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

奥斯卡获奖电影,《心灵捕手》有一些非常经典的精彩瞬间,但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男主角威尔和他的治疗师桑恩之间,最后一幕的对话。

为什么这个场景如此的感人肺腑?伟大的导演和精彩的表演无疑增强了这种力量,但从故事的角度来看,这一幕很感人的原因在于主人公的宣泄,因为看过《心灵捕手》的我们都明白,在男主角威尔的心中,他给周围的人筑起了的高高的围墙,而在电影中,我们见证了他的心灵导师桑恩,通过一系列的引导最终拆除了威尔那堵不让人靠近的高墙。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1)

从《心灵捕手》的故事剧本来看,电影中的角色(通常是主角)开始了一段承认和吸收过去创伤的旅程,在旅程的最后他们要直面创伤的原因,才能继续前行。《心灵捕手》是一部将故事人物的心理层面展现在观众面前的电影。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2)

所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下,《心灵捕手》这部电影中的角色,是如何使用防御机制(保护壳)来保护自己的,以及故事中的配角是如何被设计出来,削弱主角的这些防御的。电影是如何通过并展示这些元素,来为角色和观众创造一种强大的宣泄之感。作为奥斯卡经典中的经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性格心理学来分析《心灵捕手》这部电影,看看在一个具有保护壳下的主人公,是如何在卸下保护壳后,获得宣泄的电影戏剧魅力。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3)

人物的防御机制(保护壳)

在一部拥有着积极变化主人公的故事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有着明显的“创伤”的主人公(不论是外在还是内在),在电影的一开头,主人公们认为他们的生活并不存在着任何的问题,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被生活困住的他们必须克服他们原本相信的谎言,通过改变和正视自己的缺点,才能迈向新的人生旅程。

主人公的“创伤”通常源于过去的一些经历,在《心灵捕手》中男主角威尔的创伤来源于童年时虐待自己的父亲。这一过去的伤口引发了威尔的自我防御,他认为对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会导致情感上的痛苦,他怕受到伤害。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4)

作为一名电影的编剧,有时用这种方式思考电影中的人物会让人觉得抽象,但将软弱转化为行为的一种方法是使用防御机制。那么什么是电影人物的防御机制呢?其实,自我防卫机制是角色们戴着的面具,用来隐藏他们的内在自我。当我们第一次进入故事时,他们是我们所遇到的角色的一部分。

在威尔与心理医生桑恩的第一次谈话中,我们看到威尔在治疗过程中,对暴露伤口的恐惧是如何通过防御机制表现出来的。他在进入了桑恩的房间后大声说了句:“开始治疗吧!”随后威尔开始嘲笑他们在这里要做的事情,一旦治疗开始,他就拒绝参与。在治疗室中,威尔看桑恩的时间不超过一秒钟,他似乎对房间更感兴趣,他们在房间内,沉默了很长的时间,桑恩看着威尔。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5)

“你是南区哪里人?”桑恩试图打破沉默。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6)

当桑恩试图和他建立个人层面的联系时,威尔则选择改变话题。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7)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8)

“这些书都是零买的,还是派人买的整套心里丛书?”威尔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想展示他的智慧,试图恐吓桑恩,让桑恩觉得自己很渺小。但他的这些行为都没有对桑恩产生影响,因为桑恩可以跟上威尔思想的步伐,甚至可以避开他的俏皮话。对于桑恩的淡定对待,威尔寻找了一个新策略,一个直接伤害桑恩的办法。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9)

“也许,你娶了一个错误的女人。”威尔说道。

“也许,你该注意下你的口气。”桑恩显得有点生气。

“看来我猜对了,你娶了个错误的女人,她离开了你,她是不是出轨了?” 在威尔结束这句话的刹那间,桑恩扼住了威尔的喉咙。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10)

这个场景清楚地描绘了威尔如何使用他的防御机制,来避免处理他情感上不愿意与人沟通的情况,在这个互动中,威尔故意试图让桑恩不高兴。在编剧们编写角色的防御机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角色本身是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抵抗别人,没有正视自己防御机制的存在。很显然,我们观众和电影里的其它人物一样,都感受到了主角的问题,但是在电影的一开头,他们总是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电影里的主角其实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这就是为何人们总说“当局著迷,旁观者清。”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11)

所以就像现实中的我们需要朋友和老师一样,《心灵捕手》的男主角威尔也需要电影中,其它角色来帮助他,卸下自己的防御机制。在威尔的身边,有教授欣赏他出色的才华,愿意给威尔提供一个出色的工作机会,在爱情上,威尔的女友斯凯拉也是一个特别出色的女性,他们都在给威尔提供帮助,给予威尔一个敞开心扉,接受别人进入他生活的决定。但一切的改变和机会都是新的冒险,这使得威尔为了躲进自己的保护壳,他拒绝了教授和斯凯拉。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12)

