师从钱君匋及白蕉,尤擅花鸟画,对牡丹情有独钟,被人尊之为“汤牡丹”。

40岁书法大师(他直到去世前不久仍笔耕不辍)(5)

董芷林是王个簃的学生,追随先生学习吴昌硕流派,不断努力地传承和弘扬。

40岁书法大师(他直到去世前不久仍笔耕不辍)(6)

茆帆的山水入传统,又出传统,自成一派脉络,如展品中春、夏、秋、冬四季,可见其迷迷蒙蒙,红紫披沥,界限不分,与梦境最近。

40岁书法大师(他直到去世前不久仍笔耕不辍)(7)

作者:一鸣

编辑:王筱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