眯眯眼事件的起因(我对眯眯眼事件的大思考)

最近三只松鼠的“眯眯眼”事件引起了热议。三只松鼠这东西挺贵的,我的女朋友以前经常吃,我是舍不得吃一次。因为我穷。对于我来说,三只松鼠就属于“贵族食品”,零食界的战斗机,平日只能看着咽口水的份。三只松鼠赚的是“馋嘴丫头”的钱,但它也不是生活必需品,可吃可不吃。既然不是必需品,按照我的个人想法,它平日里应该对消费者友好一些。即使谈不上“巴结”,最低程度也不能得罪。消费者就是这个品牌的衣食父母。你平日卖的那么贵,能不对消费者友好一点吗?但是这次“眯眯眼”事件发酵,算是把中国绝大多数消费者得罪了一大半。

我估计,继续买的人一定还会有,中国不缺“馋嘴丫头”。她们才不管呢。至于我本人,第一是穷,我买不起,第二是不想买——原来就不想买,现在就更加不想买了,恐怕以后有了钱也不会买。

眯眯眼事件的起因(我对眯眯眼事件的大思考)(1)

引发争议的广告

我曾经在旧作《为易中天教授辩护:他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一文中对“易中天否认5000年历史”进行了说明:

第一,看他否认5000年是不是源于学术准则。如果易中天是因为学术的原因,只是因为秉持着“有一份材料,写一分文章”这样的严谨态度,如果是这样,即使他的观点在日后被证明是错误的,他依然值得我们尊敬。切不可上纲上线。我们不但不能辱骂,反而需要学习他这样的严谨精神。

第二,看他否认5000年是不是源于个人私心。也就是他之所以否认5000年,是源于某种主观恶意,是为了证明中国处处不如外人,看不起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则即使他的观点日后被证明是正确的,我依然不喜欢这个人。

也就是说,对于易中天否认否认5000年历史,要具体问题具体看待,主要是看他有没有私心。如果没有私心,哪怕他说中华文明只有1000年,那就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我就得敬重他。而如果他是为了证明中国处处不如外人,即使他的观点没有任何缺陷,我依然会鄙视这个人。总而言之,要看的是一个人的“”。《聊斋志异》卷一《考城隍》中也说过,“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意思是说,如果这个人是刻意的、带有目的地做好事,即使做了好事也不应该提倡和奖励。如果他无意之中做了坏事,并不是自己的本意,即使做了坏事也不应该受到惩罚。

这个判断标准放到三只松鼠事件中也是一样的。要看三只松鼠这个品牌方的“心”。如果它是为了迎合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偏见,故意找这种“非典型”容貌的模特做代言,那我们就要批判它。如果它并没有这样的意思,仅仅是因为“审美观”的不同,所以恰好找了这样的模特,那么我们也不必上纲上线,哪怕它找了一个更不符合审美观的模特。

那么,如何判断这次“眯眯眼”事件中,三只松鼠品牌方是“恶意”还是“无意”呢?

我们看事件的当事人模特菜孃孃自己的说法。

菜孃孃说,长相是爹妈给的,莫非“我眼睛小就不配做中国人吗?”

于是一些网友就说,这个事情与你无关,我们抨击的是三只松鼠,而不是针对你。

但菜孃孃这个人真的毫无问题吗?真的全部是三只松鼠的责任吗?

有人就扒出她以前的视频,有多次拉眼角的动作。就像下面这样的:

眯眯眼事件的起因(我对眯眯眼事件的大思考)(2)

截图

眯眯眼事件的起因(我对眯眯眼事件的大思考)(3)

视频

我们再看菜孃孃在没有拉自己眼角时候的真容,是这样的:

眯眯眼事件的起因(我对眯眯眼事件的大思考)(4)

真容

从上面的真容照片来看,虽然她不漂亮,但也没有那么夸张,还算正常的容貌。而一旦她做了拉眼角的动作,立刻会让很多人看了产生不太适应的感受。我想,只要是中国人,不敢说百分之百,应该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观众不会认为她在拉了眼角之后,就会显得更加漂亮。

那么,菜孃孃在原本自己容貌还算正常的情况下,却多次去做拉眼角的动作,这是“恶意”还是“无心”呢?或者是为了某种目的呢?

我不知道。

而菜孃孃为自己拉眼角的动作做了辩护。她说道:

“我发布的任何内容都是抖音审核的,都是积极向上的,没有骂谁、诋毁谁,包括截图的手势,没有故意做这个手势,表示什么东西,做这个手势的bgm是很流行的说唱,我是跳街舞的,对说唱很喜欢的,bgm当时是很热门的,完全是日常发布而已,没有任何意图歧视亚洲人。”

她的言下之意,拉眼角的动作并不涉及种族主义,而是一个很流行的bgm说唱动作。

但是我还有一个疑惑,国外的bgm说唱动作,真的很流行这个“拉眼角”的动作吗?难道只要是“流行”,就代表了这个动作没有问题吗?

