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外国语学校是国际学校吗(南海外国语学校)

南海外国语学校是国际学校吗(南海外国语学校)(1)

南海外国语学校迎来了为期两周的第六届体艺科技节。 受访者供图

日前,南海外国语学校(下称“南外”)迎来了为期两周的第六届体艺科技节。11月2日,南外体艺科技节“重头戏”爱心义卖、水果拼盘展、趣味运动会上演,其中爱心义卖共设约130个摊位,吸引师生及家长共计近2万人参与,孩子们卖萌耍宝当起“小售货员”,阳光朝气充盈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短短两周内,一场场文化、体育、科技盛宴汇聚南外,将欢乐气氛不断推向高潮。在校园内的每一处“舞台”,南外学生将活泼气质与学业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正是南外创新教育模式推行“新六艺”教育的成果结晶。

南海外国语学校校长、全国名校长领航班成员黄新古表示,在“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南外推行“新六艺”教育,同时有六大节日,以仁孝为立本根基,体艺腾飞、科创领先育才俊,在新的发展阶段用智慧谱写新的篇章。

撰文:华声宇 王雅铄

一天吸引超2万人

让校园成为“欢乐大舞台”

千人大合奏、外语配音、英文话剧、舞蹈、武术……第六届体艺科技节期间,南外举办了盛大的第六届体艺科技节综合文艺汇演。汇演当晚,约6000名师生齐齐登台献艺,奉上一场震撼视听的艺术盛宴,引得现场掌声阵阵。

南外有一个信息学班,班里的同学们只会敲键盘吗?不,除了C ,他们十八般才艺样样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展示,让观众领略了科技与国风的结合;温柔的舞蹈“遇上”刚健的拳击,506班同学们的舞蹈表演《拳速击情》诠释着力与美的精髓;一群孩子为经典动画电影《公牛历险记》《疯狂动物城》配音,流利地道的口语、生动的语气模仿令人赞叹。

历年来,校园爱心义卖都是体艺科技节的“重头戏”。11月2日上午,南外校园迎来师生及家长近2万人,南外版“解忧杂货店”“爱心小屋”“幸运大转盘”等各式摊位设计创意十足。

爱心义卖面向全体南外师生及家长,各个班级的大小“售货员”们全体出动,更有全家总动员,妈妈们现场亲手烹制的粤式小吃,爸爸们高举广告牌大声吆喝,孩子们四处叫卖兜售。场面之火爆,堪比一场线下的“双11”狂欢盛典。

与爱心义卖同时举行的还有水果拼盘比赛,平日里普通的水果,被一双双巧手切成不同形状,在盘中摆出造型。现场,715班赵子萱、邓懿桐同学的妈妈与孩子一同制作名为“竹林邂逅”的拼盘,使用6种果蔬精心摆盘,“第一次参加这类活动,觉得十分有意义!”不少家长和同学表示。

体艺科技节期间,体育竞赛、科技竞技也同样火热开展。田径场上,100米、200米、1000米和4×100米接力赛中,同学们开足马力;跳绳、跳高、跳远比赛中,同学们力争上游。运动场旁,观众大声呐喊、欢呼鼓掌。忘我的拼搏、热情的助威交汇成这个秋天南外最美的风景线。

这边活泼热闹,那边另有一份“静美”。楷书雄秀端庄,行书遒健秀美,照片在光与影的交融间讲述故事,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示区吸引众人驻足观赏。在手工品展示台上,南外高中部同学用切割板块、旧跳棋、红旗贴纸等材料拼接制作了一座“未来校园”,迷你校园融合欧式校舍和中式园林于一体。

众人拾柴火焰高。南外连续6届体艺科技节的成功举办,是学生、老师、家长各方齐心协力的结果。今年,老师们同样在活动前后倾注了大量心血,从展示作品的创意设计、节目编排、动作指导到道具制作,老师们全程参与其中,“但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觉得累。”一名老师表示。

