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西江月赏析(宋词里的春夜有多美)

春日的风,轻轻撩起季节的面纱,微凉的夜晚静谧如诗。

天边一轮新月,染着一丝温暖,落在心间眉上,暖了流年,醉了心扉。

很喜欢苏轼的一句词“我欲醉眠芳草”,温柔的夜色里,醉眠芳草,枕一溪风月,忘却世事沧桑。

出自他的《西江月·顷在黄州》,从开篇美到结尾,惊艳千古。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西江月赏析(宋词里的春夜有多美)(1)

对于苏轼而言,黄州意义非凡。

这是他被贬生涯的第一站,也是他从苏轼蜕变成苏东坡的地方。

他在这里开垦荒地,谓之“东坡”;他在这里建造厅堂,名曰“雪堂”。

他布衣芒鞋,出入于阡陌间,逍遥于山水中。

他在这个地方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西江月》也是他在黄州所写,也许不如《定风波》、《念奴娇》这几首词出名,但是整首词营造了一种极其空灵澄澈的意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词人超然物外的精神,读来令人心醉。

苏轼西江月赏析(宋词里的春夜有多美)(2)

在这首词之前有个小序,“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设想一下彼时的场景:春日的夜里,词人骑着一匹马沿蕲水而行,路过一酒家,喝了点小酒,微醺,乘着月色来到一座溪桥,解鞍曲肱,稍作休息。不知不觉中,天色微明,词人从梦中醒来,见群山秀丽,流水潺潺,恍如人间仙境,心中欢喜,便写下他的所见所闻。

在这短短五十四字的小序中,便将时间、地点、景物描绘得如在目前,活色生香,足见词人笔力非凡,令人叹服。

苏轼西江月赏析(宋词里的春夜有多美)(3)

再来看这首词的上半阕,描写的是词人途中所见之景,充分表现了词人寄情山水,物我两忘的超凡境界。

开头两句极写夜色之美:冰雪消融,溪水潺潺,寂静的夜里,朗朗的月光洒在汩汩流动的湖面上,映照着若有若无的白云。

原野空旷,溪水清澈,浮云淡薄,虽无一“月”字,却将月色之皎洁明朗烘托到了极致,令人叫绝。

接着两句刻画了词人的醉态:马儿还很精神,可是词人却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解下马鞍,在这芳草丛中酣眠。

“醉眠”二字不仅写出了词人不胜酒力的状态,与小序中的“酒醉”相呼应,更侧面烘托出了夜色之可爱,词人内心之欢喜,可谓是一语双关。

苏轼西江月赏析(宋词里的春夜有多美)(4)

接着下半阕,换头两句进一步突出了词人对于这月色的喜爱之情。

此处的“可惜”不是遗憾惋惜的意思,而是理解为“可爱”,词人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这一溪风月比作晶莹剔透的美玉,不仅充分表现了月色之幽美纯洁,也突出了词人对高洁精神的追求。

接着的“解鞍欹枕绿杨桥”,描绘了这样一个画面:词人枕着马鞍,斜卧在绿杨桥下,进入了梦乡。

这里的“绿杨”与上阕的“芳草”遥相呼应,烂漫春光尽在其中。

最后词人以“杜宇一声春晓”结束了全文,词人在杜鹃的啼叫声中醒来,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苏轼西江月赏析(宋词里的春夜有多美)(5)

整首词从开篇美到结尾,宛如人间仙境,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花正浓,粉正香,趁着这大好月色,去漫步,去行走,去寻一个如梦的芳华。

纵使岁月无情,抵不过一段良辰美景;世事沧桑,亦抵不过一场清风明月。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