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1)

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明威在41岁创作《丧钟为谁而鸣》,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这是他篇幅最大的一本小说,但是整个小说的故事仅仅发生在3天之内

乔丹是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精心刻画的主人公,是精心塑造的一位“硬汉”,他的职业是一名教西班牙语的美国教师,他受祖父的影响一生热爱共和事业。

同时,与职业有关,他一生热爱西班牙。因此,当西班牙战事打响,正在西班牙考察学习的乔丹毫不犹豫地站在西班牙共和国一方,投身于反对法西斯的战斗。

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2)

这场战斗开始之前,作者开篇先别出心裁地引用了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堂恩《祈祷文》中的一段话: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图块,欧洲就少一点;如果一个海角,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

这段话别有深意,接着,主人公乔丹就出场了,乔丹其实就是我们心中的某一面,是我们每一个人。

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3)

乔丹一出场,就用望远镜深入观察战场上的飞机、哨兵,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军事领域,海明威是这么描写的:

“这个正在研究地形的年轻人从他黄褐色法兰绒衬衫口袋里掏出望远镜,用手帕擦擦镜片,调整焦距,目镜中的景象突然清晰,连锯木厂的木板都看到了,他还看到了门边的一条长板凳,敞棚里的圆锯,后面有一大堆木屑。”

然而乔丹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的军事素养多么专业,而是因为乔丹本人一向如此,甚至是在生活中,他对待周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以军事的角度进行观察与分析。虽然表面友好,但内心总是习惯与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4)

但是,海明威将会使乔丹发生改变,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乔丹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理解开始不断深化。

海明威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让乔丹遇到一段爱情。

“他们在山间草地的石南丛中走着,乔丹感到枪套里沉甸甸的手枪贴着自己的大腿,感到阳光晒在自己头上,感到从积雪的山峰上来的风吹在背上凉飕飕的,感到手里握着的姑娘的手结实而有力。”

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5)

之后,乔丹慢慢与爱人接近 ,乔丹与心上人贴近的同时,他的身体开始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来自自然界的响动。不必抠字眼,我们也能发现,这个时候的乔丹和出场时的“感受”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常年封锁自己的人,感觉会钝化,再次面对自然时,就会有这样的体会。

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6)

但是,这还不够,海明威要让乔丹发生彻底的改变。于是在之后的篇幅中,海明威描写了玛利亚的身体,他要将玛利亚的身体更多地与自然万物结合起来。

“阳光照耀在她麦浪般黄褐色的头发上,她光洁可爱的金褐色脸上,她线条优美的脖颈上,这时,他使她的头往后仰,把她搂在怀里吻她。”

尤其是当乔丹与玛利亚结合时,乔丹瞬间觉得是与大地结合在了一起,感到一种来自大地深处的真实。“他们俩一起躺在那里,时间已经停止,他感到地面在移动,感受到自然界永恒的过去、现在、将来。”这种感觉便是对自然的真实体验。

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7)

可是,海明威没有让这段爱情存在太久,乔丹接受了炸桥的任务,乔丹几乎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小说的最后,乔丹终于放任自己融入自然,但是最后,等待乔丹的却是死亡,他对自己说,你度过了这样美好的一生,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他感到自己的心脏与大地紧紧地贴在一起。“他总是喜欢一天中的这个时刻,现在仔细看着,觉得心里也在亮起来,仿佛自己就是太阳升起前天色渐明的一部分。

他等待着这军官来到松林边第一排树和绿茵茵的山坡相会的地方,那儿照耀着阳光。他感觉到自己的心脏抵在树林里的松针地上怦怦地跳……”

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8)

通篇读下来,海明威创作《丧钟为谁而鸣》,设置了很多不同的人物,有罗伯特·乔丹、巴勃罗、比拉尔等众多人物形象,性格各异,面对即将要到来的战争,有的很勇敢,有的想要逃避,但是他们最后结果不是死亡就是受伤,均以失败告终。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和《老人与海》不同,《丧钟为谁而鸣》是一部很现实的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一部悲观的作品。

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9)

15世纪的西方人充满了一种敢于冒险的精神,以超乎寻常的方式探索着未知的世界。环球航行不仅让西方人打开了世界门路,更重要的是,那个时刻起,西方人以为自己已经主宰了世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历史上艺术繁荣的时代,也是一个具有讽刺意义的时代。上流社会一掷千金的挥霍与下层劳动人民穷困疾苦的现状,使得人们在金钱面前变得迷茫,这也是为什么当时的美国作家会产生“迷茫的一代”,海明威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10)

在故事的进行中,乔丹这个人物虽然最终是死亡的结局,其精神却得到了解放,获得了自由。因此,总的来说,《丧钟为谁而鸣》这部小说表现了主人公乔丹对人类精神的唤醒与守卫,为此乔丹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体现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也体现了作者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希冀,我推荐大家阅读,值得收藏!

点击下方商品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