眯眯眼事件的起因(我对眯眯眼事件的大思考)(5)

菜孃孃

我知道在西方国家,有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即白人不能给黑人吃西瓜,因为黑人的祖先在美国都是农奴,他们那时候经常吃的西瓜。所以你如果给黑人吃西瓜,就会涉及到很敏感的东西。假如一群白人天天做表演,就是表演给黑人吃西瓜,这个行为也是“流行”的,那么就证明这个行为没有问题吗?

同样的,我不知道西方的bgm说唱里面是不是真的流行这个拉眼角的动作,但即使流行,就代表了一点歧视的意思都没有?各位网友,你们有没有熟悉bgm说唱历史的?能不能给我科普一下?

有些人说,基督教中恶魔的形象就是两眼距离很宽而且“眯眯眼”。我觉得这可能是巧合,不一定是把东方人看成是恶魔。但有两个历史常识是很肯定的,那就是:

第一,即使是亚洲人,“眯眯眼”也只是一小部分人才有;

第二,我们如今称之为“眯眯眼”的形象,其实是一套来自于西方对东亚人形象的刻板印象。

在众多的西方漫画、戏剧、电影及其他大众文化产品中,东亚人尤其是女性,她们常常被描绘为高颧骨、长嘴巴、眯眯眼的形象。这当然是一部分东亚女性的长相,但问题的关键是,西方人居然认为只有这样的形象才能代表东亚女性。这种观点显然是狭隘的、僵化的。就像我们的班主任是老烟枪,于是大家都固执地认为,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是烟鬼。

既然已经存在了这些西方人的偏见,而且这些偏见存在了很多年的时间,至少有200年,那么我们的中国企业,包括把零食卖的这么贵的三只松鼠,也包括像菜孃孃这样的中国籍模特,他们在明明知道西方人对中国女性已经有刻板印象的情况下,应该怎么样做呢?——是曲意逢迎,为了通告费,或者是为了在外国人面前表演出所谓的“高级脸”,就有意无意地做出拉眼角的动作?还是警惕一些,保持与主流世界观、审美观的同步?

如果是为了迎合,那三只松鼠也好,模特菜孃孃也好,他们都是一种“恶意”。

而如果他们都没有恶意,仅仅是因为表达艺术的需要,自由地进行创作,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批评他们。

但是我还有一个疑惑,现在早就不是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中外信息蔽塞,网络资讯不发达,我们还不知道外国到底是怎么样的。外国人对东方人是怎么样的刻板印象,我们也不如何的清楚。所以吕燕这样看起来“非主流”的模特可以走红,在当年也没有触碰到国人的敏感神经。甚至当年国内的媒体为了迎合西方人的观点,照出了一个叫做“高级脸”的词汇。把“宽眼距”“眯眯眼”称之为“高级脸”。但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21年了,马上要2022年了。而那引发争议的三只松鼠的宣传广告,也是2019年发生的事情。应该说,网络已经在中国非常流行了,网络上之前关于“眯眯眼”的争论,早就发生了好几起。如果不是居住在深山老林的隐士,只要他们稍微关注一下社会舆论,或许都知道这些争论。那么三只松鼠和菜孃孃就偏偏不知道吗?

眯眯眼事件的起因(我对眯眯眼事件的大思考)(6)

所谓“高级脸”的吕燕

当然,以上仅仅是我“怀疑探索者”的个人推理。我并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们就是恶意的。

如果不是恶意的,那么就可以是两种可能:

对于三只松鼠的广告策划人来说,他的口味确实与众不同。不过,我们应该尊重他的与众不同。

而对于模特菜孃孃来说,可能是知识不够,就图个好玩。类似当年穿旗帜的赵某某。

但如果是恶意的,就是为了迎合西方的口味.....我是真心地希望他们不是恶意。

我想说的是,无论是吕燕还是菜孃孃,她们仅仅代表一部分西方人的审美观,不代表我们中国。

而且不管菜孃孃他们是不是恶意为之,其实我们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真的遇见了西方人对我们中国人的刻板偏见,我们应该如何反应?

郭松民写了一篇评论文章,他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说道,中国人普遍有这样的两种情绪:

一种是主动迎合,通过迎合来获得西方奖励。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很多作品,都是把西方对中国的偏见与丑化内化之后拍摄出来的。

另一种“对着干”,对西方的标准反其道而行之。这种做法主要是在八十年代之前,比如样板戏中的英雄人物,个个都是浓眉大眼,红光满面。

眯眯眼事件的起因(我对眯眯眼事件的大思考)(7)

《红灯记》

郭松民认为,无论是主动迎合,还是“对着干”,其实都不应该是合理、理性的态度,它们体现了一种不自信。他列举了一个毛泽东主席的例子:

1956年,毛主席要会见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但他穿了一双看上似乎“很不协调”的棕色皮鞋。陪同接见的罗瑞卿大将建议说:“主席,你还是换一双黑色的鞋吧!”毛主席问,为什么要换,罗瑞卿说:“这是国际惯例啊。”毛主席听后,显出一副严肃而又不以为然的样子,说:“为什么要按外国惯例呢?”“没必要换吧,我们中国人要按中国人的习惯穿。”

