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具名称图解(带耒的农具)

不得不说老祖宗的智慧无穷,在农耕时代,先人们发明了无数农具,不仅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有效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而且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农业发展经验。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认识一下部首带“耒”的农具。

1、耙bà,用耙进行的一种表土耕作,通常在犁耕后、播种前或早春保墒时进行,有疏松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土温等作用。

农具名称图解(带耒的农具)(1)

2、耖chào,它的意思是在耕、耙地以后用的一种把土弄得更细的农具。用耖弄细土块,使地平整。形制特点:耖为木制,圆柱脊,平排九个直列尖齿,两端一、二齿间,插木条系畜力挽用牛轭,二、三齿间安横柄扶手,是用畜力挽行疏通田泥的农具。元代王祯《农书·农器图谱》载:“高可三尺许,广可四尺。上有横柄,下有列齿,以两手按之,前用畜力挽行。耕耙而后用此,泥壤始熟矣。”

农具名称图解(带耒的农具)(2)

3、 耞jiā拍打谷物、使子粒脱落下来的农具,由一个长柄和一排竹条或木条构成。

农具名称图解(带耒的农具)(3)

农具名称图解(带耒的农具)(4)

4、耜sì,耜是中国古代曲柄起土的农器,即手犁。各地曾出土木耜、骨耜,青铜耜出现于商代晚期,实际出土的都是耜头。形制为扁状尖头,后部有銎,用以装在厚实的长条木板上。木板肩部连接弯曲而前倾的长柄。柄与耜头连接处有一段短木末端安横木。使用时,手执横木,脚踩耜头短木,使耜头入土起土。

农具名称图解(带耒的农具)(5)

5、耛sì,同“枱”,犁上的铧。耕地时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的铁片。犁铧[lí huá]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铁犁。欧洲人到17世纪才使用铁犁,比中国晚了二千三百年左右。公元1050年,中国人还发明了犁镜,给犁装上犁镜,便于翻土,从而提高了农业产量。

农具名称图解(带耒的农具)(6)

6、 耠huō, 耠,是我国农民千年来使用的一种农具。用于翻土,使土变得松软,以便于种植农作物,使其更好的生长。

农具名称图解(带耒的农具)(7)

7、耢lào,传统农作工具,用荆条或藤条编成的长方形农具,功用和耙差不多,耢身上压以一定重量,畜力或人力在前面拉,用来平整地面和掩土保墒,弄碎土块。

农具名称图解(带耒的农具)(8)

8、耧lóu,古代播种用的农具,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把扶,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这种农作工具是现代播种机的前身。

农具名称图解(带耒的农具)(9)

9、耩jiǎng,是一种古老的农用工具,用来灌溉和施肥。

农具名称图解(带耒的农具)(10)

10、耨nòu,古代锄草的农具。形似"V",两刃部有细锯齿,便于切割草的根茎。

农具名称图解(带耒的农具)(11)

11、耰yōu,古代一种用来弄碎土块、平整土地的农具。也指播种后用耰翻土、盖土。

农具名称图解(带耒的农具)(12)

原来我们每天吃的五谷杂粮,无不是伟大古代劳动者的智慧结晶,虽然这些农具有很多已经由现代化机械代替,但在农耕时代,在中国农业史上,它们的存在,是无可替代的,它们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发达,立下了汗马功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