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从什么行当发展来的(粗浅聊聊有关于相声发源的那些事)

从出生到成熟,粗浅聊聊有关于相声发源的那些事

上期文章咱们说到了传统相声当中的“八大棍”。

八大棍,又称作八大段儿,八大坠、八大贵、八大柜等,相声行业术语。

八大棍并不是指八根棍子,而是指几部长篇单口相声,八是虚数,并不是指八段。如今人们把所有的长篇单口相声,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原创的,都统称为八大棍。

而相声名家李伯祥的对这个名称的来历的解说十分富有传奇色彩:

相声从什么行当发展来的(粗浅聊聊有关于相声发源的那些事)(1)

相声大师李伯祥

清朝的北京城,赌业非常兴盛。当时最厉害的赌博场就是“宝局”。快板名篇《诸葛亮押宝》里就曾经描写过宝局里赌博的混乱场景:小小的宝盒儿一块铜,能工巧匠将它给造成。四块铜帮压一木,三面黑来一面红。宝盒儿落在光棍人手,黄天大会支宝棚。“仓啷”一声开了宝,围了个里七层,外八层,里七外八不透风。里七层,围着没事要押宝,外八层,他在那外边猜黑红。这个就说:“三吊三百给我押‘大拐’。”那个说:“两吊二百给我押‘孤丁’。”

相声从什么行当发展来的(粗浅聊聊有关于相声发源的那些事)(2)

​中国古代赌坊

由此可见,当时宝局里的赌博场面是何等“惊心动魄”。常言说“久赌无赢家”,有多少赌徒在此输得一贫如洗,家破人亡。有些输红了眼的赌鬼,就铤而走险,到宝局里“耍横”、“立棍儿”。其中的一种做法,是把自己的手指剁下,或者从腿上割下一块肉来押在桌子上当赌注。如果宝局的老板惹不起这个人,就要每天挂若干铜钱在墙上,他来了拿钱就走,这叫做“拿挂钱”的。

还有一种更极端的“立棍儿”方法,就是“跳宝案子”。来人躺在宝局的赌桌上,双手护住头及要害部位,微屈身成“半弓形”,以此表明自己要“跳宝案子”的动机。这时,宝局老板就要按照“江湖规矩”办事,不能硬性地把人拉走,而是要“请”出来自己的“镇局之宝”——一根三尺多长的粗木棍,向“跳宝案子”人的身上随便击打。一般来说,一棍子就能把腿打折,数棍子就能把人打成终身残疾,但是决不允许把人打死,否则宝局要赔偿大量的抚恤金。而“跳宝案子”者,无论如何疼痛,也不能“哼哈”一声,否则就算“跳宝案子”失败,打死勿论。如果来人一声不吭,让宝局老板服气了,则算来人“跳宝案子”成功,此人后半生的一切花费皆由宝局供给。“跳宝案子”是那个变态社会里的一种变态的“游戏规则”。

相声从什么行当发展来的(粗浅聊聊有关于相声发源的那些事)(3)

中国古代赌坊

宝局里用来打人的那大棍子,有一个专用的名称,就叫做“八大棍儿”,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名词。早期的长篇单口相声《宋金刚押宝》、《马寿出世》、《张广泰出世》、《康熙私访月明楼》等等,都涉及到了“八大棍儿”或者有关宝局的内容,因此相声艺人就把这样的几段作品称作“八大棍儿”了。 后来,《白宗巍坠楼》、《解学士》、《落榜艳遇》、《双槐树》等多部作品,内容虽未涉及宝局,但它们的长度与原有的“八大棍儿”相似,故此也被艺人们统称为“八大棍儿”了。这也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词义扩大”现象。

著名曲艺理论家倪钟之则认为:“八大棍儿”源于评书,早年的评书每场演出都是八个段落,相声移植后经常在饭口演出(过去相声场地都是连续演出,饭口不休息,此时观众也不会很多),在此时说演这种连续性的笑话,以便能笼络住观众。因此有比作“八根棍子、百发百中”的寓意。

相声从什么行当发展来的(粗浅聊聊有关于相声发源的那些事)(4)