“我们中国人要按中国人的习惯穿”——这才体现了审美观方面真正的自尊自信。

因为在毛主席看来:

西方人如何看不重要,我既不会主动迎合你的标准,也不会刻意和你对着干,只是要“按中国人的习惯”来就行。

这才是我们遭遇西方僵化审美观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认为郭松民举的这个例子真的很合适,也是说出了我个人的观点:我不需要迎合你,也用不着激烈的对抗,而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只需要遵循我的内心,我自己喜欢就好”。在审美方面,这个就是彰显了东方大国的自信:你怎么样刻板的看待我,我管不着,我也不会去骂你,但是我自己的打扮,不会迎合你,也不会刻意的造假,顺其自然、顺其本心就好。

我觉得,这样的心态就是最好的。如果我是一名模特,或者我掌管了一家企业,我就会这样实践。

我们中国人在审美方面需要自信,在其他方面也要表现出自信。比如在接受科学技术方面也应该如此。可惜的是,很多国人恰恰是缺乏自信。

昨天,一位生物学专家和我提了关于转基因的事情,他对很多国人盲目的攻击转基因技术表示非常的郁闷。据他的观察,一些人看了几篇不三不四的自媒体上的胡编乱造,就开始乱说什么“外国佬和科学界联合起来投毒”,把我们自己说的可怜兮兮的,好像我们只配等着亡国灭种一样。其实,这些荒诞心态就是典型的不自信。对于他们来看,世界上到处都是要害自己的人,转基因技术是“美国人发明的”,所以美国人发明的东西一概不能用,谁用了就是“汉奸”,科学家们就是“领狗娘”的,是“被外国人买通了残害我们的”。

眯眯眼事件的起因(我对眯眯眼事件的大思考)(8)

我与一位生物学专家的聊天记录

他们这些人的想法就是源于无知加不自信。

他们对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毫无了解,其实中国在分子育种领域达到了世界超一流水准,SCI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综合实力几乎与美国并驾齐驱。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朋友介绍,我们国家在该技术领域的研发水准,比欧盟领先50年以上,比俄罗斯至少领先60年以上。经过我国生物科学家多年的努力,一些功能基因、转基因方法已在我国申请了专利保护。目前国内两个转基因水稻专利完全归属于我国,根本不存在中国失去专利“控制权”的问题。也就是这些人极度缺乏自尊、自信,对中国科学家没有信心,把外国人幻想的处处最棒,而自己国家都是处处不如人,所以才得出那些匪夷所思、贻笑大方的结论。其实中国所有的转基因项目都是政府拨款的公益项目,没有任何外国资本参与。中国科学家只要老老实实的把科研项目做好,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名利,根本不需要冒着“牢底坐穿”的风险去投毒。即使退一万说,真的有个别疯狂的人这样做了,那也一点用处都没有。因为光是安全性实验就要20年以上,还要10万倍剂量的喂养,而且并不是自己一家说了算,还得权威第三方机构的安全审核。

眯眯眼事件的起因(我对眯眯眼事件的大思考)(9)

世界上所有的胰岛素都是转基因的

可以说,转基因产品的安全审核程序,比药品还要严格许多,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但转基因药品已经被人类大规模地服用了几十年,像所有的胰岛素、绝大多数的疫苗就是转基因的,却没有什么人说闲话。

中国农业大学的一位副校长对我说,转基因被抹黑,在于欧洲传统农业势力集团的抵触,欧洲人口少,用传统的方法就管够很久。而转基因药品不同,传统医药企业如果不搞技术创新,立即就得倒闭,所以它们完全没有能力抗衡新技术,转基因药品没法被抵触。

药品直接打入人体血管,无人多管,却对转基因说三道四。归根到底,还是这些人骨子里面有天生的自卑感。他们自卑的觉得中国人处处不如人,玩不转外国技术,谁搞谁吃亏,天生就是被“亡国灭种”的命。

这些抱着“外国人灭绝中国人”思想的人,错误的把“外国人发明的”直接等同于“外国人发明来害我们的”。科学是普世的,没有什么地域之分,全世界都可以享受科学带来的福利。我们不能因为某些技术是美国人发明的,就一味地乱抵制。正如我在《一文彻底说清楚:草甘膦与转基因的关系、到底有没有危害》一文中强调过的:

我们可以抵制“苹果”,但不应该抵制手机。我们可以抵制推特,但不应该抵制互联网。

眯眯眼事件的起因(我对眯眯眼事件的大思考)(10)

电脑

最近司马南经常谈某家互联网企业,这家企业就是卖电脑的。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一度风雨飘摇,但是当时北京市委在中关村开会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口号:

抵制美国,电脑除外。

总而言之,不管涉及到哪个方面,是审美观或者其他,都要有民族自信——西方人如何看不重要,我既不会主动迎合你的标准,也不会刻意和你对着干,只是要“按中国人的习惯”来就行。


作者:怀疑探索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