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最好的诗锦瑟(一首诗竟引起千古舌战)

李商隐的诗历来难懂,特别是他的锦瑟。元代诗人元好问就说过: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色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可见,解读李商隐的这首诗,实在是难度太大!

李商隐最好的诗锦瑟(一首诗竟引起千古舌战)(1)

我就觉得这首诗写的美,简直是美到极致。欣赏诗歌就是这样,有的时候觉得美,就行了,没有必要去刨根问底,去探索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谁的,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李商隐最好的诗锦瑟(一首诗竟引起千古舌战)(2)

有的人说,写的是香草美人,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桐城吴先生评点唐诗鼓吹》:此诗疑为感国祚兴衰而作。

有的人说,是悼念亡妻而作。

朱彝尊曰: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善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

也有的人说仅仅是李商隐在追思往事,顾影自怜而已。

锦瑟

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最好的诗锦瑟(一首诗竟引起千古舌战)(3)

译文: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李商隐最好的诗锦瑟(一首诗竟引起千古舌战)(4)

细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声鸣,我亦不知为何弦数五十,但凝看之时,总归让人想起抚琴的人,总归让人想起那时候的青春年华。作者只是陷入了思维发散,而这种任性的回忆,是注定不会是单单说一个人,一件事,而是一整段年华。所以古人名家结构的方向并不是这样,而是单纯的去套一个主题,自然不得其解。

李商隐最好的诗锦瑟(一首诗竟引起千古舌战)(5)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最好的诗锦瑟(一首诗竟引起千古舌战)(6)

名家解释,统统把第二联,第三联分来做解,殊不知这段全然是一个整体。“庄生晓梦迷蝴蝶”就是对“思华年”最好的诠释,后三句则是 作者“庄子梦蝶”一般,化作蝴蝶在真实和虚幻浏览自己的华年:

李商隐最好的诗锦瑟(一首诗竟引起千古舌战)(7)

或是看见当年等我归来的那位女子,正如“望帝春心托杜鹃”,好似叫人“不如归去”(杜鹃声即是“不如归去”);

望帝身化杜鹃,已是沧海桑田,曾经的“巫山云雨”已换作沧海,明月倒影,是当年的珠泪否?是多情,是无情,作者已然不知;

思维一转,风景亦随之更迭,沧海潮生的波澜亦换做“蓝田日暖”静谧,氤氲袅袅,是沉思, 是驻足,是片尾。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最好的诗锦瑟(一首诗竟引起千古舌战)(8)

余烟散尽,是现实,梦里蝴蝶终究是虚幻。回忆的潮水褪去,总归是还是独对着“无端五十弦”的锦瑟,年华故事,过眼云烟,全然只能在回忆中追忆。但当年故事,到如今已是模糊不清,渐渐的在“日暖玉烟”中看不真切了,只是当时已惘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