古代茶馆演出情景

而编者普查多方资料,认为相声起源时是市井街头摆摊卖艺的行当,生意时长青黄不急,相声演员于是就学习评书演员,讲述长篇的故事内容吸引观众,并且将相声中的包袱笑料加入评书内容中。相声演员语言风趣乐子多。演出同样的内容,往往比评书演员更招人喜欢。按照当时的江湖规矩来说,相声演员此举术语越界了,说行话则叫做“呛行”,这自然招致了评书演员的不满。

经过两者的摩擦和协商之后,两方定下行规,评书演员允许相声演员说评书,但说得只能是一些刨去起因结果,没有前后联系的“秃故事”。评书故事有头有尾,起因结果一应俱全,那么打个比方来说,评书如果是一颗大树,在这个规定之下的单口相声则只是几个光秃秃的棍子,当时允许相声演员说的也只有八段,所以留名叫做八大棍。

八大棍究竟是哪几段,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相声界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指《君臣斗》、《马寿出世》、《宋金刚押宝》、《解学士》、《康熙私访月明楼》、《硕二爷》、《张广泰回家》、《大小九头案》这八段相声作品。而在姜昆等相声演员主编出版的《中国传统相声大全》中,收录的“八大棍儿”作品则为:《贼鬼夺刀》、《姚家井》、《君臣斗》、《张乙住店》、《宋金刚押宝》、《后补三国》、《古董王(治罗锅)》、《古董王(糊驴)》、《古董王(买鸡子儿)》、《马寿出世》几段。其他说法也有很多,但是八大棍作为一段历史的痕迹确实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八大棍是相声历史中十分珍贵的文化宝藏,其内容本身富有历史底蕴,演绎形式又颇具年代色彩。传承至今,演绎八大棍这类长篇相声的名家仍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已过世的名家,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

相声从什么行当发展来的(粗浅聊聊有关于相声发源的那些事)(5)

刘宝瑞1915年生于北京,本名刘明光。自幼家境贫寒,九岁便开始学艺,游走于北京天桥和东安市场相声场子之间。十三岁师从张寿臣。

自幼学医给刘宝瑞留下了很深的文化底蕴,他身上带有着北京老艺人独有的特殊文学气质。而在成年之后他又擅长和曲艺同行切磋学习,博采众长,将南方独脚戏评话等多种曲艺形式的艺术技巧搓揉进传统单口相声,又借鉴电影、话剧的表演手法,融会贯通,经过长期演出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使活”细致、瓷实,“包袱儿”别致、含蓄和声、容、情、神兼备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也就得到了“单口相声大王”、“冷面滑稽家”等称誉。他还是推广相声艺术的先行者,把北方相声艺术介绍给了江南地区和港澳观众,广受全国各地人民喜爱。

刘宝瑞除了自己在演出上面的优秀成就,还为相声艺术恢复了不少“产业”,很多经典的相声段子都经由他再一次焕发了新的光彩。在传统相声的保护存档工作中,刘宝瑞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这其后展现的其实是从八大棍产生年代以来就扎根于艺人之间的师承力量,正是这种力量,相声艺术才能不断吸收众长,不断推陈出新,将传统艺术,文化传承和群众喜闻乐见三者合二为一,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

相声从什么行当发展来的(粗浅聊聊有关于相声发源的那些事)(6)

刘宝瑞和相声泰斗马三立搭档演出

“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宝瑞遭受严重冲击和迫害,被下放北京房山农场劳动。1968年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下午,刘宝瑞在北京房山路村劳动时受到现场批斗,当晚逝世,年仅53岁。 刘宝瑞死后其尸首被草草掩埋,至今遍寻无果,只留衣冠冢葬于北京朝阳陵园。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小编阴天,本期关于相声的小百科就介绍到这里了,后面我们还会陆续更新别的相关内容。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的话,请别忘了给我们点赞,或者分享给更多朋友看到哦~关注我们的头条号苏家酒窖,每天get一点新鲜的文化知识,如果你有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也欢迎留言给我们哦!也欢迎评论留下你的观点!每一期的留言我们都会仔细阅读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