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当年闯关东是因为没有粮吗(都是为了混口饭)

提起闯关东,很多人可能都不陌生,闯关东是荧屏上比较热门的一个题材。清末民国时期,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乱等原因,为了生存,中原地区很多人前往寒冷荒僻的东北闯荡、开垦、定居,这就是著名的“闯关东”。当时闯关东主要以山东人和河北人为主,其中尤以山东人居多。1927年到1928年,短短两年时间,山东闯关东的人数竟然高达188万,占到了全国移民东北总人数的87%以上。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都是为了混口饭,明明江南更富庶条件更好,为何山东人要选择闯关东而不是下江南?

山东人当年闯关东是因为没有粮吗(都是为了混口饭)(1)

首先,闯关东发生在清末民国时期,当时人们最渴望的是土地。人们对于土地的追求,成为他们远走他乡的直接驱动力。由于清政府长期对东北进行封禁,导致东北人烟稀少,大量土地闲置等待开发。当清政府放开限制以后,人们自然会疯狂涌向东北。人们只要到达了东北就有希望获得土地,获得新的生活,所以前往东北成为山东人的首选。

山东人当年闯关东是因为没有粮吗(都是为了混口饭)(2)

其次,虽然江南富庶,但当地山多地少,山东人去了根本无地可种。由于江南土地资源少,所以江南人多经商,为了讨生活,他们甚至选择了下南洋。和南方人相比,经商不是山东人的强项,所以去江南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实际上,就是他们即使愿意下江南,他们也未必能去。面对庞大的移民,不管是南方士绅还是清政府,他们都不会同意。山东人吃苦耐劳,而且对土地情有独钟,所以去地少人多的东北更适合他们。他们去东北不仅可以生计问题,而且能推动东北的开发,可以说一举两得。对清政府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所以,山东人选择去东北而不是江南就不难理解了。

山东人当年闯关东是因为没有粮吗(都是为了混口饭)(3)

最后,相比而言,山东距离东北更近,和东北联系更密切。明朝时期山东和辽宁是一个省,两地人根本不分彼此,生活习惯也差不多。实际上,当时辽宁有很多山东人在当地生活。虽然两地隔着渤海海峡,但实际却很近,两地直线距离不过一百公里左右,坐船很快就能到,非常便捷。而去江南,灾民一路需要跋山涉水,搞不好还没到江南就饿死了,同时山东人和南方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也很大,去了未必能适应。所以,不管是从距离、生活习惯上还是感情上,山东人都更倾向于闯关东,而非下江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