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什么意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在心,不也是君子所为吗?”
这句话的解释很清楚了,告诉大家要做君子,要心胸宽广。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是绝对不会错的话。但是,大家一定有经验了,这里面肯定还有玄机。有什么玄机呢?
第一个字就有玄机:这里的“人”是什么人?
从甲骨文中的“人”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人的侧面站立形象。到了战国以后,人几乎都快趴在地上了。这里面传达了什么信息呢?为什么不用一个人正面站立的形象呢?我们看春秋战国的古装剧就知道,人们见面行礼都是“稽首礼”,穿着宽袍大袖、拱手弯腰行礼。这个字正表现的是一个行礼的人。“人无礼,无以立”,“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人而无礼,不知其可”。这些经典名言,都在告诉我们,人要讲“礼”。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就是人讲“礼”。我们原来学的都是“人能使用劳动工具”,其实这是极其片面的,缺乏对人性的基本思考。圣人都是从哲学层面进行终极思考的,而不是从技术层面去分析。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脱离了兽性。如何脱离了兽性呢?因为讲礼。讲什么“礼”呢?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礼”。这里面就包括最基本的天地、国家、社稷、君臣、宗族、夫妻、父子、兄弟姐妹、朋友、生老病死、冠婚丧宾等等,只要和人一生相关的方方面面,圣人都考虑到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可以说细化到了毛孔。动物会这样吗?不会。
最基本的一个夫妻之道,必须经过三媒六聘才能结为夫妇。反观动物世界,没有人伦之道,没有禁忌。我们现在受西方自由文化的影响,其实是人性的倒退,回归了兽性。《三字经》开篇就讲“人之初,性本善”。其实这是圣人对人性进行引导和改造的美好愿望,并不是事实。基督教就主张人性本恶。那到底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呢?你问问自己的内心深处就知道了。如果没有后天的道德教育,把你置身于一个食物匮乏、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你的本性会是善还是恶呢?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变成恶人。环境使然,你得保证自己最基本的生存权。两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放在一起,肚子饿得呱呱叫,你在中间放一瓶奶,看看他们会礼让还是争抢呢?必抢无疑。礼让,都是后天习得的。这也告诉我们教育的重要性。
花了大量篇幅把“人之所以为人”讲明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后面的内容。这里的“人”就是一个前提,应该懂“礼”。“人不知而不愠”,“这个人”或者“这些人”“不知”,不知道什么呢?通常解释为“不了解我”,我们都容易怪罪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这句话不会放在这里讲。“知”有两个读音,读一声的时候就是指“知识”,读四声的时候就是通假字,通“智”,表示智慧。首先排除“智慧”这层意思,一个人有没有智慧不应该是君子高不高兴的理由。这里就是“知道、了解”的意思。
知这个字很有意思,是一个形声字,又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知”表现的是一个孩子张嘴说话,语言像箭头一样快速。这其实形象地表现了孩童学习时期的状态,记忆力好,喜欢说话,喜欢表现自己知道了什么,藏不住话。秦汉以后的“知”就只剩下“矢”和“口”,直观地表现了“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意思。这跟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很大关系。诸子百家的理论竞争和纵横捭阖,让那些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人成为了“智者”,加上他们都博闻强记,因此都是“知道很多”的人。放在儒家这里,首先你得是一个“知礼”之人。这句话稍作调整为“人不知礼而不愠”,是不是瞬间就说得通了?!
什么人会不知“礼”呢?联系前面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从“远方”来的“人”,从华夏周边地区来的“人”,他们很有可能不懂中原的衣冠礼仪制度,可能也没有带合适的“见面礼”。这对于讲“礼”的国家来说,那是极其不尊重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感到恼怒生气。
那为什么不说“人不知而不怒”呢?关键点就在这里,如果都快要“怒”了,那就是已经要表现出来了。“怒目圆睁”、“怒气冲天”不就是这样吗?“怒”的状态就是心里有火,已经冲上脑门,眼珠子都鼓出来了,随时要爆发。“愠”就不同了,“蕴涵”、“温和”都是同一个字根,说明虽然生气,但还在肚子里憋着,表面上还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就叫“隐而不发”。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君子”所为。那谁是“君子”呢?任何人都可以吗?当然不是。
“君”是手持权杖发号施令的人。商周时期,“君”都不是指后世的帝王。周朝对帝王的称呼为“天子”,周天子自称“余一人”,天子的权力象征是斧钺,也就是“王”的本意。除了周天子之外的贵族、诸侯、方国国君就称“君”,是具体管理一方土地、可以发号施令的人,就是“君子”。为什么不单说“君”,要说“君子”?我们知道凡是被称为什么“子”的都是大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老子”等等,子是非常尊敬的称呼。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儿子的意思。你肯定想这不是骂人吗?还真不是。“天子”就是上天之子,能是普通人?“君子”就是“君之子”,至少也是诸侯、封君的后代,属于贵族序列。周朝的分封等级就为“公、侯、伯、子、男”,其中就有“子爵”。把整句的意思连接起来就是:对待那些不懂礼仪的“远方”之人,就应该用懂得礼仪的贵族君子的行为来对待他们。
只要是人,都应该讲“礼”,对“君子”来说,“礼”的复杂性、重要性不言而喻。孔子本人的家族就是宋国贵族出身,到他这一代属于贵族阶层最底层的“士”,在春秋末期已经是没落贵族。所以,他其实很想恢复祖先的荣耀,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他把自己的理想也寄托在了学生们的身上,希望学生们能够以“君子之礼”来要求自己。所以,这第三重要的一句话,其实就点明了《论语》的宗旨,也是儒家思想的宗旨,那就是:教人做君子。如果人人都像君子一样讲礼、懂礼、守礼,这个世界不就和谐了吗?这就是孔子的理想,也是儒家“克己复礼”的要义所在。
到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来,这开篇三句话就是在讲“礼乐”,从个人学习的“礼”,到待人接物的“乐”,再到处理邦交事物的“礼”都有了。这三句话其实已经暗含了“修身”“齐家”“治国”的基本修养,真正是“微言大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值得仔细品味!
2021.6.19凌晨 致远 作于成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