这样的图景,正是黄新古所期待的:让教师如沐春风般踏上自己的岗位,让学生幸福地成长,让欢乐充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多才多艺、能玩会学

教育创新追求“人人六个一”

多才多艺、能玩会学,这是大多数人对南外学子的第一印象。平日里,走进南外校园,到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唯美的沙画、炫酷的航模、浪漫的法语、悠扬的竹笛……南外为拥有不同潜能的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积蓄力量,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南外的学生们将活泼气质与专业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正是该校创新教育模式、推行“新六艺”教育的成果结晶。

在“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南外全面推行“新六艺”教育:仁孝教育、书文教育、健体教育、器乐教育、科学教育、外语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实现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的目标。

“新六艺”教育的核心是“人人六个一”:人人都有一颗仁孝之心、人人能写一手好字好文章、人人都有一项健体专长、人人都会一门乐器、人人参与一项科学探究活动、人人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

对应“新六艺”教育,南外有六大节日,“玩得好”便是六大节日的宗旨。这意味着,南外的每个学生既可以是学霸,也可以做“玩霸”。

在此基础上,南外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开放日所展示的智慧体验课堂,正是对“新六艺”教育体系的落实。“这类课堂主要由一些常规的语、数、英、生物、地理、政治、历史、物理课程组成,它们相较于传统课堂来说有很多变革,主要体现为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融入多种元素、注重探究,鼓励师生互动和创新,融知识、能力与美德为一体。”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课堂上,一罐小黄豆也能成为同学们探索统计学奥秘的“好帮手”;一颗翻滚的巨型大富翁骰子将英语课上的竞答氛围推向高潮;一段优雅的蒙古族舞蹈教学如春风化雨,浸润每个孩子的身心……这些颇具创意的教学形式,早已成为南外的“标配”。

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是南外的另一大教学亮点。“每周三下午,是学生最喜欢的选修课时间,学校开设了男拳女剑、男足女舞、书法、航模、剪纸等50多门校本课程,周二还有竹笛、琵琶、二胡、萨克斯等30多种器乐课程。”该负责人介绍,国际教育也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全体学生都可以选修一门第二外语课程,该校已取得剑桥和爱德思考试中心授权,成为佛山市第一所剑桥、爱德思课程双考点学校。

去年11月,“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落户南外,为学校科教创新引入了新的动能。VR实验室、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这些先进设施与装备成为了南外科学教育的“好帮手”。

逐梦教坛,续写新篇

打造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样本

体艺科技节现场,一群远道而来的教育界同仁被同学们的风采深深吸引。11月1日,“社会教育机构促进中小学特色实践课程建设”结题总结会在南外举行,旨在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实践课程在立德树人、实践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位教育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中小学实践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论坛学术交流在三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分会场的主题分别为“学校对实践课程的规划与管理”“在实践课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特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与会嘉宾们的发言为学校规划与设计综合实践课程、教师落实与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

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理事长、教授马宪平认为,要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实践课程整体架构深度融合,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增长学生的知识与见识。

南外的教育创新获得了与会嘉宾们的高度评价。这所学校自2014年办学至今不过六载,却已在教育领域结出累累硕果,南外学子在中考、信息学竞赛以及演讲、英语、创客、体艺、作文等各类比赛中均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学校每月一次有自助餐、雪糕等惊喜美食,还有每学期都开展的研学旅行、慈善公益等社会实践活动。”黄新古介绍。有家长开玩笑说,南外培养的是“五好”学生,概括来说就是“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学习好、长得好”。

在黄新古看来,学生艺术造诣与成绩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南外实施的“减负三部曲”。这即是指学生早上推迟30分钟起床;实行周末“零作业”,学生周末不用带任何作业回家;同时大量压缩语数英等必修课程。

“多睡半小时,可以让孩子上课更有精神,学习效率更高,学习的内驱力更足。实行周末‘零作业’、压缩语数英等必修课程,可以让孩子腾出时间走进社区、走近自然,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黄新古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