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合理吗(养老保险并轨后)

社保知识,小龙虾每日分享第382期,欢迎关注!

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合理吗(养老保险并轨后)(1)

之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与企业职工养老实行的是不同的制度。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并不需要参保——视同缴费。

2014年以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职工一样,每个月都需要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享受一样的养老金计算公式!

很多人都认为这非常好,都是工作,就不应该出现两种养老保险制度。

很多人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以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会有所下降,然而实际上确并没有!

为什么?

首先,视同缴费更“值钱”!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有了视同缴费年限。要知道视同缴费1年计算出来的养老金是高于实际缴费1年计算出来的养老金。

为什么会高于,主要在于过渡性养老金计算中的视同缴费指数及过度系数是高于统筹养老金中的月平均缴费指数的。

视同缴费年限是现有企业职工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意见最大的地方。许多人认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个人没有缴纳社保,就不应该有视同缴费年限。

实际上,不能这么认为,虽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个人没有缴纳社保,但是单位都缴纳了相关费用进入国家,因此视同缴费年限及过渡性养老金是合理的。

举个例子:

张三2014年10月2日退休,如果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月数为0,难道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为0?显然是不合理的。

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合理吗(养老保险并轨后)(2)

其次,“原则保护”使得待遇没有降低!

退休“老人”的退休金没有任何变化,依然是根据工龄按照一定的比例发放。

暂时没有退休的“新人”!

退休“中人”的退休金同样不会有变化,因为对于这部分人员有个特有的原则:“控高保低”。

他们会同时按照新办法、老办法计算养老金,如果新办法低则按照老办法发放养老金,如果新办法高则发放老办法加上一定比例的新老差额!——因此总体待遇不会低。

再加上特殊的各类补助金额:独生子女加发、各类荣誉加发、地方性补贴等等,总体养老金是呈现增长的趋势。

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合理吗(养老保险并轨后)(3)

再次,职业年金是对养老的有力保障!

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二层次是年金制度,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制度和企业单位的企业年金制度。

由于不是强制执行,企业年金的执行力度很低;相反,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制度却被很好地执行了。

单位缴纳8%,个人缴纳4%,一共是12%全部进入个人账户,退休的时候对于养老金是有效的补充。

注意:这笔钱按照计发月数发放,发完就没有了。

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合理吗(养老保险并轨后)(4)

最后,养老金调整的绝对值更高!

养老金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调整,但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调整幅度一般是高于企业职工的。

定额调整与倾斜调整都是一样的,不存在差异!

挂钩调整就会存在两方面的差异:

一是工龄挂钩的差异性,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工作稳定性,工龄一般很长;相反企业单位的职工由于工作的不稳定性,工龄一般很短,这就导致前者调整得更多。

这里的工龄指的是社保缴纳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

二是比例挂钩调整的差异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一般高于企业职工,按照比例调整的时候,前者由于基数大,调整得更多!

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合理吗(养老保险并轨后)(5)

因此,即使养老金并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也是明显高于企业职工人员的。这也是为什么无数年轻人希望毕业后进入体制内的原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