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遵义会议会址前的沉思(他曾为遵义会议站过岗)

他曾为遵义会议站过岗,听毛主席介绍遵义特产:羊肉粉是遵义的特产,味道不错。

此人叫杨世林,他17岁从江西瑞金参加红军,走上了长征之路。杨世林晚年回忆,在他的一生中,最为骄傲的一件事情,就是为遵义会议站过岗。

在遵义会议会址前的沉思(他曾为遵义会议站过岗)(1)

当时,杨世林是一军团警备连战士,主要负责军委机关的警卫工作。1935年1月15日早上,连长刘辉山将战士们召集到一起,告诉大家一个消息,说晚上中央要在红军总部驻地召开会议,要大家按照分工,协作完成警卫工作。

当时的红军总部驻地在原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柏公馆里,也就是今天的遵义会址。

柏公馆是一座两层楼的小楼,在一楼和二楼以及大门口都设置了岗哨,24小时由警备连负责站岗。而杨世林所在的班,主要负责南门岗哨。由于中央首长都要从南门进出,大家既紧张又兴奋。

会议一共开了三天,但每次都是在晚上进行,凌晨散会。杨世林回忆,每天天黑,柏公馆大门上的煤油灯被点亮后,首长们就准时前往二楼的会议室。

在遵义会议会址前的沉思(他曾为遵义会议站过岗)(2)

当时,遵义的天气特别寒冷,阴雨不断,由于战士们都没有保暖的棉衣,穿的十分单薄,尤其是晚上,更是冷得浑身发抖,但是,杨世林和同志们谁也不敢离开自己的岗哨。

17日会议结束的时候,杨世林看到,毛主席和他的警卫员走了出来,很轻松的样子。当时天还未完全大亮,附近几家卖羊肉粉的店铺早已开门,店门口用大锅熬制的羊肉冒着热气,羊肉的香味在风中飘荡,非常香。而且,前去吃羊肉粉的人也很多。

这也可以看出,当时老百姓的生活丝毫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大家该干什么依旧干什么。

毛主席向他的警卫员介绍说道:“羊肉粉是遵义的特产,吃得人不少,味道一定不错。”

在遵义会议会址前的沉思(他曾为遵义会议站过岗)(3)

毛主席的评价不无道理,遵义羊肉粉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已经开始盛行。由于遵义的冬天比较寒冷,当地老百姓认为,吃羊肉、喝羊汤可以御寒,因此,无论老幼,都喜欢吃羊肉粉。

到了清朝时期,遵义的羊肉粉已经名扬天下。遵义羊肉在选材上十分考究,是用当地的矮脚山羊。此种山羊肉质滑嫩,膻味少,而且,用其熬汤时,都是选用当天宰杀的山羊,剥皮后,不用水洗,直接放入沸水中煮,用慢火熬制出来的汤汁清亮而不浑浊,肉质也非常细嫩,肉香持久。

在遵义会议会址前的沉思(他曾为遵义会议站过岗)(4)

因此,毛主席才对遵义羊肉粉给予了如此高的评价。至今,遵义羊肉粉依旧是当地最著名的美食。到了遵义后,总能在大街小巷看到羊肉粉店,而且,生意都不错。

资料来源:《遵义会议资料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