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付费哪个平台好(这样的付费平台)

文 | 从易

“如果你每天还在看耶鲁公开课,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对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对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喜欢罗振宇胜过乔布斯,逢人便谈互联网思维……那你应该还在每天挤地铁。”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知识付费到底靠不靠谱?

在线付费哪个平台好(这样的付费平台)(1)

继知乎与今日头条的第一次关于知识付费抢人大战之后,近日得到和新世相也发起了第二次抢人大战。新世相上线了付费读书会,上线不到一周,新世相读书会的作者被传遭到了得到的高价挖角。

孰是孰非尚有争议,但知识付费的战场已是硝烟四起。

很显然,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知识付费时代。知乎、得到、分答、微博、微信、果壳、36氪、虎嗅、钛媒体、小密圈……各路人马纷纷杀入知识付费战场,用专栏订阅、付费课程、内容赞赏、有偿问答、社群等形式实现内容变现。据某媒体的知识付费年度报告指出,知识付费成为“新风口”,该领域目前总体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0-500亿元,2017年预计用户达到5000万。

常识类的知识,多多益善

在讨论知识付费的效用时,我们有必要先明确,什么是知识?柏拉图曾对知识下过这样的定义: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根据这个定义,常识肯定是属于知识的。

常识是指最为基础的一些认知,就好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太阳从东边升起,一年有四季,红灯停绿灯行。很多人瞧不起常识,这种三岁小孩都懂的东西怎么能算知识?可实际上,在许多有识之士看来,许多中国人是严重缺乏常识的。

在朋友圈里,我们可能都看过有人在转发类似的文章,“酸性体质的人才会得癌症”“电场有害,磁场保健”“共济会掌握全球”“坐月子不能洗澡洗头”“肯德基原料每只鸡六只翅膀”……这就是匮乏常识的表现。再比如许多年轻人误入传销或种种金融骗局,往往也是因为常识匮乏,轻信轻轻松松年入百万的鬼话。再如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我是从哪里来”的提问讳莫如深或者左支右绌,说到底也是因为对性常识的无知。

因此,对于不少国人来说,亟需补上关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常识课。不少知识付费平台上的课程填补了这个空缺,比如专业的医生讲授产检或育儿过程中的误区,专业的金融人士帮你识别花样百出的金融骗局,营养专家教你识别各种各样的谣言并传授正确的养生知识……

曾有人这样批评,知识付费的知识是零散的、碎片化的,而碎片化的东西是浅薄的。的确,我们看到的零零散散的常识,其实都依存于一个体系性的东西,可以简单概括为“崇尚科学、相信理性”;如果一个人没有建立起这样的认知体系,那么可能他补上了这个常识,但仍会跌入下一个陷阱。即便如此,碎片化的常识仍旧是有强大的现实意义的,至少多了一个常识,它就可以减少一次跌入陷阱的不幸。

在线付费哪个平台好(这样的付费平台)(2)

知识,还是知识的幻觉

往各大知识付费平台走一圈,发现卖得最贵、卖得最火的,都不是什么常识类的知识,而是一些以“发家致富”为核心的知识——为了方便论述,姑且将它们称为知识。诸如“如何从年薪10万到100万?”“如何在10年时间内实现财务自由?”“如何在股市里大赚一笔?”……或者不那么直接和赤裸裸的,而是将发家致富包装得具有“学理性”一点,比如“如何二十分钟内读透这本商业巨著”“如何在半个小时内了解这位投资大师的理念”……

这一类知识,其实并不符合柏拉图的那个定义,它既没有被验证过的,也没有被证明过是正确的,但它却能够为人们所相信。我们为何盲从于这一类信息?

这源于焦虑。一方面是落伍的焦虑,我们当下所生活的世界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知识更迭的速度太快,我们都被落伍的恐慌绑架了,这就逼迫着每个人奋力追赶这个时代的最新潮流、趋势和知识。

另一方面,这也来自于对成功的焦虑。传媒世界里充斥着关于发家致富的种种传说,谁谁谁几年内迅速实现财务自由,谁谁谁站在了风口上赢得了多少投资,谁谁谁一年内职场三级跳……受够了眼前苟且的现代人,渴望一条一劳永逸的捷径。加之,这一类知识的讲授者往往是某一领域的成功者,我们这个社会本来就存在着严重的“成功者崇拜症”,一个人越成功越有钱,他就越有话语权,他的话就越有分量。因此,传授发家致富之道的知识,受到了最多人的追捧。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未经过验证的“知识”,称得上知识吗?它们是正确的吗?

有一个知识付费平台的特色是,帮你把一本大部头的书,浓缩成几千字,好像你听了这段语音,你就能够把握住这本书的精华了。但实际上,这与其说知识,毋宁说是知识的幻觉。如果几千字就是一本书的精华,那么写作者干嘛费劲写大部头?就像《红楼梦》也许几千字就可以归纳了,但《红楼梦》的结构、语言、人物描写技巧以及文字的美感,你都体会不到了。你以为读了梗概就读了《红楼梦》,这不是幻觉是什么?

似乎可以这么说,这些以“快速掌握”为特点的知识,都带有心灵鸡汤的特色,它是简略的、省却了最复杂的因果联系、是带有迷惑性质的。就比如一个人几年时间内发家致富,“几年”看上去很短暂很轻松,但对于当事人来说,这几年可能像几十年那样漫长,他艰难痛苦地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但在知识传授者那里,它被简单粗暴地归纳为几个步骤或信条,好像你遵循这几个步骤了,你就成功了。可是当事人具体而微的不幸、挫折和痛苦,却被屏蔽了,你也看不到。

因此,有人将某些知识付费平台类比为奶奶庙,其实这是贴切的。奶奶庙是你需要什么神,它就造什么神,知识付费平台则是你有什么焦虑,它就推出相应的东西来抚慰你。

总之,这样的知识付费,买不到关于人生的答案,它非但不能减轻当事人的焦虑,相反,它会反过来加重你落伍的恐慌。你会担心,如果自己错过了一次更新,错过了一个新的付费课堂,会不会就因此错过了发家致富的机会?就像一个资深迷,如果哪一天他没有购买,他会寝食难安,会不会刚好这一期可能中大奖了呢?

彩迷还有中奖的机会,但靠汲取二手知识,你是不会一夜之间成为马云的。就像一个段子总结的,“如果你每天还在看耶鲁公开课,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对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对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喜欢罗振宇胜过乔布斯,逢人便谈互联网思维……那你应该还在每天挤地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