对此,威尔的导师桑恩说道:“你总是害怕迈出第一步,因为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消极的事情。”桑恩的一席话,强迫威尔去正视自己的问题,脱离自己原本的保护壳,不要把眼前的一切都想的很消极。

除了对生活的态度消极外,但威尔和女友特斯拉的感情趋于稳定时,特斯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她想和威尔呆在一起。

她说道:“跟我一起去加州。”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13)

对于特斯拉的这个提议,威尔再次地缩回到了自己的保护壳。

威尔:“我们可以下周就一起出现在加州,但在那个时候,你可能会觉得你再也不喜欢我了,然后你会后悔这个决定。”

对此,斯特拉试图让他冷静下来:“你害怕你给予我的爱,我不能给你回报,我知道你在害怕什么,但是去他的,我也很害怕,但我愿意尝试一下,至少我对你是诚实的。”比起威尔,斯特拉显得很坦白,她坦白了自己的恐惧以及想让威尔冷静下来,接受自己的这番坦白,但显然,威尔拒绝了她。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14)

“对不起,我不爱你。”在特斯拉的一番表白后,威尔冷冷地丢下了这句话,匆匆离开。就在这个小小的场景中,威尔因为自己内心的不安感,让他拒绝了斯特拉,拒绝了靠近别人,他用的他的冷漠,将他和斯特拉的关系拉回到了他们的交往之前。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15)

事实上,威尔总是避免地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就比如他总喜欢和他的朋友们呆在一起,虽然他的那些朋友总是很幼稚,但是威尔和他们长久的友谊让威尔觉得特别的放心,这也就是为何威尔总是不愿意接受别人,最大的原因在于,他认为他的背后还有一群可以依靠的朋友,所以他可以放心地拒绝所有想要靠近他的人。他告诉自己,牺牲自己的工作机会和人际关系是可以的,因为他将永远与他的朋友有一个家。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16)

对于威尔的想法,他最好的朋友查克看了出来,他提醒威尔:“你是我的死党,所以我接下来说的话,你可以别误会。如果20年后你还住在我这,还像现在来到我家和我一起看爱国者队的比赛,又或者是和我一样在工地里工作,我一定会把你赶出家门的。”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17)

查克的一番话,强迫威尔去看他一直躲避的真相,让他走出他的保护壳,他的舒适区。查克和威尔的这段对话,是这部电影中的一个转折点。此时的威尔才真正意识到,唯一阻止他前进的人就是他自己。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18)

人物的精神发泄

虽然周围人的一番话,让威尔重新反省了自己。威尔当年筑起的高墙,此时已经渐渐降低,但是单纯做到这点还不够。因为《心灵捕手》的故事,并不是只是想给观众们展示一个如何改变的主人公。这个故事的另一个关键,是精神发泄,威尔需要一次精神上的洗涤。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19)

“精神发泄”这个词的意义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亚里士多德用“精神发泄”来描述好的戏剧,是如何为观众提供精神发泄和净化情绪。在《心灵捕手》中这样的场景来自于威尔和他的心理医生桑恩最后的治疗场景中。在这里威尔最终地释放了自己的情感。当意识到桑恩的档案中有他遭受身体虐待的照片时,他问道:“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对此桑恩给予了肯定的答案。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20)

当他们对彼此痛苦的童年表示同情时,桑恩想办法和威尔拉近关系,桑恩朝着威尔走过来,不断地说:“这不是你的错。”当桑恩重复这句话的时候,威尔开始提起他的防御机制,威尔显得有些抵触桑恩,他发起着反抗。但和威尔相处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桑恩明白威尔这是在自我防御,他拒绝再让威尔自我逃脱,他不断地朝着威尔靠近,继续重复着那句话。最终,威尔心中的那面高墙倒下,他释放了自己埋藏许久的情绪,抱住桑恩痛哭。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21)

这是《心灵捕手》最具有震撼性的一幕,他们之前是“敌人”,但在这最关键的一个场景中,他们却像个父子,威尔就像个是重新找回父爱的孩子。《心灵捕手》的故事情节把威尔带到一个心理宣泄的地方,因为我们在看着电影,所以我们和他一起踏上了这段旅程,同样的,我们也得到了宣泄。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22)

好的故事把我们带入电影主人公的世界,让我们同情剧中的人物挣扎,我们目睹了他们内心的冲突,因为他们就和日常的我们一样,不断地在回避。而他们所回避的,所害怕面对的这些东西,往往都阻止着他们变得更好。就如同之前所说的旁观者清,我们在为电影主人公们加油打气的同时,也是给我们自己鼓劲,因为在电影中,我们或许也看到了自己不愿意在生活中面对的真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和主人公取得心灵上的沟通,因为我们和他们一样,都需要改变,都需要宣泄。

心理学分析心灵的捕手(豆瓣8.8的心灵捕手)(2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